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腰帶長,壽命短,一胖百病纏。肥胖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古人言:腰帶長,壽命短,一胖百病纏。肥胖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如何判斷肥胖呢?這里推薦一個簡單的方法,體重指數法。
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2(m)
BMI<25為正常,25≤BMI<30為超重,BMI≥30為肥胖。
有研究表明肥胖與房顫之間存在相關性。該研究共入選的5282例受試者,研究者根據體重指數(BMI)將入選者分為正常體重組、超重組和肥胖組平均隨訪13.7年,在隨訪期間,526例出現了房顫。在男女個體中,BMI不同的3組房顫率均有增加。從正常體重組、超重組到肥胖組,男性和女性的房顫發生率分別為9.7/1000人年、10.7/1000人年和14.3/1000人年以及5.1/1000人年、8.6/1000人年和9.9/1000人年。不難得出結論:與正常體重組相比,約50%的肥胖男性和女性更可能發生房顫。BMI超過正常值者,BMI每增加1單位,發生房顫的危險增加4%,并且更易發生持續性房顫。
然而,BMI降低是否可以減少房顫的發作呢?在美國,對從事醫療保健的34309例婦女進行長達12年的隨訪,有一組亞群(599例)女性從肥胖減到BMI<30后,在其后的隨訪中房顫的發作明顯減少。另一項研究表明,肥胖對房顫射頻消融術復發率也有一定的影響,經多變量分析后顯示增高的BMI可作為房顫射頻消融術失敗的獨立預測因素,BMI每增加1單位,房顫術后復發的可能性增加11%。肥胖導致房顫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肥胖介導的左心房擴大和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相關。
鑒于BMI的動態變化對房顫的影響,臨床醫師告誡肥胖房顫患者控制體重的重要性及其減肥減少房顫發作和消融術后復發的可能性。
我們提倡安全、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
第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一日三餐要按時吃,飯菜葷素搭配,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保證均衡、全面的營養。
第二,作息要有規律性。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不僅有益于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對于減肥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適量的運動對于健康減肥是必不可少的。生命在于運動,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減肥,還可以增強體質,有益于身體健康。運動減肥瘦身是最直接最見效的減肥方法之一,每日運動半小時為宜,要慢慢養成習慣。具體到個人,應該是根據自身的體質特點對癥去選擇減肥的食物和方法,切莫操之過急,最終傷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