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生鵬
【摘 要】學校為了貫徹教育方針,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能在每個班級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實施,就需要把班上所有任課教師、學生組織起來,并且吸收家長和社會各方面有關的力量,這就需要有一位教師全面負責這項工作,他就是班主任。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和創新,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班級。
【關鍵詞】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合作學習
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全體學生的組織者、指導者、教育者和合作者,班主任工作是整個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學校中的教育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班級來進行的。學校為了貫徹教育方針,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能在每個班級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實施,就需要把班上所有任課教師、學生組織起來,并且吸收家長和社會各方面有關的力量,這就需要有一位教師全面負責這項工作,他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學校校長、教導主任的有力助手。要當好一名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就應當意識到自己而對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發展,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用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來武裝自己,建立新的教育模式、開創新的教育局面,才能適應和推動合作學習的發展。因此,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自己對班主任工作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嘗試。
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學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班主任進行的。班主任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生的學習、勞動、游戲、生活等各個方面系統地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通過下列幾種方式:
1.上好思想品德課
有條件的班主任最好兼任思想品德課。因為班主任是最了解學生的,他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如果這門課由別的教師擔任,班主任要與任課教師密切聯系,幫助他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并且配合思想品德課開展一些輔助活動,把思想品德課和整個學生的活動聯系起來,既可以鞏固和擴大學生在課上的思想收獲,又可以使思想品德課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易于接受。
2.認真貫徹《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守則》是小學生的一種行為規范。認真貫徹《小學生守則》對培養小學生的自覺紀律、道德行為和文明習慣有重大意義。班主任在兒童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計劃地通過班會、晨會向他們講解《小學生守則》,使他們了解《守則》的意義和要求。要對學生執行《守則》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和與破壞紀律的行為作斗爭的精神。
3.指導學生學習時事
學習時事有利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學習目的。班主任應該指導學生讀報、舉行時事報告會,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大事和國際上的政治斗爭,擴大眼界、明確方向,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同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
4.組織學生參加必要的社會活動和公益勞動
班主任要和少先隊配合,利用課外時間和節假日,適當組織學生參加必要的社會活動和公益勞動。如結合傳統節日參加當地的紀念活動和“擁軍優屬”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宣傳“五講四美”以及植樹、積肥、收揀廢鐵等活動。學生從這些活動中可以感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和共產主義品德教育。
二、教育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業成績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提高全班學生的學業成績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所謂學生的成績,不是單指考試的分數,而是指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實際水平,學生能力的發展。為了提高全班學生的學業成績,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工作,又要做任課教師的工作。
1.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它可以激勵學生去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勇于攀登文化科學的高峰。
2.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科學地分配學習時間,講求學習效率。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墻圖、展覽、座談等方式交流學習經驗。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班主任不僅要做學生的工作,還要做任課教師的工作。首先是要和任課教師互相交換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學生對教學的要求,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其次是召開任課教師會議,統一對學生的要求,調整學生的作業負擔,避免學業負擔太重,影響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
3.指導少先隊工作
小學的班主任一般擔任中隊的輔導員。因此班主任要根據隊章中關于輔導員的規定,指導少先隊中隊開展活動。不擔任輔導員的班主任,要協助輔導員開展工作,特別是幫助輔導員了解少先隊員的思想,選擇干部,制定活動計劃。
三、合作教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1.為了促使學生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班主任應主動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互通情況
首先應對全班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小組一般以2—6人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而分組又是建立在教師對班級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知識水平差異等幾個因素上,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以利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組與組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既有利于形成各組學習過程中的“公平競爭”,也便于教師輔導。
具體到在教學實踐中的小組構建,我認為必須著重考慮到以下三個因素:
(1)人數結構的合理。一般地說,以上下兩桌,四人為一小組。課堂上需要展開合作時,只要上桌的兩位同學向后一轉,即可運作,既節約時空,又方便靈巧,還可以使每一位組員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時空里全員參與。
(2)認知結構的合理。四人中,優等生、學困生各一個,中等生兩個,構成一個相對穩定而富于變化的“橄欖”形。在生生互動中,從最初的“幫扶”學習發展為互幫助互學,齊頭并進。
(3)情感結構的合理。孩子多是憑情感辦事。因此,在教師指定好各組的組長之后,可以讓組長和組員之間進行雙向選擇,甚至在合作過程中,允許“跳槽”。融洽的情感增強了合作學習的效能,也大大在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的能動性。
2.班主任是學校和家庭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爭取家長的配合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許多家長對后進生恨鐵不成鋼,給予孩子的是批評、指責。為了讓家長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通過校訊通或者是電話聯系,加強與家長溝通。同時,也能獲得學生在家庭中的信息,以達到全面掌握學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并且虛心聽取家長對學生和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教育方法,促進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積極協調老師與學生的關系,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班級。
3.班主任要協調社會力量,共同創設教育環境
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展覽、觀看科教影視片、與交警大隊共同開展“警校共建一條街”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了實踐能力。
最后,班主任在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只說些華而不實的大道理,要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刀刃上,跟學生的切身利益掛鉤,比如說他們不努力學習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可以這樣說:你今天不努力學習,以后你走上社會后,就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對別人就沒有利用價值,也就沒人愿意雇傭你為他工作,沒人愿意與你交往,走到哪里你都會低人一等,讓人瞧不起。這樣露骨地跟他們說,讓他們能容易接受,不至產生膩煩心理。
總之,教育學生要多從正面教育,從正面去引導他們,要學會見縫插針,給他們講些人生和做人的道理,避免枯燥乏味,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及一些當代成功人物的經歷給他們講,或者在講解古圣賢經歷的過程中,讓他們在無形中得到教育,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