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喬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西安 710075)
對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策略的相關分析
夏 喬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西安 710075)
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從我國銀行的發展現狀出發,來探究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現實意義,并提出銀行的創新策略,以期能夠為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商業銀行 業務創新 策略分析
創新是一個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銀行體系中,金融創新就是將銀行的利潤市場進行改革,將銀行的金融要素進行重組,從而使銀行能夠在社會上得以立足。目前的金融創新主要包括金融工具創新、融資方式創新、金融市場創新、支付方式創新和管理方式創新等[1]。近年來,隨著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風云萬變,商業銀行已經無法僅憑傳統的存貸業務而得到發展,因此,面對當前嚴峻的競爭形勢,業務創新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問題加以簡要分析。
(一)外部環境壓力所致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加快,外資銀行迅速搶占中國市場,2005年,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170多家銀行在我國設立辦事處,而截止到2012年,我國外資銀行的數量上升至412家,當年的增速為6.4%。由此可見,外資銀行已經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此外,由于互聯網在最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導致一些網上銀行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各種“寶寶”類理財產品的出現,對商業銀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現如今,在我國銀行行業中,外有外資銀行的威脅,內有網絡銀行的挑戰。面對此種“內憂外患”的情況,業務創新成為國有銀行的必然選擇。在此種形式下,國有銀行如果不加快改革步伐,快速著手業務創新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就會失去本土優勢,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慘遭淘汰。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勢在必行。
(二)內部發展動力所致
就目前發展形勢而言,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項目仍然以存貸款為主,業務經營品種少,盈利形式單一。與外國一些發達國家的銀行業相比,我國銀行仍然以傳統的利息收入作為自己的盈利形式[2],而美國一些大型銀行早已擺脫這種傳統形式的束縛,就美國花旗銀行來講,其非利息收入已經將近總收入的一半。由此可知,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形式還是趨于保守,無法邁開腿進行大變革。除此之外,“寶寶”類產品的出現對商業銀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當今的“寶寶”類產品具有方便靈活、門檻低、利息高的特點,這就使得大部分年輕人愿意將金錢存入互聯網以求得更高的利息收入。由此,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吸取一下“寶寶”類產品的豐富經驗,這樣不僅能夠為自己的生存發展提供借鑒,還可以使二者相互融合,共同為百姓提供服務。
(一)商業銀行經營產品單一,獨創業務少,同化現象嚴重
在我國金融業當中,銀行業一直以分業經營、分業管理作為管理法則,這就導致金融市場上的銀行、證券、信托和保險是完全分離的。因此,商業銀行的業務面十分狹窄,創新空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近年來,在商業銀行中,只有房貸業務、信用卡業務、票據業務和代收代付業務發展較快,除此之外,消費信貸、個人理財和網上銀行等業務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然而,對于一些原創類業務和資產業務則創新較少,其發展也仍然處于摸索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金融領域所創新出來的工具達到100多種,這些金融工具幾乎包涵了金融業的各個層次。然而,這些工具基本上都是從西方國家進口的,由我國研發出來的金融工具少之又少。此外,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業也集中在信貸領域,這就致使商業銀行創新思路受到限制,進而與國外發達國家銀行形成差距。
(二)商業銀行的創新方式粗放,成本高,效率低
商業銀行所采取的業務創新,基本上都是基層領導為了實現業績需要而做出的行為,因此,此種創新基本上是不計成本、只看成效的,這樣的盲目發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所開發出來的產品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不被人們所接受。商業銀行這種過于追求占領市場份額的粗放式發展形式,必然會引起銀行業務的畸形發展。此外,現有的商業銀行還缺乏相應的市場規范能力,因此,新業務在開發出來之后,大都采用促銷的方式進行推廣,這種方式不但會使市場陷入混亂的狀態,還會使得商業銀行在開發新業務時沒有保證,從而影響了銀行的長遠發展。
(三)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缺乏個性和針對性
我國商業銀行所開發出來的業務大都十分相似,這就使得銀行開發的業務不具有個性化,此外,商業銀行在開發產品時,大都沒有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因此所開發出來的商品不具有人性化,這樣的商品難以符合人們的需要,因而無法得到客戶的親睞。
目前,商業銀行還沒有統一的中間業務品種,這就導致產品的捆綁性不強,優勢無法得到發揮,銀行向客戶所推薦的產品大都品種單一,無法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需求。而對于國外大型商業銀行來講,大部分銀行都強調服務的個性化,并以客戶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來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現如今的“寶寶”類產品更是將服務“扎根”到人們群眾當中,并以滿足人們需要為自己的最高職責,因此,受到了廣大客戶的喜愛。
