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蘭
摘要:本文運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方法,將我國四大區域和31個省市區在2001年到2010年間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總結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及主要特點。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增長 主要特點 趨勢
自“九五”計劃以來,我國對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就投入了足夠的重視,先后制訂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系列的經濟發展戰略,對于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近幾年國家更是加快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建設步伐,從中央到地方都達成了經濟協調發展的共識,部分地區還制定了區域規劃與發展戰略,促使我國區域經濟出現協調發展的趨勢。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方法
(一)我國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解。究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具體含義,學術界至今仍沒有個統一的說法,這也是導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方法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些學者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屬于區級經濟關系,而有些學者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就是指區域內部環境、社會、人口、資源等子系統的協調。針對我國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制定的政策、發展戰略,不難看出國家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當作了國民經濟發展目標的部分,這些政策、戰略的提出都是為了解決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因此,對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評價就是對區域經濟能否實現協調發展進行分析。
(二)對區域經濟協調暗戰的定義和評價方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就是構建區域經濟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局面,使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逐漸密切,相互的依賴性增強,促進區域間的經濟差距逐步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經濟聯系是評價區域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主要標準,本文正是基于這三個標準建立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評價方法。
(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的評價方法。對于區域經濟聯系狀態的計算和測量需要借助公式Moran's系數,本文收集了我國四大區域和31個省市區在2001年到201O年間的人均GDP、區域之前的空間相鄰權重矩陣等數據,并將其帶入Morans系數公式,判斷區域經濟聯系狀態主要依據Momn's系數的正負范圍,當Moran's系數處于正數范圍內時就表明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的關系,即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比較密切。如果Moran's系數處于負數范圍內,就表示區域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是負相關的關系,即區域之間經濟聯系相對較弱。利用區域經濟增長率變異系數可以算出區域經濟增長狀態,需要用到的數據是兩個區域的平均增長率和GDP增長率,算出的增長率變異系數越大就意味著區域經濟增長的相對差異越大,也就是說在兩個區域之間缺乏必要的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反之,如果得到的變異系數越小,就表示區域經濟增長差異越小,即兩個區域之間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較強。另外,通過區域經濟增長水平變異系數可以得出區域經濟差異狀態,在利用平均賦權法經得到的企業經濟差異值、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經濟聯系結合成個可以反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的有效綜合性質變,通過這樣系列的計算就可以測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
二、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一)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總體顯著提高。2001年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是0.1264,到2010年增長至1,增幅為691.2%,這表明我國區域經濟已朝著協調發展前進了大步,但是其中在2007年-2009年問,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出現了下降,2007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是0.8217,2008年是0.4191,2009年是0.2310,之后才開始出現回升,但是從整體上講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二)四大區域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趨勢和特征。我國東部地區2001年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為0.2010間就達到了0.8257,其中雖然也因為經濟危機的沖擊發展度出現過下降,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總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中部地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穩重有降,但總體上也處于較高的發展水平。西部地區2001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是0.8520,2009年下降到0.2979,降幅為65%,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同時期東北地區在2001年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是0.4833,到2010年上升到1,增幅是106.9%,其發展軌跡是先下降后穩定再上升。
(三)我國省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趨勢和特征。
1.各省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總體水平較高。2010年,海南、河北、廣東、山西等23個省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都在0.9以上,福建、云南、天津等地的協調發展度在0.7到0.9之間,安徽、黑龍江、內蒙古、湖北等地區的協調發展度在0.3到0.6之間,而協調發展度小于0.2的省市只有廣西。2.總體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呈上升趨勢。在2001年到201O年期間,有25個省市區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度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其中廣東、重慶、浙江、山東、河北等9個省市的發展度升幅超過了0.8,只有廣西等6個省市區的協調發展一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3.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2007年到2009年間我國天津、青海、廣西、黑龍江等15個省市區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但是仍然有16個省市區的協調發展度呈現出上升趨勢。4從2009年到2010年的協調度回升。2009年到2010年期間,我國天津、江西、北京、新疆等21個省市區的協調發展度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占總體的67.7%,但是福建、安微等其余10個省市出現了下降。
小結:通過采取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方法,將我國四大區域和31個省市區在2001年到2010年間的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特征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從大體上看,我國各個區域內的經濟協調發展水平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只有少數省市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現了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