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國家宣布各類對于百姓的利好消息之后,隨后而至的除了正反雙方利益和觀點的交鋒,還有對于各項制度落地的期待。在大力倡導企業和職工購買商業健康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以降低政府養老負擔的同時,不可回避的是,風險轉嫁之后“錢”誰來出?
當前,企業、個人對社保和公積金的繳存提取都有很大的非議,養老并軌之后養老體系出現的巨大缺空也不再是秘密。在職職工擔心退休之后健康無人保障;企業擔心社保比例的增加會加重企業負擔;政府擔心拖垮了企業,原本職工養老、健康等一系列長遠問題變成了當前緊當。
釋放利好被理解為政府的一種態度,但企業和個人參與到商業保險當中之后,企業稅收優惠如果還局限于某一保險險種,個人稅收優惠還僅僅是遞延而非稅前列支,那么再好的政策,也會遇到諸多障礙。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金融業與醫療行業的合作前景正日益興旺,如果期待細則落地需要的時間未知,那么倒逼政府作為將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