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敏紅
“企業管理的中心是財務管理”已成為架構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理念。財務管理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功底,更要有具備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財務管理專業自從被國家教育部單獨列為新的專業目錄以來,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在我國已得到社會的認同和重視,從而也迎來了財務管理專業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研究的春天。
一、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設置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財務管理開始從企業管理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而在我國高校最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部分高校開始試辦理財學專業,直到1992年當時的國家教委才把理財學正式列為一個單獨的本科專業。目前的財務管理專業是根據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而新設的一個本科專業,是將原來的“理財學”和“資產評估”兩個本科專業歸并后而形成的,屬于管理學學科門類下工商管理類專業。自此,開設財務管理專業是近十幾年來各高等財經院校包括綜合性大學里學科專業調整的“時尚”,而土建類高校也緊跟專業調整的潮流,開始嘗試設置財務管理這個新專業。
二、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2000 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而對于土建類高校在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應具有土建類高校自身的特色。首先,在設置培養目標之前應對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職業定位具體化。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能夠適合如下崗位: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方向;證券、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的理財規劃師方向;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財務分析師方向等。而對于大學本科階段培養的財務管理人才主要是應從事較為復雜的財務管理實務工作,而不是直接從事高級專門人才所從事的教學科研工作,因此應將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層次定位為財務管理專門人才,而非傳統定位的財務管理高級專門人才。其次,土建類高校在設置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時應考慮大學本科畢業生崗位選擇傾向于與土建掛鉤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如建筑、房地產企業、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再次,土建類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開設中應結合土建類高校的特色,開設一些與土建相關的專業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建筑制圖識圖、房屋建筑學、工程估價、建設項目成本管理等。
三、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困境
1.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龐雜,系統性差,缺乏土建類特色。財務管理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將財務管理分為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三門課,這在各高校基本已形成共識。但很多土建類高校在開設財務管理專業具體課程時出現了課程體系龐雜、課程門數多、各門課之間系統性差、未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等問題,更為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土建類特色,很多土建類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時都是參照綜合性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計的模式,有的甚至是照搬會計學專業課程設計的模式。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教師組織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系統學習,很容易造成知識點的重復和盲點,更不利于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
2.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不太適應現實經濟形勢的需要。目前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出現重復交叉的地方,且很多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均設置會計課程,恰恰財務管理與某些會計課程如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從內容到方法體系存在著邊界交叉和內容重復現象。這種局面不僅不利于財務管理學科體系的優化,也降低學生的專業興趣,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教學當中已不太適應現實經濟形勢的發展。另外,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未充分結合工程建筑類企業實際情況,從而造成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土建類特色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教學手段落后。財務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實務性很強的管理工作,不僅要求財務管理人員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更要具備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目前多數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手段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四、改革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1.結合土建類高校特色,調整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應依托學校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學科專業優勢,培養學生掌握建設工程技術及其成本管理的專門知識和能力,能在建筑、房地產企業,各類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從事資金籌集、投資管理、資金使用,及建設項目成本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因此,在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時應充分結合土建類高效特色,增加建筑、房地產企業方面的教學實踐,突出與傳統綜合性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不同點,根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程來相應設置,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2.重新劃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增添土建類理財特色。財務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分為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三門課,這三門課程之間要有承上啟下的關系,又要體現財務管理學科的內在邏輯體系,具體表現如下:初級財務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入門課, 主要介紹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基礎上,更深入、系統、全面地介紹財務管理的專門知識,詳細地闡述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高級財務管理是在初級財務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的基礎上開設的較高層次的課程,主要介紹國內外財務管理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和新成果,并對財務管理的一些專門問題進行研究。而對于土建類高校在開設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時應增添土建類理財特色,重新劃分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如首先開設財務管理課程,主要講解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通用理論;其次開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主要講解財務管理學科的新成果和特殊問題,可以在課程教學中增加建筑、房地產企業的案例,通過案例教學,促使學生能將財務管理理論與土建類企業實踐相結合;再次,開設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成本規劃與控制、工程建設項目投資與融資、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等課程,從而豐富學生關于土建類企業運用財務管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為以后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從事建筑、工程企業理財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3.重視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順應現實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求學生能熟練地進行實務操作,這是一項衡量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標準,因此土建類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培養中應重視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采取啟發式教育,多讓學生了解實際情況,多接觸土建類企業實際業務,順應現實經濟的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在設計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專業課程對應的實踐課時,并增設能培養學生創造和操作能力的實驗課程。根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程來相應設置,包括會計模擬實訓、數據庫實驗、財務信息系統試驗、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投資模擬設計、成本管理流程設計、沙盤模擬對抗、企業會計綜合實驗、創業能力及專業辯論訓練、認識實習(假期)、崗位調查(假期)、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等。
第二,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開展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案例教學是通過某些特殊案例將某一個真實的單位和組織引進課堂,向學生呈現出該單位所面臨的問題或需要做出的決策,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將自己置于決策者環境中去面對和解決問題。對部分專業課程按有關章節的內容增設章節案例,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來掌握章節的有關內容,并在課程最后設置綜合案例進行討論。通過案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以加深和鞏固有關專業基礎知識及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操作掌握,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進行認識實驗和業務實習提供場所。首先,在完成財務管理專業基本專業課程之后,專業系可以設置認識實驗,組織學生到建筑、房地產企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稅務局、財政局等單位進行調研。通過認識階段的實驗,使學生接觸到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增強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感性認識。其次,在本科學習階段最后專業系還可以設置業務實習,通過建立實訓基地,組織學生到實訓基地深入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與財務管理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熟悉財務管理各環節,熟悉現有財務管理制度和實務操作技能,進一步理解、 消化所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為畢業以后走上財務管理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本文為安徽建筑大學教研項目“《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項目編號YX1025)和安徽建筑大學校級質量工程《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編號2014zzg03)的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