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摘要:造成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很多,而美國非常規油氣革命是造成本輪油價持續下行的主要原因,美國快速推進再工業化革命,經濟走出低谷。中國經濟依然新常態發展,石油進口量無法對沖美國歐盟減少的進口量。頁巖氣和各種天然氣產量持續快速增長,使天然氣替代石油的壓力劇增,產油國為維護自身利益試圖通過價格來遏制清潔能源技術的勢頭。
關鍵詞:油價下跌 影響 建議
一、引言
油價問題是個確實存在且不能忽視的問題,整個社會和國民對此投入了大量的關注,作為石油勘探行業的一名普通職工,會更加關注其的變動。近大半年來,國際油價的下跌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下跌,不僅成為國內的熱點問題,也成為石油行業關注的焦點。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家庭收入的增加,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車已不是夢想,但是車越多,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石油,接連的油價下跌對國民來說,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但是對于從事石油行業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雖然油價上漲或下跌問題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我們只能從國際油價走勢中分析我國油價的趨勢變化,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科學的內部管理、運作有效的應對策略。
二、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
從全球經濟走勢來看,石油供需關系也是油價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世界各國經濟復蘇不如預期,除了靠頁巖氣突破的美國經濟復蘇較為穩定之外,歐盟經濟仍深陷債務危機之后的混沌之中,中國作為最大的市場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日本經濟增長也較不明顯,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全球市場石油需求變少。另外,迅速增長的頁巖氣供應能力不僅替代了煤炭,也替代了石油。美國頁巖油氣開發、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使石油需求下降占據主導作用。
三、國際油價變動對石油勘探業的影響
本人進入石化系統工作已有4年多時間,周圍接觸的人也都是從事石油勘探上游行業的,所以多多少少了解石油勘探的流程,此次持續性國際油價下跌,大家通過媒體也了解了一些,油價下跌對石化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對上游勘探板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據分析,國際油價在未來段時間內,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反觀中國市場,石油需求量早就供大于求,近年來一直進口石油保證內需,由于美國的頁巖油氣勘探技術的提高,美國油氣儲備量達到歷史新高,沙特因此覺得有危機感,所以向中國拋出橄欖枝,表示無限量石油以保證中國需求,由此可看出,近期油價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很多公司都將往后的重點轉向石油替代能源,如頁巖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
可以說,我國油價受國際油價影響很大,但是國際油價的走勢又不能由中國操控,所以持續的國際油價下跌對中國石化勘探板塊是極其不利的,就大形勢開看,油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油田勘探的板塊的投資也會相對減少,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認為當前國際油價處于低谷期,正是我們進口石油的最好時期,其成本應該低于自主勘探開發。還有方面應該趁此機會增加石油替代能源的投資、勘探開發,以尋求進一步突破,解決目前困境。國際油價的暴跌現在已對石油行業上游資產形成沖擊,油氣資產貶值,進而影響勘探和開采,石油公司的投資量也會出現下滑。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石油行業的投資將會逐步減少,很多公司可能會減少資本支出,但油價下跌對公司未來業務的影響遠不止于此。油價下跌會直接導致上游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利潤的大幅下降,如果公司一直發展穩健,考慮到勘探開發項目建設周期較長,若對油價的預期相對比較保守,且公司的資本負債狀況良好,那么油價下跌對石油公司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可控的”。
面對當前的危機,中國石油行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考慮到我國石油自給率不高,國內石油無法滿足需求,且油氣勘探往往需要6-8年才能形成產能,所以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石油行業不會因為國際金融危機或時的市場波動,降低對主營核心業務的投資。未來幾年的發展策略仍是不斷增加勘探開發投入,繼續增強資源基礎。國際油價下跌也會使石油行業加大對石油替代能源的投資。
