魯正宏
(臨滄衛生學校,云南臨滄 677000)
邊疆地區中職生網絡成癮現狀調查報告
魯正宏
(臨滄衛生學校,云南臨滄 677000)
目的了解邊疆地區中職生網絡成癮的現況及網絡使用行為差異,從而正確引導中職生使用網絡。方法根據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診斷量表及網絡成癮測驗問卷,對云南省臨滄市3所中職學校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結果所調查學生中,網絡成癮者占13.66%,網絡成癮傾向者占22.69%。網絡成癮者與非網絡成癮者、網絡成癮傾向者在網齡、上網時間、上網時段和上網原因方面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所調查學生網絡成癮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學校要加強教育及監管力度,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邊疆地區;中職生;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是指由于反復使用網絡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產生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時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等現象,對上網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據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的網民數已達3.84億人,其中以青少年居多[1]。因此,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已經刻不容緩。本文對中職生網絡行為特征、網絡成癮的基本情況、網絡成癮的發生率進行調查,為中職學校及時采取針對性的網癮防治措施提供參考和建議,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從云南省臨滄衛生學校、云南省臨滄財貿學校和云南省臨滄技工學校中隨機抽取600名學生進行調查,年齡在15~20歲之間。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2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6.7%。
1.2 研究方法
以班為單位對全體學生進行匿名調查,由課題組相關人員進行指導與解釋,所有問卷當場填寫,完成后及時收回。本研究采用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診斷量表和網絡成癮測驗問卷。
1.3 資料統計
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和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網絡成癮基本情況
根據Young的標準,將所有被試者分成3組: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非網絡成癮組,詳見表1。

表1 網絡成癮基本情況
2.2 網絡使用行為差異比較
2.2.1 網齡差異比較(見表2)

表2 網齡差異比較[n(%),人]
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和非網絡成癮組在網齡上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網絡成癮傾向組及成癮組網齡多在1年以上,而非成癮組的網齡多小于1年。
2.2.2 每周上網時間的差異比較(見表3)

表3 每周上網時間差異比較[n(%),人]
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和非網絡成癮組在每周上網時間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網絡成癮者的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居多。
2.2.3 上網時段的差異比較(見表4)

表4 上網時段的差異比較[n(%),人]
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和非網絡成癮組在上網時段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網絡成癮者經常利用晚上的睡眠時間及減少其他娛樂時間上網,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活方式。
2.2.4 上網原因的差異比較(見表5)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和非網絡成癮組在上網原因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網絡成癮者和網絡成癮傾向者在無父母陪伴、學習無聊和熱愛網絡的上網原因中較非網絡成癮者突出。

表5 上網原因的差異比較[n(%),人]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通過對26個省的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的調查,于2005年11月23日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13.2%;在非網癮群體中約13.0%的網民有網癮傾向[2]。本研究采用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診斷量表和網絡成癮測驗問卷對中職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網絡成癮者71人,占13.66%;網絡成癮傾向者118人,占22.69%。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絡成癮組與非網絡成癮組、網絡成癮傾向組的網絡行為在上網時間(每周)及上網時段上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因此,控制中職生上網時間是預防其網絡成癮的有效措施。此外,中職生網齡與網絡成癮存在相關性(P<0.01),本研究結果與有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
中職生是青少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其心理發展的特殊性,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易于接受新鮮事物且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再者由于閑暇時間較多,當他們無所事事時,就會選擇上網,網絡成癮現象在中職生中比較明顯。因此,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已經刻不容緩,學校要加大教育及監管力度,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1]雷靂,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聯網的界定與測量[J].心理科學進展,2003(1):73-77.
[2]崔麗娟.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G526.5
B
1671-1246(2015)24-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