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偉
【摘 要】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對于學習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為切入點,在深入了解初中生特點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特征的基礎上,從優化教學策略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了增強中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動機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學習動機;影響因素;優化教學策略
動機和效果是相輔相成的,即強烈的動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先決條件,同時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能促進動機的增強。因此,我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激發和幫助學生增強學習動機,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和德育功能。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約翰凱勒設計的學習動機模型中“注意”“相關”“信心”“愉悅”四個要素,在深入了解初中生特點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特征的基礎上。我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動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很可能由于課堂上思想開小差、和思想品德老師鬧情緒等原因沒有注意到學習內容,自然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動機;部分學生雖然注意到了學習內容,但認為和他不相關,甚至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沒有用,不能有效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困惑,他也不會產生學習動機;有的同學雖然注意到了學習內容,也認為和他有關,但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學好,缺乏自信,也難以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有的同學具備了前幾個要素,但在學習思想品德的過程中,沒有體會到愉悅,他認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內容枯燥無趣、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單一乏味,自然也難以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內容、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意志領域、精神需要,教學就能發揮高質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見,優化教學策略是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內驅力,增強學習動機的必備條件。具體而言,必須著重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1.緊跟時代步伐,創設真生活情境
所謂緊跟時代步伐,就是要注重情景素材的時效性,將社會普遍關注的最新熱點及時引入思想品德課堂。所謂創設真生活情境,就是要從未成年人自我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身心特點入手,選取他們在成長道路上面臨的迫切解決而又必須經歷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諸如:“學習壓力”、“考試焦慮”、“自我保護”、“處理與父母、老師、朋友的關系”、“理性消費”、“畢業升學與就業”等等素材和話題。
2.根據學生身心特點,設置真探究問題
所謂設置真問題,就是避免出現假、大、空的設問,探究問題要圍繞學生學習生活經歷中遇到的困惑點設置,如在學習“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個框題時,可以選取“老人摔倒后,扶與不扶”這個現實話題,設置這樣的探究問題:“扶老人可能會付出哪些代價?不扶老人對自己可能有哪些影響?如果扶,應該怎么扶?”課堂總結時,再讓學生悟學“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愛心”。這些真問題可以切實幫助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的實用性,與他們密切相關。
3.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凸顯學生主體作用
事實證明,學生通過自己思考解決課堂中遇到的挫折,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參與課堂的熱情會越來越濃,自信也會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做到,凡是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探究性知識,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取,思維受阻時,教師僅作適當的點撥,讓學生體會到知識是自身獲取的,充分感受自主探究的幸福。
4.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提高認知準備水平
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尤其強調學生生活經驗及道德情感體驗方面的認知準備。因此,提高思想品德學科認知準備水平,應引導學生參與一些與新課學習有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和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經驗和閱歷,進而縮小他們和其他同學學習新知識的差距,提高學習新知識的質量,促進學習的正遷移顯得尤為重要。
5.增加學生成功的心理體驗,打造“自信”“愉悅”課堂
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差異教學策略,既關注學生的共性也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多地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展示和發揮,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成功的心理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和愉悅感。比如:在問題設計上,要盡量設計多層次的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形式上,要用集體授課與分組討論、自學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在活動安排上開展時政點評、微辯論、社會實踐、角色扮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6.靈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熱情
研究證明,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等現代教學媒體,不僅增大了課堂容量,克服了現行教材相對滯后、理論跟不上形勢的弊端,同時能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對加強記憶和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老師應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呈現圖片、視頻、情景材料,直觀演示等輔助教學手段,拓展和豐富學生知識面,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時代性、趣味性、時效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參考文獻】
[1]華國棟主編.《差異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
[2]黃周祥.《淺談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新課程》,2014(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