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在當前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也非常激烈,相應的價值觀理論教育也隨之越顯重要。就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而言,如何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效果,以及從大眾化視角下看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已成為當代教學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德性知識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教學;緊迫性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058-02
前言
近些年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性與理論教學緊迫性有著密切的聯系,將傳統哲學性較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轉變成大眾化易懂的語言已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對此,本文主要對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性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緊迫性進行分析。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總結以及對現實的反思
(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總結。就知識爆炸和網絡世界沖擊著現實生活的今天來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當今社會發展有著現實和緊密的聯系。并且,回歸到具體生活的語境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樣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對人類的思維認識和社會的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和實踐也備受重視,尤其在我們國家的意識形態領域,各級各部門、相關專家和研究者,都予以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為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也得到了強力的支持,更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是,在馬克思主義實施大眾化的實踐道路進程中,由于重新回到了學術研究的領域,從而造成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所能實現的效果也與預想的相差甚遠,無法從根本上來提升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進步的影響力,因此,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實施的過程中,還依舊有很多理論性問題有待于我們眾多致力于此項事業的工作者重新思考。
(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現實的反思。通過以上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總結的分析了解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問題,而要切實的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行下去,必須抓住問題的根本動因,就必須要揭示問題的主要矛盾。
首先,應確定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對象。從現階段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實性上看,主要對象有青年學生和普通人民群眾等。就青少年學生來說,為了讓他們快速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世界觀,不斷的增強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在各院校教學中開展了政治理論必修課,對青少年進行馬克思理論教育。而另一對象普通人民群眾,是作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建設者,在生產力創造的同時還應認識和理解社會發展的方向,因此,普通人民群眾需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這樣才更有助于社會主義發展。
其次,針對兩個不同層面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對象要分別對待,尤其是對青年學生,應積極做好院校的政治理論課程規劃,重視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加強對國家政策的傳播,提高對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意識影響。而普通人民群眾主要是依靠國家行為,予以長期的宣傳教育來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意識形態功能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當今青年學生重要課程之一,對提高青年學生的認識有著極大的作用。現階段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將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用大眾化的語言和思維表現出來,這也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效果的關鍵點。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的不斷普及,院校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高等教育院校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馬克思主義開展大眾化的理論教學也應重視起來,以此來解決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如,社會實際問題、理論認知問題等。試想,如果人們的理論認知出現偏差的話,勢必會造成人們對理論認知以及社會實際問題認識出現偏差,甚至在價值觀上發生畸變,尤其是當今各種社會思潮充斥著校園的背景下,在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對于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問題必須正確對待,要將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從本質上來講,如果在理論認知上存在問題的話,就是在知識學習上存在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類知識學習的重要一類,也可以將其稱為德性知識;而另一類則是實利性知識,主要是與人們生存發展的利益和適用相關的知識。當今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德性知識不如學習實利性知識實用,這也是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偟膩碚f,當前青年學生所面臨的選擇極為窘迫,一方面要考慮到學習技術性的知識,為以后的就業、生存和發展打下基礎,而這方面的知識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實利性知識,但是這類知識卻沒有多少德性知識;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去適應多數人,而在當前教育普及的情況下,文科生也逐漸從少數人變成了多數人,而傳統的文科少數人的對內教育也逐漸發生變化,甚至被取消。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德性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同時能用辯證認識論等方法論判斷學習與生活的是與非也有著一定的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功能的主要體現。
三、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性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緊迫性
(一)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重要性
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是實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要途徑之一,而且,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利用理論教學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能夠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順利地傳承下去。同時,也能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語言以及思維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里,這樣更有助于提升理論教學的效果,有效的提高高校德性知識教育成效,而且,對擺脫目前院校德性知識教學的困境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從而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更有利于社會的快速發展。
(二)如何運用大眾化語言和思維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發展
首先,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進行分析和了解。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思維主要是將客觀存在的從現實出發、抽象道路轉向樸實化的觀念,將諸多抽象理論與實際生活相互結合,并將實際反應的情況進行分析,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維主張不能回避現實存在的問題。endprint
其次,要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實性的基礎上,打破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方式,將其轉向樸實化的教學。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多以神秘、玄奧、書齋式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雖然包含了大量的哲學知識,但是,從哲學家的角度在課堂上宣教這些知識的話,很難讓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思維和言語。因此,應向青年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樸實道理,將哲學的理論從哲學家的課堂以及書本上徹底解放出來,這不僅更有利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言語和思維的了解,更便于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維的理解。
再次,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通過以上的分析,可清楚的認識到,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實的角度出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應展開樸實、淺顯、“接地氣”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還應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運動歷史有效的結合起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解決革命問題的作用來彰顯其實踐性。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青年學生應學會如何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作為基礎,并將其理論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切實的面對當今時代的問題,并對其展開深度的研究,確保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三)從大眾化角度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
以上所提到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語言,主要就是將以往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一些過于思辨的語言形式轉換為人們易于理解的語言形式。基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應以準確、幽默、樸實、直白等表達形式對青年學生進行教育,巧妙的運用中華民族的言語,并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價值觀有效的結合起來,加強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以及認清社會發展的大方向。例如,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簡單易懂的語言卻能準確的揭示當時無產階級革命主張的暴力革命理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中,如果過度重視西方語言張口樸實哲學,閉口民主文明等理論教學的話,對學生而言是很難懂這些哲學道理的,甚至會對學生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熱情造成極大的影響。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性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其教學模式改進的緊迫性關乎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效用。因此,在當前的這種情境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改進主要應從大眾化的角度出發,用大眾化的語言和思維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的氣派和風格,讓聽者易懂,從而有效的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效用,從而使馬克思主義更加“大眾化”。
總結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高校的重要科目和重要教育內容之一,對培養學生德性知識有很大的作用。在近些年來,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課堂不是太受青年學生的喜歡。一方面是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認識不高,無法真正認識到德性教育的價值;另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語言以及思維過于哲學化,造成大多數青年學生都難以理解。針對這種不良的課堂教育趨勢,必須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和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以加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的實踐性和青年學生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的指導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