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瑩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銅川 727031)
高校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方法與策略
張 瑩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銅川 727031)
目的:探究在高校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方法:選取我校藥學專業三年級學生100名,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科研能力的現狀進行調查,并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培養方法和策略。結果:我校學生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對科研能力訓練課程的開設持贊同的態度,然而由于科研能力較低,在參與科研中困難較多,其造成問題的原因為科研選題、資料的搜索、論文的撰寫。結論:在藥學專業課程中存在學生科研能力較低的問題,要對其進行改革,尋求有效的培養方法,給予相應的策略,以提升科研能力。
藥學專業 高校 科研能力 培養方法 策略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100名藥學專業三年級學生,其中有49名男學生,51名女學生。對100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共100份,其中收回99份有效問卷,收回有效率為99.0%。
(二)方法
調查方法選擇調查問卷的形式,其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生的科研意識,藥學教學現狀及學生的科研能力。保證學生獨立完成問卷,并在規定的時間收回。
(三)統計學處理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當P<0.05時,表示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一)科研意識的情況調查結果
在99份問卷調查中,針對對科研能力訓練課的開設是否有必要這項調查中,有8名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其余91名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是有必要的,其比例為91.92%,證明藥學學生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
(二)藥學教學現狀調查
調查發現,大多數對藥學實驗課教學不是十分滿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缺乏先進教學設備、實踐性環節缺乏、理論與實際結合程度低、師生互動環節少、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實習的機會少等,主要造成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學校支持力度不夠、學生學習壓力下科研時間少、學生對科研興趣低。
(三)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情況
對我校藥學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進行調查,學生參與科研方面困難較多,主要包括選題和資料的收集、文獻的閱讀、論文的撰寫。學生科研思維的培養的途徑有很多,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前沿知識的了解程度,網絡、圖書館等媒介中獲取的。尤其對于學校來說,圖書館資源是一個獲得科研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調查中顯示,圖書館利用率較低,在99份問卷中只有55名學生會閱讀本專業方面的資料,其比例為55.56%,其他學生以閱讀小說等課外書籍為主。同時對學生科研能力培訓,有50%以上的學生無培訓經歷,導致我校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較低。
(一)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方法
根據以上的研究可知,對于我校藥學專業學生來說,科研能力較低是藥學專業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必然要對教學進行改革,尋求有效的培養方法。由于教學內容較多,與課時不成正比,尤其缺乏實踐環節,因此,要將科研實踐環節增加,將設計性實驗增加到教學環節中,教學內容包括選題、實驗方案的研究、整理實驗數據及資料、撰寫科研論文[1]。學生在這一環節,不但可以充實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動手進行實驗,增強實踐能力,并且可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實驗訓練,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以學術講座的方式將其專業的學術前沿、新手段、新方法傳達給學生,將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起來[2]。可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科研活動,增加對科研活動的興趣,提升科研能力。
(二)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策略
除了要用多種方法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學校也要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教學改革。學校要不斷對教學設備進行完善,使其可以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學習和實踐,為學生才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提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藥學專業學生來說,其科研能力不強是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校100名藥學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本文的研究體現了學生有較強的科研意識,但科研能力較弱,那么需要采取有效的培養方法和策略以轉變這一問題,增強學生的科研興趣,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為社會提供專業性強的藥學人才。
[1]彭延娟.藥理學教學中培養藥學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才智,2014(1):16-16,18.
[2]李佳,周麗芳,盧秀蓮等.藥學專業大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培養科研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33):579,555.
張瑩(1985-),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助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碩士,主要從事藥學專業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