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畢征峰 劉文旺
以“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為主線,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效率,提出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第一,實施“半天無課日”;第二,實施“青藍工程”; 第三,開展“自主導學陽光課堂”小課題研究;第四,“請進來,走出去”;第五,注重物理自主導學學案的設計和實施。
初中物理自主導學案陽光課堂一、研究背景
首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意識較差,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其次,所謂自主導學陽光課堂,是以學案為主要載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構建出嚴謹、活潑、高效的幸福課堂,意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綜合目標的實現。
再次,自主導學陽光課堂,需要形成操作可行的教學模式,對于學案的編寫模式、學案實施策略和課堂反饋效果有較高要求。
二、現狀調查
1.對教師層面的調查與分析
筆者初步從教師層面了解目前初中物理學習現狀,發現:教師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多以講授法、練習法為主,談論法和探究法效率不高,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實現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考慮很少。
2.對學生層面的調查與分析
由于課堂教學形式枯燥,學生被動學習,學習主動學習知識和實驗探究的機會很少,物理學習興趣不高。
三、研究策略
以“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為主線,提高物理課堂效率,提出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
(一)實施“半天無課日”,加強物理“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的教研
物理教師結合每周的“陽光課堂”實施情況做出調整,設計好每學期的個人“陽光課堂”計劃和每周的進展及改進措施。每周“半天無課日”,列出個人每周的具體實施措施,由物理教研組確定好每周的研究任務和實施方式。
(二)實施“青藍工程”,推進物理“自主導學陽光課堂”高效進行
所謂“青藍工程”,是指學校以優秀教師帶動年輕教師,師徒二人齊心協力共進步,為匯報課,提高課,總結課等物理公開課做好充分準備,為打造“自主導學陽光課堂”共同進步。
(三)開展“自主導學陽光課堂”小課題研究
在學科課堂模式、教學環節操作、教學效果測評等小課題方面的研究做到責任到人,合理分工,精細化研究,深入推進“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的反思及改善。
(四)“請進來,走出去”,促進“自主導學陽光課堂”提升
學習優秀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進聽評課辦法,落實關鍵環節和自學、互學效果,建立成熟的學科課堂路徑。
(五)注重物理自主導學學案的設計和實施
1.按照“以學定教”原則,研究教材和新課程標準
注重學案的設計,研究課堂教學實踐,要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設定課前預習環節、自學與小組合作環節、課堂展示環節、達標檢測環節等。通過展示預習提綱方式,小組談論活動目標、討論時間,使學生明確重難點,提高時間觀念。
2.學案實施策略
(1)學案的評價通過表格統計、加分獎勵、口頭表揚、與綜合素質評價相掛鉤、學生匯總提綱、整理學科日記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堂交流與展示,要求學生講解時語言簡練、卓詞準確。
(2)自主導學陽光課堂模式具體做法是教師帶領一部分優秀學生先主動學習,再由此帶動組內中上游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展開擴展。
(3)學案有效實施的具體做法如下:
①以案導學,預習新知。“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的亮點之一:導學案帶動預習環節。為提高學生新課效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確新課目標和重點,應將導學案發給學生進行自學。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梯度,和自學能力的個別差異,選擇導學案上的預習內容,標記難點,待新課上解決。教師可結合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評價學生的預習效果,達到預習目的。
②自學合作,探索新知。“自主導學陽光課堂”亮點之二:導學案帶動自學合作環節。第一,教師課前展示新課重難點及課堂任務,學生自學,探索新知,標記疑難點。例《物態變化》這一章,“課堂導學”可這樣設定:例1“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提出4~5個基礎小問題和1個拓展變式問題讓學生完成重難點的突破,再設定4~5的小例題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問題層層深入。第二,學生自學后,由組長組織在小組內討論。小組可結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分為AABBCC三等,基礎知識由B等級學生主講,A等級學生評價,C等級學生聽取、補充的方式進行。知識擴展部分由A等級學生主講,B、C等級學生聽取、補充的方式進行,組長根據學生表現將表揚分記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上,要求各等級學生均獲取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教師巡視,加以指導。本環節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指導。對進展中出現疑問的小組加以指導,促進合作的順利進行。
③課堂展示,獲取新知。導學案帶動課堂展示環節。課堂展示采取優先展示的原則,各小組分工展示各重點部分,其他小組點評和補充,從而自主獲取新知。讓全體學生融入課堂,形成民主、積極、嚴謹、活潑的陽光課堂。
④精講點撥,歸納總結。導學案帶動歸納總結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對新知進行知識、技能、方法的歸納總結,獲得書本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⑤回顧所學,反思提升。學生回顧所學,反思學習過程中獲取的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列入導學案中,展示交流共享,為自己課堂表現做出點評,為下一步改正方向明確目標。
⑥當堂檢測,鞏固新知。導學案帶動當堂檢測提升環節。學生通過1-2分鐘的當堂檢測,鞏固新知,查漏補缺,將易錯點收集整理于錯題本中。同時小組長對組員的檢測結果打出表揚分,計入綜合素質評價表中。
四、研究效果
1.通過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自主導學陽光課堂”的開展,中學物理課堂形成“不怕學生出錯,讓學生展示,暴漏問題,問題是亮點”的學生主體學習模式,逐步形成“輕負高效”的課堂模式。
2.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全體物理教師在教學、研討、反思中進步,更加注重了學生三維目標的實現,注重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3.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積極思考、認真討論、勇于呈現、樂于反思、主動學習,呈現出學生自主學習的陽光課堂。
五、結束語
改進教學方式,形成“自主導學陽光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的課堂模式,實現由重視教案到“以學定教”的既重視教案又重視學案的轉變。
參考文獻:
[1]葉加淦.初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
[2]李來貴,楊洪艷.淺談初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方式中的“引導論練結”教學方法[J].山東教育,2010.
[3]孔小鳳.初中七年級數學自主學習探析[J].創新教育,2013,(165).
[4]潘曉紅.高三物理復習“自主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