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要] 目的觀察對晚期癌痛患者施以心理疏導和放松訓練聯合干預方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12月一2014年12月在該院住院治療的晚期癌痛病例1000例做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500例與對照組500例,對照組施以一般護理內容,試驗組則于對照組護理內容基礎之上加用心理干預聯合放松訓練干預,比較兩組晚期癌痛病例干預后相關指標的差異性。結果試驗組晚期癌痛病例干預后疼痛評分、PSQ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入選對象(P<0.05)。結論對晚期癌痛患者施以心理疏導和放松訓練聯合干預,能夠顯著降低該類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質量,具有現實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 心理干預;放松訓練;癌痛;疼痛;睡眠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4(a)-0149-02
疼痛做為癌癥患者的常見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與情緒,干擾其正常睡眠型態,程度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癌痛癥狀甚至會導致患者生存意志薄弱,選擇自殺的結局,這種情況在晚期癌痛患者群體中發生率更高,因而,我們醫護工作者有義務積極地尋求和探索科學有效的疼痛干預模式,幫助患者獲得較為理想的疼痛控制和良好的睡眠質量,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存質量。該科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間嘗試性地對晚期癌痛病例施以心理干預聯合放松訓練,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該院住院治療的晚期癌痛病例1000例做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500例與對照組500例,試驗組中男性患者數量為264例,女性患者數量為236例,平均年齡(44.17±11.62)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數量為260例,女性患者數量為240例,平均年齡(43.78 +12.55)歲。兩組晚期癌痛病例在男女性別比例、年齡、癌癥類型、文化程度、干預前疼痛評分、干預前睡眠質量評分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施以晚期癌痛患者一般護理內容,包括給藥護理和病情觀察與處置。
1.2.2 試驗組試驗組于對照組護理內容基礎之上加以心理干預聯合放松訓練。①心理干預。以理解和同情的態度與晚期癌痛患者進行接觸,施以安慰與鼓勵,使其獲得正面的心理支持,正確認識疼痛。采用適宜的死亡教育方式,使患者自內心深處接受人體自然生存規律,提高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幫助其從對死亡和疼痛的恐懼與不安情緒中解脫出來,保持平和穩定的心態。對于晚期癌痛患者來說,其家屬的心理支持作用十分重要,引導患者家屬為患者提供良性的心理與情緒氛圍。②放松訓練。盡可能地創造條件,為晚期癌痛患者構建起安靜舒適、光線適宜、氣氛和諧的訓練環境,讓患者在其喜愛的輕音樂中,躺在溫暖舒適的床上,指導其閉上雙眼,白雙手至身體軀干,逐步體驗肌群的“緊張”、“放松”感覺,其訓練步驟為:集中思想和注意力一使肌肉群處于緊張狀態一有意識地保持緊張狀態一有意識地解除緊張狀態一放松肌肉群。訓練時間為6~8 min/次,訓練頻次為4~5次/d。
1.3 評價指標
①癌痛程度的評價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無痛至最痛以O-10分表示,無痛為0分,輕度可忍受的疼痛,睡眠、生活正常為1~3分,對睡眠有輕度影響,中等程度的疼痛為4~6分,對睡眠的影響較重,劇烈疼痛為7~10分,>10為無法忍受的疼痛且對睡眠產生嚴重影響。評分越低,說明疼痛程度越輕。
②睡眠質量的評價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該量表適用于對患者最近1個月睡眠質量的評定,含有7個維度,每個維度均以0~3等級計分,7個維度計分的總和為PSQI總分,分值越高提示受試者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用(x±s)表示,兩組晚期癌痛病例相關指標的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①試驗組晚期癌痛病例干預后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人選病例,(P<0.05),見表1。
②試驗組晚期癌痛病例干預后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人選病例,(P<0.05),見表2。
3 討論
該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心理干預聯合放松訓練的晚期癌痛病例,其干預后疼痛程度評分、PSQ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晚期癌痛病例,提示對晚期癌痛病例施以心理疏導和放松訓練的聯合干預方式,能夠顯著降低該類病例的癌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癌痛干預方式。
個體的心理狀態與其身體的病理生理活動均息息相關,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會導致機體免疫機能的下降,而良好的心理狀態則具備醫學上的治療價值。疼痛帶給患者的影響是身心兩方面的,既會使患者感受到身體不適,亦會使其心理和情緒處于不良狀態,上述兩方面的影響對晚期癌痛患者的日常生存質量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故而,心理干預在晚期癌痛控制中獨具價值。而放松訓練則可幫助晚期癌痛患者學會對自身身心活動有意識的調節與控制,使患者通過對具備一定練習程序的放松訓練的實踐,獲得身心放松之后特有的愉悅感受,平衡和恢復此前因不良刺激而處于紊亂狀態的身心功能,緩解焦慮、緊張、抑郁等負性心理與情緒,以利于患者入眠和提高睡眠質量。傳統的晚期癌痛護理僅局限于對藥物使用以及病情觀察的護理內容,忽視了對該類患者心理的良好疏導,也未積極挖掘患者自身在癌痛控制中的主觀能動性,因而護理效果欠佳。而該研究對試驗組晚期癌痛病例施以心理疏導與放松訓練的聯合干預方式,采用科學的心理疏導技術對晚期癌痛患者加以情緒調節,并授以該類患者科學的放松訓練技術,充分發揮了該類患者在自我鎮痛中的積極作用,心理干預與放松訓練二者的有機結合,獲得了良好的疼痛控制效果和睡眠改善效果,極具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