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效珍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期的藝術教育是啟發他們用各種藝術的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從感受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為目標。情景教學是教師在指導幼兒在音樂活動時所用到的教學形式之一。它以情景貫穿,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意境,感受音樂的美,從情景教學的定義、對音樂活動的作用及在教學實踐中多形式的教學策略入手,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情景教學;幼兒園;音樂活動
一、情景教學與幼兒園音樂活動
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幼兒理解教材,并使幼兒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幼兒的情感。
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樂教育對幼兒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通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去體驗音樂,去感知音樂,去表現音樂,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幼兒園開展音樂教育活動的目的在于“初步萌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讓幼兒理解音樂作品,就應該讓他們聽聽、講講、動動,通過他們的聽覺及身體的動作來感受音樂,從而把他們帶進優美的音樂境界中。
二、情景教學對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作用
1.情境教學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但是,幼兒活潑好動、好模仿、自制力差、情緒性強,活動帶有明顯的情緒性,他們常常在興趣的驅使下自發地進行活動。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幼兒的興趣,才能組織好音樂活動。是在每次音樂活動開展前,我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特點,精心設計音樂活動的“情景”方案并貫穿教學始終。
充滿童趣的情境可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因為他們正處于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求知欲強,但推斷能力差,年齡小的孩子還會認為世上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可以同它們做好朋友并進行對話,比如:在小班欣賞活動《玩具進行曲》中,我事先在教室內布置了各種各樣的玩具,比如: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等實物,玩具店的圖片作為背景圖,并對小朋友們說:“今天玩具寶寶要到我們班來找朋友。”孩子的興趣一下字被激發了,玩具被擬人化了,成為和小朋友一樣的“寶寶”,孩子們就在這輕松、有趣的情境下自始至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2.情境教學法啟迪幼兒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引導孩子們在富有童趣的情景創設中,用他們獨特的認知方式去感受周圍世界,比如:如欣賞《獅王進行曲》時,就用故事導入課題,“大森林黑洞洞的,風吹樹搖聲中隱隱傳來獅王的吼叫聲,突然,猴子從樹上滑下來說:‘獅王駕到!樂隊吹起了號角……”故事講完,孩子們還想聽,我就再引導幼兒從音樂中聽這個故事。音樂會講故事嗎?孩子們半信半疑地聽著音樂。音樂播放到緩慢的節奏時,有的幼兒把兩只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地走著;有的幼兒學著獅子的樣子,張牙舞爪地朝前走,簡直是把獅王威風凜凜的樣子表現得惟妙惟肖。當音樂播放到歡快跳躍的節奏時,有的幼兒表演青蛙跳,有的表演小貓走,有的表演小狗跑等等。
3.情境教學法通過音樂與其他領域的有機整合來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
學科綜合性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音樂教育該具有的特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明確的指出:“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在實施過程中各領域教學不是孤立的,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注重各領域目標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因特別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原則。”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入情景教學法后,我大大地改變了以往那種模式化的教學方法步驟,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有選擇性的大膽設計故事情境、加以美術情境、創設語言情境、引入社會情境,讓幼兒在不同題材的音樂活動中真正地體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從而發展了美術感受、科學認知、語言表達、情感體驗、社會經驗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小班音樂活動《多彩的曲線》:活動中讓幼兒首先欣賞樂曲,為節奏快慢不同的兩段音樂創編彩帶舞的動作,觀察彩帶在兩段音樂中不同的形狀,幼兒想象彩帶的形狀像什么,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最后讓幼兒隨著這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自由地、大膽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各種曲線。在這個活動中,彩帶舞成了音樂和曲線之間的紐帶,彩帶在不同音樂中的變化也就是不同性質音樂中線條的表現。節奏快時,手部動作快,產生較為小而密集的曲線;節奏慢時手部動作也隨之較慢,則產生幅度大的曲線,在幼兒豐富的想象力之下,這些美妙的彩帶曲線變幻成了美妙無比的小花、小草、海浪、小鳥、小魚等等。總之情景教學法通過音樂與美術的巧妙整合,給幼兒多種體驗的載體,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目的。
三、在音樂活動中多種形式的情景教學策略
1.巧用多媒體情景
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音樂活動情景,達到了把抽象化的音符變為生動直觀的畫面,從而有效的幫助幼兒感受了樂曲的曲調和風格。
如中班歌唱活動《鮮花開》,若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往往是畫一張花園的圖片呈現給幼兒,畫面是靜態的。現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運用電腦制作動態的“花園”,各式各樣的花朵在競相開放,蜜蜂蝴蝶自由“舞蹈”,千姿百態。同時配上歡快活潑的音樂,孩子們感覺到花園似乎就在他們身邊。于是,孩子們也用千姿百態的動作表達他們的情感和對音樂的感受。
2.設計游戲導入情景
游戲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在游戲中學習,孩子們往往學得更愉快、更輕松。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認為:“游戲是兒童活動的特點,通過游戲,兒童的內心活動和內心生活變為獨立、自主的外部表現,從而獲得愉快、自由和滿足,并保持內在與外在的平衡。”可見,用游戲導入情景,是最貼近幼兒的生活,也是情景導入中最有效的一種。如中班歌曲《風爺爺》表現了:風爺爺生氣時,刮出很大的風,把小樹寶寶都刮倒了;風爺爺高興時,吹輕輕的微風,小樹寶寶們隨風搖擺起舞。教這首歌曲時我們采用游戲導入:幼兒扮演小樹寶寶,教師扮演風爺爺,在游戲中,幼兒反復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自然滋生學唱的愿望。
3.表演體驗情景
音樂與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現歌曲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歌曲《拔蘿卜》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孩子對于歌曲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妹妹、小弟弟、小花狗和小花貓等角色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歌表演中,孩子的情緒高漲,表情生動,動作即使不到位,但看著也非常有趣,氣氛很活躍。這種富于表現力的形式,比一遍遍的重復演唱來得輕松、有趣。
總之,創設愉快的情景教學是幼兒音樂教學中一個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使幼兒仿佛身臨其境,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不但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是幼兒的藝術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所以教師要依據幼兒認識規律,以及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利用知識的魅力,善于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許卓婭.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音樂教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