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大多認為對年紀較大的成年人加以認知上的干預,可以有效維持甚至改善他們的認知表現和行為。然而,這種干預能產生何種具體的變化,如何產生這些變化,并不明晰。
美國紐約記憶訓練中心Peter A. Magaro等學者提出了三個基本假設:第一,假設如果成功的話,記憶訓練將會加強記憶,而其他認知訓練不能;第二,假設輕微認知功能損傷(MCI)人群的結果將于未受損人群的結果一致;第三,假設年紀最大人口的結果與一般年長人口一致。
為了驗證這三個假設,研究員選擇了在老年生活社區接受了記憶臨床治療的老人,目前的納入標準有年齡(開始測試時為90到99歲)、抱怨記憶力減退以及認知測試中認知損害的程度(輕度到中度),符合標準的有18人。這18人中有15位女性和3位男性。
2/3的樣本人群完成大學程度的教育或大學畢業(受過良好教育)。14人參與了常規的體育鍛煉,日常生活中閱讀書報雜志、玩牌類游戲和參加一些認知刺激活動(填字游戲),保持了體力和認知上的活躍,在身體能力、判斷和做決策上相對獨立。他們清晰認識到自己正面臨著記憶力減退困境。
臨床醫師為參與者提供了適當的挑戰,用電腦上的聯系加以刺激,看參與者如何應對。此外,醫師調節了延遲或干擾注意力的程度,檢測參與者認知活動的最佳水平和延遲記憶。例如,向參與者展示臉的圖片(帶有名字),然后去掉名字,展示同樣的圖片,看參與者正確記住臉和名字配對的數量。
除了計算機生成的練習, 醫師還提供了交互式干預措施,包括三個字、四個字的檢索練習,為鼓勵參與者進行信息檢索的能力,詢問最近發生的事情,還有一些其他治療目的和興趣領域的記憶練習。
第三種干預措施是幫助參與者培養補充性技能,增強他們獨立性、自信心。補充性技能包括:幫助參與者在居住的公寓確認一個地方放置重要的物品,使用日歷,佩戴手表,利用預約卡,攜帶當天活動時間表。
在記憶訓練之后,只有記憶任務出現了積極的改變,而其他任務則沒有,這證實了第一個假設。年齡最大的MCI人群(100多歲沒有那么常見)研究結果與未損傷人群和較年輕的MCI人群的結果相仿,支持了第二個假設。第三個假設中的替代“最年老”MCI人群的治療效果為通過練習增強“最年老”人口的認知能力提供了支持證據。雖然其他認知訓練效果未知,但針對記憶的這些訓練對記憶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即使認知功能出現輕微損傷,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人的大腦越用越靈活,這一點看來連老年人也不例外。
摘自:《老年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