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3 月31 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主辦,中電標協知識產權工作委員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承辦的“電子信息產業知識產權大課堂”在京成功舉辦啟動儀式及第一期課堂。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商務部對外貿易司等部門領導參加啟動并致辭。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司長指出,電子信息司歷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舉辦大課堂便是通過聚焦重點領域和知識產權熱點問題,集聚國內外優勢資源,以課堂形式,組織開展學習交流、分享經驗,形成線上線下互動機制,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及國際化的需要,同時在產業發展中營造重視知識產權、尊重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的氛圍,積極探索適合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知識產權運行機制和路徑。國家知識產權局張志成副司長表示,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和先導性的產業,是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關注的產業。大課堂將幫助相關產業和企業切實提升知識產權的意識,熟悉知識產權的規則,分享有益的經驗,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支撐。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胡燕巡視員就大課堂的背景、目標及組織方式等方面向前來參會的企業、領導進行了全面介紹,指出大課堂實行班主任和課代表制度,將搭建開放互動、形式多樣、點面結合的面向“互聯網+”的知識產權學習型平臺。大課堂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吳國綱調研員主持。
首期大課堂以“智能手機產業國際化IP 戰略”為開班主題,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王海波副主任擔任大課堂班主任,來自華為、中興、宇龍、阿里、MTK、聯想等公司的副總裁出席大課堂,就智能手機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首期大課堂分三節課,分別由中國政法大學時建中教授、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研究院李俊理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羅霞法官擔任特聘教師,由華為、中興、英特爾公司擔任課代表。


第一節課時建中教授和華為公司成緒新副部長就高通案例對專利授權模式的影響展開分析。時建中教授指出對高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業界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對專利授權模式產生了三方面影響:一是細化并明確了“專利授權行為”的反壟斷法邊界;二是細化了FRAND 原則,要求收取的許可費應該與專利的貢獻度相匹配;三是提高了專利授權的透明度,要求許可人向被許可人提供專利清單。成緒新副部長指出高通案的決定表現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加強,并就標準必要專利以及非標準必要專利構成市場支配地位的判定標準以及反壟斷執法中沒收違法所得這一處罰的可操作性等展開討論。在參會代表提出的專利清單的價值問題上,成緒新副部長指出,專利清單的價值表現在第一可以用來判定是否需要獲得許可授權;第二作為分析素材,來預估合理的許可費率。
第二節課,李俊理事及中興通訊的劉揚總監就實務中的專利許可經驗進行了分享。李俊理事指出成功談判具有四要素,一是達成共識,二是有明智的協議,三是高效,四是增進或至少不損害雙方的關系。在智能手機領域實施專利許可的談判策略主要有如下五方面:確定清晰的談判目標,做好談判前基礎工作,掌握談判技巧和方式,運用行業和企業特點,法律層面審核嚴把關。劉揚總監談到,針對談判對象不同可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可針對設備商、NPE、運營商等三種不同類型制定不同的許可策略,將側重點分別放到品牌形象、共同利益增長點以及客戶關系上。
第三節課,羅霞法官與英特爾公司雷凌飛總監以FRAND 許可原則在給內外情境下的著陸實施及本土化規則為主題展開討論。羅霞法官以“張晶廷與衡水子牙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侵害標準必要專利權糾紛案”為載體,就標準必要專利涉及的披露義務、FRAND 許可原則的制度價值以及禁令救濟的實施措施展開分析,并指出禁令救濟是專利保護的核心,對于保證專利權人回收研發投資、鼓勵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雷凌飛總監認為,FRAND 原則是解決專利劫持和許可費堆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發揮“為我所用”理念的重要途徑,即權利人自愿承諾以公平、合理、非歧視條件許可給任何人為實施標準而使用,在許可費率的計算基數上建議采用最小可銷售單元。
整個大課堂匯聚著知識的氧氣,洋溢著學習的氛圍,貫穿著生動的研討,分享著寶貴的經驗。與會150 多家單位反響熱烈,課堂氣氛活躍、學員討論熱烈。本次大課堂的召開,為政府、產業界、法律界和學術界搭建了交流經驗、分享學習的“互聯網+平臺”,也在我國的標準必要專利政策法律、新形勢下智能手機企業的專利許可談判策略、專利授權模式以及公平、合理且無歧視許可原則在國內外情境下的具體實施路徑等方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時為我國營造公平、健康、有序的知識產權發展環境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大課堂作為知識產權理念傳播、知識傳承的載體,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推動。博采眾長、分享進步。大課堂誠摯歡迎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