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麗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0099-02
學好初中物理對于初中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創新能力,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而且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一定的基礎。雖然該科目在學業水平考試中的比重沒有語文、數學、英語那么高,但因為其學科特點,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用的精力并不比這些科目少,仍見效甚微,很多學生感覺到物理學習特別疲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
通過這次半年多時間的研究,我發現,中學生物理的課后作業老師布置的量基本是合理的,但學生作業的質量卻并不盡人意,這是因為學生的課業負擔依然很重。主要表現在物理科目內容多、難度大、課堂效率不高、課后作業不會做、解題方法很難掌握、學習物理有心理障礙等各個方面。要想幫助學生減輕物理課業負擔,緩解課后作業的壓力,我們物理老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上高效課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課堂的收獲情況直接影響到課后作業的完成質量上,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途徑。經過研究,我發現具有以下特點的課堂才能擁有較高的效率。
1.目的性原則。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認為學習也是一樣,學生每上一節課,就好比要打一場仗,若要取得這場戰斗的勝利,就得明確對手、明確目標。因此,每節課正式上課前,老師都應該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要學習什么知識,重點難點在什么地方,這樣學生才能和老師一起,有目的地參與這個課堂,才能為這節課的高效提供保障。
2.趣味性原則。總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生對該科目的興趣有很大關系。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對上高效課堂意義重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1) 故事情節引課。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如果我們在引入新課的時候,給學生講了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很高,熱情一定會高漲,課堂效率那是可想而知了。例如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我在引入新課時給學生講了一個兩船自然相撞的故事,并在課件上用動畫模擬了相撞過程,并讓學生知道學懂這節課就知道船相撞的原因,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積極地投入課堂,最后圓滿地完成了任務。(2) 聯系生活實際。物理來源于生活,初中的物理教材實例很多,學生很容易將所學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初中的物理教材更注重理論性,實例很少,學生覺得艱澀難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力挖掘出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思想。例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這節課,在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時,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第一小組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第二小組研究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動能和勢能變化的關系,最后也由小組代表發言講解集體的成果,師生匯總得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讓學生自制自己喜歡的玩具,培養學生的自信心。(3)設計趣味實驗。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課學生的興趣比理論課要大很多。但是我們如果只是遵循教學大綱進行實驗教學,也未免顯得乏味無趣,如果我們能以完成實驗目標為前提,針對實際將有些實驗稍稍變動,效果就會好很多。例如在練習使用刻度尺實驗中,我讓學生互測同桌的高 ,課本的長、寬,整節課學生興高采烈,不僅學會了怎樣測量,而且收獲了很多快樂。
3.互動性原則。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成為課堂的主導,提倡課堂要注重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設計盡可能多的師生互動環節。例如在學習《力的分解》這節課,為了讓學生體會分解力應按照合力的實際效果分解,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堂分組體驗,第一組同學把物理書放在掌心,然后緩慢傾斜手掌,體會手掌的感覺;第二組同學把木塊放在臺秤上,用一根細線斜往上拉,觀察臺秤的示數和木塊的運動;第三組同學給鉛筆上套個橡皮筋和一根細線,把橡皮條套在中指上,筆尖對準掌心,另一只手向下拉細線,體會掌心的感受和觀察橡皮條的變化,最后讓各小組派代表給其他小組的成員講解本小組的研究成果。
二、提高作業的質量
1.布置作業要合理
物理是理科中較難的科目,學會解題是學生的最終目的,要想學會解題,學生一定要做一定量的作業,但是不是作業布置越多,學生練習得越多效果就一定越好呢?我認為物理作業應該依所學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宜多時適當偏多些,宜少時適當偏少些。例如歐姆定律時,學生要練習很多題型,做的題少當然就很難體會并掌握了,因此應該布置的較多些;在學習磁場時,內容簡單,學生容易掌握,課標要求也低,就可以少布置甚至不布置。
2.每天都要布置作業
在物理學習中,要想掌握物理知識,就得經常見,經常用。見得多、用得多了,規律和方法就會熟練起來,成績自然就提高了,所以雖然現在各學校的物理都做不到每天都有課,但物理老師布置作業卻應該每天都有,量不要多,要精、要典型,這樣才有實效性。
3.落實作業的質量
雖然高中生已經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也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自制力比較差的仍占多數,所以學生作業的質量主要還是應該老師來抓。物理老師可以通過三個方面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一是認真檢查、嚴明紀律,不給偷懶者留機會;二是批改要仔細、認真,及時發現學生的知識漏洞;三是嚴抓糾錯,要求每個學生都準備個糾錯本,將自己的錯題整理、紀錄,經常翻看,老師定期抽查。
三、學會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
不少學生都有這樣的困惑:課堂聽講很認真,也在注意配合老師,可是作業還是不會做,成績老上不去,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有些學生課堂很忙,忙著記詳盡的筆記,課下寫作業時,則把筆記本當作字典查看,沒有方法和規律的體會、實踐和感悟,所以到頭來老師教的規律和方法還是老師的,根本沒變成自己的。這樣看來,物理學習方法的指導就非常有必要了,我們可以通過作業或考試發現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利用課堂或課間進行全體或個別指導,引導學生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
當然,學生的學習心理更不容忽視。物理老師已學習該科目很多年,我們認為不難理解的內容,在學生的眼里未必也很簡單,所以每次備課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好好想想: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鋪墊的知識,新知識的難點在什么地方,學生可能會在什么地方存在障礙,他們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等。甚至可以回想,當年我們自己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困惑在什么地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受潛意識的影響,會根深蒂固的產生一種觀點:物理難學,我學不會。尤其是一些女生受 “女生的物理肯定不如男生”的影響,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物理學習。這時候,我們一定要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可以通過客觀地分析男生和女生的特點,客觀地指出男生和女生的優缺點,說明男女生在學習物理上的優勢和劣勢所在,讓她們明確自己在很多方面也是比男生強的,并指導她們一些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抗衡男生的方法:如利用自己的細心減少失誤,利用自己的耐心做好筆記,尤其是做好男生都不愿做的糾題本,提高解題水平等等。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