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電視劇大熱,美國的《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日本的《白色巨塔》等都受到了全世界劇迷的追捧。國內也推出了《心術》、《醫者仁心》等醫療電視劇。所謂“門外的看熱鬧,門里的看門道”,普通觀眾在津津樂道醫療劇中豐富的情節和緊張的急救環境,然而醫生們憑著職業敏感性卻發現了這些劇中存在千奇百怪的醫學錯誤。參與調查的2012名醫生中94%的醫生看過醫療劇,并且85.8%的醫生在看醫療電視劇的時候發現過錯誤。
《豪斯醫生》被譽為“倫理劇中最專業的醫務劇,醫務劇中最深刻的倫理劇”,不僅有著高超的醫學技術和嚴密的臨床思維,而且破案與醫療結合到了一起,上演了一場醫學版的福爾摩斯。在播出的8年時間內,編劇至少讓150種怪病“走進科學”。
美國《時代周刊》曾以《實習醫生格蕾》等醫療劇為例進行民意調查稱,電視劇有時可充當教育角色。在美國,曾有個10歲的小女孩通過從電視劇《實習醫生格蕾》里學到的心肺復蘇術挽救了自己母親的生命。
1726位看過醫療電視劇的醫生中,53.7%的醫生是因為興趣愛好看電視劇。看看電視來解壓其實真是個不錯的選擇。24.7%的醫生是通過看醫療電視劇來學習醫學知識,希望這些醫生要有選擇地挑選錯誤比例低的電視劇,可不能被錯誤的醫學知識誤導了。還有8.9%的醫生是為了找醫學錯誤而看醫療電視劇,看來醫療電視劇頻繁的錯誤出現倒成了醫生們可以津津樂道的娛樂項目了。
身為中華兒女,國產劇自然是醫生們看過的最多的醫療電視劇劇種,緊隨其后的就是美劇。港劇、日劇、韓劇的觀看比例均超過50%,這樣高的觀看比例說明醫生們對各個國家的醫療電視劇都是十分關注的。
醫生們對醫療電視劇的關注度如此之高,自然也會對其中的醫學錯誤極其關注,觀看比例最大的國產劇是醫生們認為錯誤最多的醫療電視劇,79.4%的醫生認為國產劇的錯誤多。僅0.5%的醫生認為國產劇基本沒有錯誤。相比之下認為美劇基本沒有錯誤有21.6%,僅2.6%的醫生認為美劇的錯誤較多。其次評價較好的是日劇。美劇在拍醫療電視劇的時候大多會請醫生們作為顧問進行片子的審核,這也是他們的錯誤率較少的原因吧,國內的編劇們也應該好好學學。
急救知識的錯誤是醫生們認為目前醫療電視劇中存在最多的醫學錯誤。急救知識不僅是醫護人員應該具備的能力,更是社會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知識,在醫療電視劇中傳播正確的急救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錯誤最多的急救知識,心肺復蘇排在首位,并且出錯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急救知識。
在所有醫療電視劇中,《心術》以334票得選“醫生心目中錯誤最多”的醫療電視劇第一名。《產科男醫生》以329票緊隨其后,《醫者仁心》以140票當選季軍。但是如此之高的得票率也說明了這幾部片子的超高收視率。
而對于醫療劇專業性的評選,《實習醫生格蕾》以449票成為“醫生心目中最專業”的醫療電視劇,瘸腿大叔豪斯醫生只能以375位居第二,季軍得主是《ER》。
來源:丁香園
被眾多觀眾罵得“頭發都濕了”的《青年醫生》。
“醫生心目中錯誤最多”的醫療劇,《心術》勇奪第一名。
