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41-01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缺乏真實語境的情況下學習起來較枯燥。
隨著信息技術在校園內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我們已經可以將優質課通過視頻錄制的方法使它以微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能夠更加直觀地去學習這些優秀的微課案例。下面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談微視頻的設計與制作。
一、微視頻在英語課堂設計上易出現的問題
1.目標定位不夠準確。設計教學視頻的目的在于輔助教學,幫助學生課前自學,達到一定的預習效果。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在設計視頻時沒有布置恰當的觀前任務和觀后任務,以致于設計視頻的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很多老師只是為了引起學生興趣而設計制作視頻,對具體如何借助相關視頻促進教學的思考不夠。有的老師雖然任務布置,也只強調了觀看后的任務,而忽視了觀看前的任務,未能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觀看,從而影響了觀看視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視頻的設計與上課內容的關聯性不夠大。由于老師設計和制作視頻時,主要目的是希望激發學生的興趣,盡快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因而造成設計視頻與上課內容關聯不夠緊密,不能有效地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二、微視頻內容的設計
傳統的教學課程持續時間過長,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缺乏交互式的反饋,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微型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移動學習恰巧彌補了上述缺陷。它提倡易行、有效,通過采用視頻的形式,還能突出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對學習視頻內容的設計,更多地滿足即時性、實用性的學習需求”,并且發揚視頻材料的優勢,設計出易于學習、便于記憶,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和記憶效果,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視頻學習資料。
1.長短適當、突出重點。不同于傳統課堂學習,學生進行課外移動學習受外界干擾多,注意力分散。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學生預期的移動學習,視頻時長為3-5分鐘。在這珍貴的3-5分鐘里,學習內容要盡量做到精煉,重點突出,難點明確。
2.教學內容設計全面,簡潔明朗。在每個視頻學習模塊中,要做到內容設計全面,從“問、教、測、引”4個方面進行內容編排。在視頻學習素材開頭,以提出問題的形式,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以解答問題的形式,精煉有效地把知識點傳授出去。在完成以上兩個學習過程之后,進入測驗階段,鞏固學習效果。最后在視頻末尾,引出下一個知識點,為下一個視頻課程做鋪墊。通過“引”的過程,把小模塊的微型學習串聯起來,形成連貫有序的知識體系。
3.寓教于樂。依據學習心理學理論,學習者想要成功有效地學習,需要滿足以下4種心理需求:歸屬、自主、權力、興趣。而游戲學習的形式恰巧能滿足以上4種心理,做到高效學習,寓教于樂。在學習視頻的內容設計上,可以加入娛樂成分,或者模擬游戲形式,把知識點巧妙融入到學生容易接受的輕松情境中。在游戲的氛圍中學習,不僅充滿趣味,也能夠牢記知識內容。
4.加入督導環節,回籠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課外移動學習的學習者,由于外在環境的干擾和學習時的隨意心理,往往學習參與度不高,所以在視頻材料設計時,要加入督導環節。借用鮮明的提示性畫面或者警示性的音頻素材,回籠學生注意力,強調學習的重要內容。在短小的學習過程中同樣做到張弛有度,層次分明。
通過以上設計,不僅能充分利用短時間高效傳達知識,還能把小的知識模塊串聯起來,最終架構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素材的制作者應該根據知識內容的不同,靈活掌握時間劃分,并在每一個環節中綜合運用視聽手段和剪輯技法,把枯燥、復雜的學習內容做簡明化、藝術化、趣味化的呈現。這樣的微型學習視頻內容微小精練,并能夠讓學習者充分利用零散時間進行有益的學習。
微視頻作為一種新興事物,以其“微”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嶄新的學習平臺,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按需學習,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但目前基于微視頻的課外移動學習也存在不足之處:由于視頻數據傳輸量大,無線網絡存在不穩定現象;視頻學習的畫面播放不夠流暢;學習視頻的不同格式導致一些移動終端無法支持其播放。這給高中英語移動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微型學習視頻“不適合應用于內容覆蓋全部主題的學習情境,但在運用結構化的小信息片斷去更新和補充現存知識方面卻是非常有效的”。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上述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非正式學習方式,具有深遠的發展潛力,而移動學習型視頻將成為傳統課堂內容的延伸,成為非正式學習的重要手段。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