(一)推進業務創新體系建設
(1)提高業務創新水平。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應該體現在多個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在個人用戶方面推進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電視銀行等,并健全個人外匯買賣等服務,此外,商業銀行應該注重開發更加全面的理財產品、個人金融衍生工具,并根據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推出不同層次的多功能金融工具,這樣就可以既穩定了現有客戶群,又吸引了潛在客戶。
(2)加大業務創新力度。在業務創新方面,商業銀行應該加大創新力度,以此來保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發展,加大銀行的業務創新力度也體現在許多方面。此外,商業銀行還應該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業務,并在對市場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開發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信貸產品,在償還方式上面,商業銀行也應該根據客戶的情況而制定出靈活的償還方式。當面對公司類大型客戶時,商業銀行應該推進銀團貸款、并購貸款等業務,這樣不僅為客戶發展提供了資金,還完善了商業銀行的建設。
(3)發展中間業務創新。商業銀行應該利用自身的各種優勢來進行業務品種開發,從而搶占市場份額,實現長遠發展。在經營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該注重與政府、券商等機構的合作,代理發行相應的債券。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開展租賃業務,并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租賃業務推進。最后,商業銀行可以依據自己在信息、人才和專業方面的優勢來開展咨詢服務,并為客戶提供理財、風險控制、負債、投資等多種服務,這樣就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金融服務。
(二)創新業務銷售方法,提高開發設計技術
首先,商業銀行在創新產品時,應該遵循“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這樣,在產品開發設計時就可以保住優質客戶,從而為產品贏得市場。在世界市場的金融領域存在這樣一種定律——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客戶可以創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潤,這也就意味著,優質客戶創造了大量的利潤,因此,商業銀行必須開發出更具人性化的產品來保住優質客戶,這樣才能保證銀行獲得穩定的利潤。為了滿足客戶需要,商業銀行在開發產品時可以從客戶的具體需求出發,并為客戶提供創新性組合式金融產品,這樣就可以滿足客戶投資、儲蓄、理財等多方面需求。
其次,商業銀行在銷售金融產品時,應該選擇恰當的營銷策略,以此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現如今,商業銀行為了搶占市場,在開發新產品時,往往采取低價促銷或贈送禮品等方式來吸引客戶的注意,這就使得商業銀行的銷售渠道單一、效果差,無法滿足實際的經營需要。因此,我們說,銀行要想實現產品推廣,營銷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商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營銷效率:首先,銀行應該從網點出發,來提高各代理點的服務功能,并拓寬代理點的服務范圍;其次,商業銀行應該大力發展銀行卡業務,并開通個人用戶的網上銀行功能;最后,商業銀行應從客戶的需求出發,開發電子銀行功能以轉變客戶傳統的業務操作理念。這些做法不僅能夠為客戶的業務辦理提供方便,同時還可以提高銀行的營銷效率。
(三)構建創新型人才隊伍
商業銀行要想實現創新業務的廣度和深度,創新型人才是關鍵。因此,為了保證創新業務的質量,銀行一定要從根本出發,著手提高創新人才的綜合素質,以此來為銀行的業務創新提供保證。在商業銀行業務創新過程中,要想實現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首先應該做到的是加強對創新人員的培訓,這樣就為員工提升自身素質提供了一條良好的渠道,員工可以憑借此機會調整自己的知識構造、更新自己的知識內容,進而為業務創新提供新鮮力量;其次,銀行員工在進行業務創新時應該注重與市場情況相結合,努力做到與時俱進的進行產品開發,并保持對客戶需求的敏感度,這樣就可以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及時調整創新機制,從而制定出符合實際需要的金融產品;再次,商業銀行應該將創新機制深入到銀行的各個部分,上至領導,下至員工,并實現全銀行的創新行動。商業銀行領導應該從自身出發,帶領員工進行創新活動,以此來為員工樹立創新榜樣。同時,全銀行所有員工應該營造出創新氛圍,并將創新活動融入到產品開發當中,進而開發出適合的創新產品;最后,相關部門應該建立創新激勵機制,這樣就可以為公司員工提供創新平臺,使員工有機會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
(四)建立完備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的法律機制
商業銀行創新業務的發展不僅是銀行內部的獨自行為,同樣也是社會和國家的重要舉措。商業銀行的發展僅僅依靠內部動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國家的法律支持和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商業銀行的發展就會失去公平的環境從而導致惡性競爭的出現。因此,為了保證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機制,并建立完備的管理體制,只有這樣,商業銀行的發展環境才能得以保障,業務創新機制才能得以有效實施。
現如今,面對著當前激烈的競爭形勢,商業銀行不能再躲避在政府創造的“港灣”里,它應該積極融入到競爭社會當中,以金融市場和人們的需求為標準來檢驗自己的創新行為,只有這樣,商業銀行才能夠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中得以發展壯大。
[1]張建斌.商業銀行治理、業務創新與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
[2]陳小衛.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0):366-367.
夏喬,女(1983—),漢族,甘肅隴南人,碩士,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