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向玲
【摘 要】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美術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術對于幼兒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都對美術活動提出了要求。作為幼兒教師,應努力探索一種更為有效地開展美術活動的模式,使幼兒通過美術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鑒于此,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就此作出探究,以期為幼兒美術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活動;美術氛圍;學習興趣;作品評價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激發美感,陶冶情操,可以促進幼兒創造力、表現力、審美能力的發展,因此研究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有效開展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必不可少的路徑。幼兒教師應積極探索實施模式,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通過美術活動來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與藝術素養的提升。
一、營造外部良好的藝術環境
外部良好的藝術環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幼兒的美術創作表現力,因此教師應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營造一個開放的、充滿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
1.以墻畫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
幼兒園都會有美麗的墻畫,這些墻畫起到了裝飾幼兒園、吸引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作用,因此幼兒園應充分利用墻畫來展現各種卡通人物、植物、動物形象,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藝術環境,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2.設計創造性的美術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快樂的天地、創造的天地,因此教師應設計創造性的美術環境,以多種多樣新鮮的工具(如顏料、彩紙、粉筆、畫板、剪刀等)和教師的作品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引領學生動手創作。幼兒對美術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樣的,而經常變換的,不同的美術材料能激起幼兒的興趣和熱情。提供多樣的、開放的材料工具,讓幼兒有選擇的機會,有助于創造出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助于他們在操作中學會使用多種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帶來的不同效果,增添樂趣,增加美感。
二、培養幼兒美術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而言,學習興趣更是最大的驅動力,可以促使幼兒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去。為此,教師應更多地著手于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繪畫、手工與美術欣賞。
繪畫包括了畫畫、染畫、添畫、吹畫,教師應該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素材和方式。比如,小班教師可以讓幼兒用油畫棒或者棉簽來添畫雨點、雪花、花瓣等,或者學畫一些簡單的圖形,畫一些簡單的動物、水果等,并多進行鼓勵與表揚,激發其興趣;中班可以采用棉簽畫、水彩畫、手工貼畫等,或者讓幼兒自己設計多種繪畫方式來完成一件作品,激發幼兒的創造性表現欲和美術活動興趣;大班可以進行一些稍有難度的繪畫學習,比如進行手指畫等復雜的美術活動,使幼兒在具有挑戰性的美術活動中獲取信心與興趣。
在手工與美術欣賞活動過程中,教師也應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來分別制定不同的活動策略,使幼兒都可以從中獲得愉悅與快樂,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利用多樣化美術教學方法
幼兒美術學習興趣與學習內容均取決于教師在美術活動中的教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趣味性的美術教學方法可以使幼兒美術學習效率大大提升。為此,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究,認為改進美術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游戲法
幼兒普遍喜歡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法進行美術教學,可以為幼兒創設一個游戲情境,使幼兒在情境中自覺地去進行美術活動,寓教于樂。游戲的形式和方法也有很多種,講故事、變魔術、角色扮演、過家家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比如,一位教師在美術活動中,拿來了幾只氣球,并扮作小兔子來賣氣球。幼兒看到氣球后很開心,紛紛圍了上來,說道“好漂亮的氣球!小兔子老師,我也想要氣球。”教師說:“想要氣球很簡單啊,大家都來畫一畫小兔子老師的氣球,畫得好了氣球就送給大家了!”聽到這里,幼兒紛紛埋頭畫了起來。很快,一幅幅充滿了童稚的畫面就呈現了出來。
2.交流法
有時候幼兒不知道如何去進行繪畫活動,在繪畫時經常會不知道從哪里下筆。為此,教師可以多與幼兒交流,詢問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并積極對其加以引導,告訴他們可以怎樣畫。比如,教師要求大班幼兒畫回家的路上,一些幼兒不會畫。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采取設問引導式的方法與幼兒交流:你是怎樣回家的?回家的路上都會遇到什么?有沒有高樓大廈,有沒有車?有沒有公園?有沒有花草樹木?如此一交流,幼兒就會知道怎樣去畫了。又如,教師讓幼兒畫最喜歡的人,有的幼兒畫了媽媽,有的幼兒畫了老師,還有的幼兒畫了爺爺、奶奶,但是一名幼兒畫了一團亂麻。教師沒有批評她,而是與她進行了交流:“大家都在畫最喜歡的人,你告訴老師你最喜歡的人是誰啊?”她低頭不語。教師又問道:“老師猜一猜,是不是最喜歡媽媽了?”她搖了搖頭,繼續在紙上隨意畫著不規則的線條。教師似乎猜到了什么,就引導她:“那你喜不喜歡老師呢?”她點了點頭。教師繼續說道,“那你畫一畫老師好不好,老師想知道在你心中老師是什么樣的人。可以嗎?”她點了點頭,就開始畫了起來。雖然她畫得很抽象,但是可以看出她畫得十分用心。因此,教師在遇到幼兒不會畫、畫不好的時候,不應質問或批評,而應積極與幼兒進行交流,多問問幼兒原因所在,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怎么做,這樣要比手把手地教幼兒更為高效。
3.賞析法
引導幼兒多欣賞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兒童優秀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產生感受、理解和發現作品的表現手法和含義,使他們在獲得藝術“營養”的同時激發出大膽地表現力與創新力。
四、創新作品評價形式與內容
對于幼兒而言,評價與指導同等重要。因為教師的評價可以使幼兒受到鼓舞,可以激發幼兒的信心與興趣,可以促進幼兒美術活動的參與度。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多元評價,促進整體提高。多鼓勵、多夸獎,進行合理的作品評價。同時,評價幼兒作品時,應當從理解幼兒的角度出發,借幼兒的一顆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與”不像”、”對”與”不對”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更多的是讓幼兒相互審視、交流、發表見解。通過比較、觀察,去發現別人的長處及自己的不足,并能從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繪畫中加以改進,對此,教師應善于聽取孩子們自己對作品的表達設想,給予每位幼兒展覽作品的機會和權力,并注意發展作品的獨創性,從而維護和肯定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此外,當幼兒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美術天賦之后,也要積極維護,多多開發,使其天賦得以保持和發展。
五、結語
通過美術學習,幼兒的創作能力、表現能力、感悟能力、欣賞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教師應充分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營造外部良好的藝術環境,激發幼兒美術學習興趣,利用多樣化美術教學方法,創新作品評價形式與內容,結合內部與外部兩個層面來確保幼兒美術興趣的培養與相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鄧子紅.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活動的開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9(08).
[2]胡汾萍,李西建.淺析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2).
[3]畢芳.當前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新變化、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