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國 徐介玉 賈清河
摘要:濰坊市桃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了明顯的區域化、規?;窬郑谏a中也存在基礎設施和條件落后、管理粗放、經營分散等問題,為此,提出了一些發展建議,以期為推進桃產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
關鍵詞:桃產業;存在問題;發展建議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5003102中圖分類號:S662.1文獻標識碼:B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原,北部是沿海灘涂,屬北溫帶季風型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降雨量652.8 mm,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3 ℃,無霜期為198.4 d,在桃樹生產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近年來,濰坊桃樹產業在山東省科技推廣項目扶持下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目前全市桃樹面積1.87萬hm2(其中安丘、青州、臨朐3個縣市面積1.49萬hm2,占到全市桃樹面積的80%),已成為濰坊果樹新亮點。近年來,濰坊桃樹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形成了早、中、晚熟搭配合理以及區域化、規模化明顯的格局。但產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加以注意,將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1濰坊市桃樹產業存在問題
1.1基礎設施和條件相對薄弱
濰坊市人多地少、水資源緊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98 m3,僅為全國水平的1/7,屬于嚴重缺水城市。桃園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區,土層淺,土壤瘠薄,灌溉方式主要是漫灌,水分利用效率低。原有的基礎設施,也大多年久失修,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1.2經營分散,管理粗放,生產成本高
雖然現在有了很多的合作社、協會、家庭農場,但嚴格意義上講濰坊桃樹生產“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仍然沒有改變。果園投入少,化肥使用量大,管理粗放,標準化生產程度低。近年來,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急劇上漲,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果園生產成本不斷提高。
1.3品牌培育和宣傳力度不夠
濰坊市雖然擁有青州蜜桃、安丘蜜桃等一些地方特色品牌,但和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澤山葡萄等相比,知名度、影響力還相差很遠。
1.4銷售渠道單一、落后
濰坊桃銷售渠道以采購商到田間收購為主、農戶自行銷售為輔的兩種形式,大多“以田為市”“以路為市”,缺乏專業的批發交易市場,市場體系和物流產業發育不全,電子商務和網絡銷售不足,難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需求。
2濰坊市桃樹產業發展建議
2.1優化品種結構
結合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已有品牌,積極推進品種結構、時令結構的優化調整。根據營養健康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好、抗性強、成熟期廣的優良品種,以新品種占領市場,優質優價,提高收入。按市場需求搭配種植早熟、中熟、晚熟品種,應用延期栽培、設施栽培等模式,做到四季有優質鮮果上市,避免成熟期過于集中和由此導致的賣難價低問題。
2.2加大標準化生產力度
以提質增效為核心,進一步制定完善果品標準化管理技術規程,對果園建設全過程推行標準化管理措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果業協會和合作組織等市場主體的作用,通過標準園創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提高全市桃樹產業標準化生產水平。
2.3加強果園生產能力建設
突出生態循環和地力建設,大力發展“果、畜、沼、草”四配套果園,確保有機肥有效供給數量和質量。推廣生草技術,增強有機肥源建設的科技支撐力。加強果園集雨窖、滴噴灌等設施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確保桃樹在開花坐果期、生理落果期、果實膨大期等用水關鍵期不受旱、不減產。
2.4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立足已有的產業基礎和優勢,積極推進品牌創建,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桃樹基地,積極開展產品商標注冊和“三品一標”認證,逐步構建以區域品牌為統領、以企業品牌為骨架、以產品品牌為支撐的名特桃品牌體系。
2.5扶持涉果專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發展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以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桃樹專業合作組織。采用工業化的理念和技術手段,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推進生產、加工、貯藏、運輸一體化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