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韶關市婦幼保健院婦科 廣東韶關 512000)
宮腔鏡手術是一種臨床極為常見的手術方法,在婦科疾病治療中較為多見。研究資料顯示,宮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點[1]。然而,宮腔鏡手術易引發惡心、嘔吐、腹脹、出血等并發癥,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影響臨床療效。臨床認為給予患者術后有效、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并發癥。本研究選取宮腔鏡手術患者,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分析其對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韶關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宮腔鏡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6~45歲,平均(35.5±4.4)歲;病程4 ~35 d,平均(11.6 ±5.3)d;不孕癥10 例、子宮內膜息肉5例、宮腔粘連7例、子宮黏膜下肌瘤13例、輸卵管間質部阻塞4例。觀察組年齡28~47歲,平均(35.6±4.1)歲;病程5~32 d,平均(11.9±5.1)d;不孕癥9 例、子宮內膜息肉 6例、宮腔粘連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11例、輸卵管間質部阻塞5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主要為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①制定好完善的預見性護理制度,對護理人員進行預見性護理知識培訓;②建立護理人員床邊工作站,讓患者與護理人員進一步拉近距離,盡可能縮短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病情和執行醫囑的時間,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③采取移動護理措施,對患者的觀察從護理站移動到床邊,進而減少護理站到患者病床間的次數,不僅能夠減少、避免護患糾紛,還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④術后患者通常會出現陰道出血,但是大部分會自行痊愈,對于出血較多患者,需要嚴密觀察術后并發癥,如果發生陰道不良出血,需要及時進行早期處理;⑤促進腸蠕動,預防腹脹,患者在術后可在床上進行翻身、活動肢體,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⑥預防感染,在術前進行嚴格消毒,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術后及時更換會陰墊,并且給予抗生素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主要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定性資料行χ2檢驗,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宮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小,并且術中出血量少,患者在治療后恢復時間較短,因此已經被廣泛用于臨床婦科疾病治療中[2]。但是宮腔鏡手術也有其自身的缺點,即術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例如水中毒、子宮穿孔等,雖然并發癥的發生率不高,但是會對患者臨床療效以及術后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宮腔鏡手術后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3]。
預見性護理干預就是對患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進行有效預防護理,幫助患者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與周麗等[4]研究結果相類似,說明對宮腔鏡術后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宮腔鏡手術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王麗芳,仲桂霞,吳蘭芳.探討宮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術后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臨床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3):160-161.
[2]Esmaeilzadeh S,Delavar M A,Andarieh M G.Reproductive outcome following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uterine septum[J].Materia Socio- Medica,2014,26(6):366 -371.
[3]劉楊,費秀珍,趙霞,等.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8(32):4000 -4002.
[4]周麗,國曉梅,姜宏.宮腔鏡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5(3):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