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云 那日蘇
摘 要 隨著心理輔導逐漸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高校學生工作中實際運用的思路和途徑也日益明晰起來。文中對我國內地高校心理輔導進行了回顧與發展,我國內地高校心理輔導工作經歷了起步、發展,逐漸完善的階段。在此基礎上從心理輔導在學生工作中運用的價值、心理輔導之于學生工作理念轉變的啟示、心理輔導之于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提升三方面進行了論述,積極探索心理輔導促進學生工作提升的新視野。
關鍵詞 高校 心理輔導 學生工作 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83
On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ities Counseling to
Students' Work Professional
LI Cuiyun[1], NA Risu[2]
([1]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Offic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0;
[2] Tourism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0)
Abstract With counsel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 ideas and approaches it in college students work in actual use is also increasingly clear up. The paper on China'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ainland universities were reviewed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xperienced the start of the Mainland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gradual improvement stage. On this basis, from counseling students in the use of the value of 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the student work ideas into enlightenment, counseling of the student work and professional upgrading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enhance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 work new horizon.
Key words colleg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udents' work; professional
1 我國內地高校心理輔導的回顧與發展
我國內地高校心理輔導工作,相較于臺灣香港地區起步較晚,香港地區以1970年香港大學正式成立學生輔導處并聘請臨床心理學開展輔導為起始,隨后成立輔導中心的香港浸會大學。臺灣地區的心理輔導則更早,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工作開展也更成熟。內地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但至今也有30年的歷史。如果之前說內地高校的心理輔導工作發展緩慢、領導重視度不夠、機構設置不順暢、專職人員專業性不強、工作開展有名無實等,在十年前,確實普遍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但今天,縱觀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無論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西部民族地區;無論是綜合院校,還是工、農、醫、警、師范等專業性院校;無論是一本院校,還是各高職高專院校,都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投入。經過多年的發展,教訓的汲取,經驗的積累,比較完整的工作模式在形成中,基本上做到了認識上到位、機構設置健全順暢、職能分工明確、全人服務的理念、專業性支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方面。下面且從明朗化的工作機制、全人化的工作理念、專業化的工作人員、現代化的工作網絡四個方面做以概述。
1.1 明朗化的工作機制
內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著管理不太規范、體制不順暢、專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隊伍不穩定、待遇不高、專業地位得不到承認等問題。在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一般隸屬于學生工作部門,但其重要性卻大打折扣,認為這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但近年來,各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在經費和人力上大量投入。招聘心理學專業人員有單獨編制有職稱系列,建設標準化心理輔導各功能室,配備音樂放松椅、沙盤游戲等專業設施,培訓專兼職輔導人員,保證其專業技能的不斷提升,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成為學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被公認為是關系學校安全穩定、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如此一來,使得高校的心理輔導工作機制明朗,專業人員地位明確、發展系列清晰,工作范圍特定且有專業水準。
1.2 全人化的工作理念
在開始時,內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圍繞著“病”與“非病”來開展,心理健康的主要關注人群即是前者,即“有病”的人。這也是造成直到今天一些人仍認為“來尋求心理輔導的就是有問題的人”,而“有問題等同于有病”誤解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也和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所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生物學模式和醫學模式)有關。
但今天,為全體心理輔導人員所共識的一點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發展性輔導為主,障礙性咨詢為輔;心理輔導的服務對象不僅是有心理困惑的學生,而是全體學生,真正“有病”的恰恰不在輔導范疇之內;心理輔導的目的不僅是協助當事者解決目前的具體問題,而是在接納和理解中讓他們看到自我內在的力量與資源,找到新的可能性,更好的了解自己,揚長避短。所謂“助人自助”。
關于全人化的工作理念,需要再提到香港的心理輔導工作。“全人教育”作為香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核心理念,滲透于其學生工作的全部領域。學校教育是致力于促進學生身心、道德、情感、藝術、社交等全方位的能力發展,而不僅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如今內地的心理輔導工作無疑也體現“全人教育”的這一理念,且在深層次的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其潛能發展、增強心靈成熟、為己為人為社會擔當意識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培養學生成為兼具專業技能、情感成熟、道德干凈的“完整之人”。
1.3 專業化的工作人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化非常強的工作,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卻被認為是最沒有專業性的事情,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被嚴重邊緣化的。只要情勢所需,好像任何人都可以隨時上手開展這一工作。退休的、做思政工作的、領導、任何專業的都可。因為心理健康、心理輔導被簡單的等同于聊天。但可喜的是,今天內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工作人員的專業化上越來越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一定要是獲得咨詢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碩士以上學位、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及受過專業訓練的專業人員,且在工作的過程中需不定期的接受相關培訓,以保證在實際輔導中有切實的專業技能技巧的持續支持。專職輔導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定位、審核制度等都有相關規定并遵照執行,這些都確保了這一領域人員的專業性。當然,特別是在心理輔導專業審核制度上,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和港臺地區,我們仍需繼續規范,加強監督,但總算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1.4 現代化的工作網絡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普及化,作為對新技術最為敏感的高校學子,網絡是與大學生溝通不可或缺的一個途徑。這一點上,各高校都做得不錯,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如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在這里學生可以瀏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了解心理調控的一些常識和方法;進行相關的心理測驗;在線進行留言獲取幫助,這樣他們就可以放下顧慮和擔心,在合適的時間以更輕松、自由、真實的狀態和輔導老師進行交流,而不是非得面對面咨詢等。同時,也充分利用90后學生對“自媒體”的興趣,開通微信和微博,讓更多的學生以最便利和熟悉的方式了解心理知識、獲得心理幫助。而對微信平臺的功能更將進一步擴充、豐富、完善。
