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霞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111-01
單親家庭是指夫妻雙方因離異或喪偶而僅有一方同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單親兒童是指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單親兒童,他們本該是最快樂的童年卻背負著不該有的惆悵與孤獨,他們就像一根在寒風中飄零的枯草,茫茫然然,飄飄忽忽。單親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以下是我對單親兒童的心理及教育問題的粗淺看法。
一、單親兒童的心理問題
1.人性冷漠,冷若冰霜。單親兒童往往在非常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冷冷的冰雨在他們心里胡亂的拍打,他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你爭我斗,你死我活的殘酷現實。他們心里裝的都是黑沉沉的煙霧,都是狂風暴雨,沒有和煦的春風,沒有溫暖的陽光。因此這部分孩子到了學校里總讓人覺得他們冷若冰霜,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燦爛的笑容。
2.思想消極,性格自閉。單親兒童往往對生活、對學習、對整個世界都失去希望,很木然地生活著。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也不愿意跟別人進行交流溝通。總擔心別人會取笑自己,他們甚至害怕與別人的眼神相遇。因此,他們總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恨不得找個山洞隱蔽起來。
3.恐懼焦慮,蠻橫霸道。對于膽小的單親孩子,不和諧的家庭會讓他們產生嚴重的恐懼感。父母吵架時他們擔心會出大問題,父母不吵架時也擔心,怕什么時候又吵起來。這些孩子在學校里甚至聽到老師講話聲音大一點都會把他們嚇一跳。他們會一輩子生活在恐懼與焦慮之中。對于膽大的孩子,這會讓他們養成一種叛逆、霸道的性格,他們不順從任何人,想用武力去改變自己看不慣的事情,所以這部分孩子在學校里常常惹是生非。
4.缺乏自信,不信他人。單親兒童從小看到連自己最信任的父母之間都你爭我斗,他們還會相信誰?所以這種孩子在學校里沒有充分的自信心,遇到一點困難就灰心喪氣。對別人也總用懷疑的眼光去打量,他們懷疑同學的真誠幫助是否另有企圖,懷疑老師的關懷是在假惺惺地演戲。他們不再相信愛,不再相信人間的真善美,甚至不再相信自己。
二、單親兒童的教育問題
1.正確看待單親兒童的成長
國外的心理學家早就發現,單親兒童有容易出問題的一面,但是,也有容易成才的另一面。據統計,22%的問題少年出自單親家庭;35%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出自單親家庭;54%的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出自單親家庭,林肯、丘吉爾、克林頓等均出自單親家庭。事實說明,雖然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產生問題少年,但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卻是不爭的事實。
2.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不管是由于離婚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單親,作為孩子的監護人都應該坦然地去面對,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單身母親或父親應該比一般人更加堅定,更加樂觀。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更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樂觀的心態帶動孩子,影響孩子。實事證明,只要父親或母親,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和科學的教育方式,單親家庭的孩子,同樣可以健康成長。
3.父母要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這種心態如不及時矯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另外,有的父母,在喪偶或離異之后,往往會溺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這對他們健康人格的培養極為不利。
4.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單親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動,要盡量給孩子創造參與社會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通過多交朋友,多參加社會活動從而培養孩子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在交際中學會自尊、自強、自愛、自勵。
5.教師要給予單親兒童特別的關愛
多一點情感投入,熨平他們的心靈創傷。單親家庭的孩子正需要父母雙親慈愛的時候,他們的父母離異了,這給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和陰影。對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教師要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投入,要主動接近他們,把濃濃之情化為親切的話語,傳送到孩子的心上。要認真傾聽他們的訴說,在雙向交流中實現感情的溝通,在溝通中達到理解,成為這些特殊家庭幼兒的知心朋友。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