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紅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至關重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教學目標達成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廣大教師應當深入發掘教材以及教學活動中蘊含的情感因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引領作用。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感教育;分析研究
知識、能力與情感構成了歷史教學目標的三要素,高中歷史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每一位教師都要深入發掘其中的可用素材,結合高中生思想特點進行滲透,讓他們能夠受到啟迪與教育。
一、高中歷史教學強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針對當前部分教師重知識點灌輸、輕思想情感教育的現狀,筆者進行了深入分析,強化情感教育不僅對于加深歷史教學成效,而且對于學生自身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素質教育目標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應當遵循的根本原則,體現對學生思想的引領、教育好培養好新時期的高中生,這是素質教育提出的鮮明目標,因此強化情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方向。
二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內在要求。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青春后期,這一時期的學生思想呈現多極化、多元化的態勢。歷史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因子,特別是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主旋律內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將歷史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發掘出來,通過合適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提供正確引領。
三是抵制不良思潮的迫切要求。當今社會各種思潮魚龍混雜,特別是隨著社會發展轉型的加劇,一些片面腐朽落后的理念卷土重來,嚴重侵蝕著高中生的思想、金錢至上論、唯權力論等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抵制這些不良思潮需要歷史學科進一步增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成效,使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中增強抵制不良情緒的能力。
二、高中歷史教學強化情感教育的主要路徑
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重視情感因素的發掘與情感教育的滲透,其主要路徑有以下四個方面。
1.課前搜集資料環節滲透情感教育。歷史教材雖然涵蓋的信息量較多,但是直觀體現出來的信息量相對較少。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許多教師布置學生進行課前自己搜集資料活動,這一環節應當成為學生教育滲透的良好契機。例如《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教學前,筆者要求學生搜集不同時期中日兩國綜合國力、軍事實力的對比,從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民國時期、八年抗戰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等不同的時期,搜集有關中日兩國對比的資料,并組織學生進行信息的匯總,讓更多的信息展示在學生面前。大家深刻認識到今日中日兩國的實力對比,與解放前不可同日而語。筆者還穿插國慶閱兵時的場景,讓學生明白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顯著增強,我們完全有能力維護自己主權與領土的完整,中國人民受欺辱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通過這樣的情感滲透培養了學生愛國愛黨的濃厚情感。
2.課堂探究討論環節滲透情感教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機械呆板組織教學,要善于靈活機動引導學生思維,這些對強化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意義重大。例如在《“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教學中,有學生提出一國兩制下的澳門香港,是否成為了獨立的資本主義制度。對此,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討論探究,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港澳地區實行一國兩制的深層次背景,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方面深入討論。經過筆者的啟發引導,學生對一國兩制的意義、港澳地區實現一國兩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等方面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筆者在這一環節還播放了港澳回歸時震撼人心的場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從海陸空同時接管港澳,這樣的震撼場景是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永生難忘的,筆者在這樣的教學中有效滲透了對學生的愛黨愛國教育。
3.專題活動研究環節滲透情感教育。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學生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以及共性的思維難點,都應當是歷史教師加以深入研究和逐一突破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專題研究的方式,深化學生的理解效果,而且進一步增強情感教育。例如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一課教學中,筆者課前進行了交辦,在課堂上開展了“我眼中的社會主義”主題小演講活動,要求學生既可以著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成果,也可以著眼于微觀家庭生活發生的變化,也可以放眼周邊的社會基礎公共實施投入的變化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再比如《外交事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成就》教學中,筆者組織開展了國防成就建設展專題活動,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投影展示了我國軍隊現代化、裝備現代化等方面的巨大成果,各種新型戰車戰機、新型導彈等武器裝備,成為了保衛祖國領土與主權完整的有力工具,在這樣的環節可以有效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青少年具有較強的引領效果。
4.課外拓展實踐環節滲透情感教育。課外活動是歷史教學的有效延伸與拓展,僅僅局限于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創設各種機會,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搜集所需的信息,掌握相關資料,服務于歷史學習活動。例如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后安排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針對周圍環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總結出其中變化的規律,感悟改革開放以來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生在實踐與分析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了相關知識要點,而且親眼目睹、親耳所聞的各種喜人景象,進一步加深了對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成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豐富的情感因素可供發掘,廣大教師要重視這一方面的滲透,積極推動學生深入細致學習歷史、感悟歷史,受到深刻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孫建梅.淺談情境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4)
[2]韓麗群.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J].網絡財富,2009(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紅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