此外,內地高校在心理健康預警系統建設、心理社團建設及各高校間的交流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效性、規范性、科學性、前瞻性都在學習和借鑒中走向前進。
2 高校心理輔導之于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提升
心理輔導作為一項由專業人員運用相關的專業技術和方法對來訪者提供幫助的過程。無論是從人員的要求、過程的設置、方法技術的選擇、目標的制定等方面來說,其專業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心理輔導作為學生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對整個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提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1 心理輔導在學生工作中運用之價值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使“人”成長為“人”,使每一個個體在其原有遺傳和環境的基礎上,在與外界的互動中實現人格的完善、潛力的發揮,心靈的充實。高等教育更是特別要求我們的學子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自我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光榮使命。與中學時代相比,具體來說,大學生有著更多的選擇與自主性決策,如學習的選擇性增強、范圍擴大、途徑多樣;戀愛情感成為大學生的一大生活主題;人際關系的處理成為他們必須要面對和學習的課題;對自我的重新認知與評定是他們繼續出發需厘清的首要問題;對變化的環境和生活習慣的適應是他們也許在兩年內都需不斷調整以與之匹配的事情;以及每個人獨特的成長、學習、生活中的個人化問題等。要求高、責任大、主題多,也因此要求大學生有更強的自律與更深刻的成長。然而現實的情況是,一部分大學生在內外環境的變化和現實的壓力面前呈現出了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高校的整體育人質量,也是每個個體生命成長中需要突破的方面。解決之道僅依靠教學系統不但是不科學的,更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學生工作系統共同參與來完成和解決。而如我們所知,學生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如勤工助學、助學貸款、教育管理、綜合管理、職業指導、團學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這些工作中無論側重點有著怎樣的不同,最終都是在做促進人、啟發人、理解人、推動人的事情。而人的工作,人心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工作的目標所在,所謂“助人自助”。心理輔導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并不說要求所有的學生工作人員都掌握專業的輔導技術,都來做心理輔導的工作,而是把心理輔導“助人自助”的理念、一些簡單可操作的方法、談話的技巧、工作的個別程序與學生工作的其他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會提高整個學生工作的實效,更會大大促進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提升。
2.2 心理輔導之于學生工作理念轉變的啟示
心理輔導作為一項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助人活動,其特有的體系和顯著的教育功能有目共睹。如前所述,心理輔導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來訪者的心理健康素質,形成健全人格以彈性地、發展性地應對生活的各種任務。具體采取的形式如個別和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等。一般而言,通過心理輔導可達成如下幾個不同層次的目標:一是幫助個體建立正確地自我意識;二是更好地知己知彼,在自我與外界間達成平衡,和諧發展;三是自我實現,不斷地完善自我,發展自我。來訪者在輔導的幫助下最終能客觀而積極地認識自我、協調地處理自我和環境的關系、繼而實現自我潛能的充分展現。心理輔導的這些理念被廣泛地應用到學校、企業、醫院、司法等不同領域。而心理輔導理念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也直接帶動了學生工作的良性運轉。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心理輔導之于傳統學生工作理念的轉變需在三方面予以轉變。
工作觀念和工作目標上,由傳統的側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轉向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問題解決、生命力增強的素質拓展目標。引導個體非智力因素的成長,而不是僅看智力因素的成績;工作內容上,由傳統的側重理論導向抽象灌輸轉向與學生實際生活主題和切實感受相連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在參與中進步與提高,發展素質;工作方式上,由傳統的側重一刀切的、簡單的覆蓋全體轉向個性化的、具體化的方式。
2.3 心理輔導之于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提升
當學生工作理念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更新和拓展,在理論的指導下,探索構建與此理論相適宜的相關方法技術體系,此方法技術不是經驗總結的零敲碎打,而是專業性的體系方法。進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生工作專業化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在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學生黨員作用,積極依靠調動輔導員、班主任及導師,主動尋求各院系總書書記、專職輔導員等專家的支持,努力建設支撐學生工作專業化的科學研究體系和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實現學生工作方法的專業化、體制專業化和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推進學生工作專業化進程。
相對于教學系統,學生工作的特點是課內外相結合,以課外活動為主,關注學生的問題解決與能力提升。從學生工作的著力點來看是通過多種方法不斷引導學生認知的轉變、人格的成熟、行為的積極,助力學生潛力發揮、成長完善。而心理輔導恰恰是這些理念方法的倡導與體現,因此,可作為學生工作專業化的最佳切入點。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工作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這過程中預防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此教育目標的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轉介、關注出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學生的治療與康復工作。高校心理輔導工作絕不是心理輔導這一點,而是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測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在內的系統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學生工作中的運用與專業提升,既是對教育規律和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遵循,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
基金項目:參與2012—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重點研究項目《大學生分級式班級心理輔導研究》,批準號:NJSZ12035;參與2015—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對蒙語授課大學生就業困境的干預研究》,批準號:NJSZ1504
參考文獻
[1] 楊林,余斌.心理輔導與學生工作專業化探析[J].科學教育研究,2007.10:123-124.
[2] 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輔導及其對內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7):65-69.
[3] 梁杰華,熊少青.心理輔導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11.22(2):21-22.
[4] 楊芷英.國外高校心理輔導的發展及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0(總第435期):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