原油價格下跌的影響是多面的,首先,對上游勘探開采企業形成利空,將影響這些企業的利潤。其次,整條化工產業鏈的產品價格可能由于油價的下跌而下跌,但對企業的具體盈利變動需要具體分析。第三,油價的下跌可能使些新能源、新型能源利用方式的項目的經濟優勢變得不明顯,進而影響這些產業的發展。第四,由于成品油價格的同步下跌,將使交通運輸、航空等用油大戶成本降低,全社會的CPl水平也將受到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引發成品油價格下跌,不僅導致大型石油企業利潤下降,還要消化高油價時期的進口原油成本,包括很大
部分質量低、冶煉難度大的重油,挑戰系數較大。石油企業除了增加低價油進口外,也需要加快混合經濟改革進程,通過練內功、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經營效率化解油價下跌帶來的不利影響。
總之,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石油企業發展環境、上下游企業有很大的影響。油價下跌雖然也有不利影響,但同時給我國石油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由此我們應該反思,作為石油需求大國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左右國際油價,一味的由別人定價。國際油價波動對我國石油上游行業影響最為明顯,高油價使上游盈利豐厚,上游投資力度增大,對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更加重視;低油價使得上游利潤下降的同時,也在定程度上挫傷了上游行業的投資熱情。所以我們現在應該看準局勢,及時調整投資方向,跟上國際步伐。
四、體會與總結
在新常態、低油價的大邏輯、大趨勢下,公司面臨嚴峻形勢、油田板塊面臨的寒冬期、石油工程板塊面臨的極寒冬期,壓力山大。為此更加堅定了加快實現頁巖氣商業發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必須牢牢抓住頁巖氣商業,擺脫困境,才能實現新常態下的效益發展。隨著效益開發,總公司對上游投資建設,減少的主要是開發投資,使原油持續上產的步伐收到抑制,同時對石油工程板塊的工作量也大幅下降。長期以來,習慣于“石油是緊缺物資,只要采出來就行,產量是第
任務”的傳統思想,在低油價的沖擊下,受到了盲面的打壓。所以要拓寬新領域、新業務、新產品,加快天然氣、頁巖氣大發展。但是低油價時代的來臨,倒是讓我們可以把中心工作從上產轉到效益上,從‘油”轉到“氣”上。油田板塊明確了通過加快天然氣,尤其是頁巖氣發展來御寒的新要求,在油價下跌的形勢下,氣價依然堅挺不倒,市場需求旺盛,展現了頁巖氣突破的美好前景。油價是
個獨立的且不受我們國家控制的,但是國際油價的下跌卻對我們石化勘探板塊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趁國際油價下跌時,我們應該大量進口來滿足內需,同時把多數投資轉向頁巖氣、煤層氣的開發。
油價幾次大起大落向我們證明了,在國際油價激烈波動時,上中下游業務收益的增減在平衡公司總收益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只有上中下游業務協同發展,才能使公司更富有彈性和適應能力,更好地抵御市場變動的沖擊。為此我們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堅持把上游作為發展重點,繼續加強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加大勘探投入,擴大接替資源。同時,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向成本較低的地區和國家拓展,為持續的低成本戰略提供資源條件。加大科技創新,有針對性地研究可降低生產成本的新技術。要在改進并提高開發新的油氣資源的技術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加強研究適用技術的應用,通過科技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還可以尋求政策支持,建議國家制定支持石油工業發展的政策。借鑒國外經驗,設立風險勘探基金,出臺更有利于老油田尾礦和邊際油氣田開發的政策,對低產井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采取適當減免政策。適時取消特別收益金的征收或先征后返,適當提高收益金征收門檻。鼓勵老油區油氣勘探開發的降本增效工作,使得老油區中部分開采成本高的油氣資源仍具備開采的經濟價值,以滿足國民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要。
國際油價的下跌,讓整個石化行業面臨巨大考驗,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不如進口石油,這樣既能省去開發成本,又可以把主要投資轉向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的勘探開發,如果其中一項能有所突破,便可以打破現在被動的局面。
本人從事石化勘探行業,現階段因為國際油價下降,公司在原油方面的投資明顯減少了,主要方向也轉向了清潔能源的勘探開發,加大了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投資,若能有多突破的話,希望以后能研究清潔能源是如果步步代替石油成為主流資源。相信隨著逐步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在當今油價下跌的環境下,應抓緊有利時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