“醫生心目中錯誤最多”的醫療劇,《產科男醫生》榮獲第二名。
“醫生心目中錯誤最多”的醫療劇,《醫者仁心》位列第三名。
“令人無法直視”的醫療劇錯誤集錦(部分) (溫馨提示:以下內容請勿在吃飯喝水等情況下觀看)
1、“沒有無菌觀念,帶著無菌手套又自己戴眼鏡摘眼鏡”,“手術中的換位和走 位見不到背靠背”……無菌觀念的缺失是調查中醫生們吐槽最多的點。
2、“片子拿反了”,“拿著CT片子說是磁共振”,“肺炎看頭顱CT”,“指著X光片說是B超結果”,“拿個胸片,裝模作樣看了半天,說是腹部CT有問題”,“拿著胸片說小腿骨折了”……默默腦補之后小編已經笑到陣亡。
3、“白大褂不系扣”,經常在各個醫療劇中醫生總能把白大褂穿出風衣的感覺,走在醫院大樓中總有著走T臺的感覺,何曾想到目睹這一幕的醫生們生出的絲絲怨氣。
4、“溺水后直接胸部按壓”,“被打斷幾根肋骨的女病人上午才辦入院,中午就‘噌地一下從床上一躍而起(這么多年了,也就看到金剛狼有這種恢復能力)”,“抱著骨折患者到處跑”,“刀傷后直接拔刀”,“抽血化驗要200cc”,“10克速尿”,“9%的生理鹽水”,“40ml甲強龍”,“不管什么病人猝死,上來就電除顫”……這些錯誤很容易誤導普通觀眾。
5、“邊手術邊打電話”,“給病人聽診太快,人家還沒呼吸呢”,“邊聽診邊聊天”……演員同志們,雖然你們確實啥也聽不到,但是演員的基本素養總要有的嘛。
6、“麻將喚醒植物人”,原來麻將不僅可以預防老年癡呆,還可以喚醒植物人,按照這個節奏,該劇的編劇下一部戲應該就是麻將能起死回生了。
7、“每家醫院都像養老院一樣悠閑!”、“醫生護士上班太清閑”,編劇們你們可以推薦一下你們說的那些養老院一樣的醫院嗎?全國的醫護真的都特別想知道。
8、“氣管插管還能說話”、“氣管切開接呼吸機了,還聲情并茂吐詞清晰地對話”,這個患者是練了武俠小說中的腹語吧。
9、光憑孕婦的叫喊聲,產科醫生就推測孕婦已經宮口全開了;艾滋病孕婦在普通產房生孩子;產婦產后大出血都測不到血壓了,還能不停地出言反對醫生切除子宮。
【小編有話說】
看完紅黑榜中的部分反面教材,下面來聊聊那些廣受專業人士稱贊的醫療劇。小編曾向不少醫護人員征詢“你覺得哪一部醫療劇最專業?”答案清一色都是美劇,包括:《實習醫生格蕾》、《ER》、《夜班醫生》、《豪斯醫生》、《欲海醫心》等。
倒不是醫護人員們過份崇洋媚外,單單是從電視劇的市場化制作來說,美劇是“編劇寫一集→拍攝一集→播放一集”,市場反響好則繼續寫下一集的劇本,市場反響不好或者被人罵了就立刻停掉不再繼續;反觀國產劇,管你愛不愛看,管它有沒有笑掉大牙的錯誤,先拍上四五十集,一股腦地播出,不愛看拉倒(果然還是美帝國主義更體恤觀眾)。
再說劇情。國產醫療劇就別提了,動輒可見一群“醫生”成天沒事干,光是打情罵俏或是勾心斗角;雖說現實中不排除這樣的情況,但是,整部劇都這么大肆渲染,普通觀眾看了之后會怎么想?這就是國內醫護人員的形象?真想說一句,編劇導演們,你們讓臨床一線那些忙起來沒日沒夜累成狗甚至活活過勞死的醫護人員情何以堪?反觀美劇,每一集劇情信息量都極大,特別是有關急診的劇情,病人接踵而來,各種病例甚至罕見病例層出不窮,醫護人員個個都忙得死去活來,別說勾心斗角了,上廁所都沒時間。
再說專業程度。不管美劇英劇港臺劇日劇還是大陸劇,但凡拍醫療電視劇,哪個劇組也不會不找專業人士咨詢,只不過認真或看重程度不同罷了。有沒有哪部劇的劇情、臺詞非常嚴謹認真、甚至可以準確到當作教科書來培養未來醫生的?大家肯定覺得小編瘋了,再怎么專業,那也只是電視劇啊,怎么能當作教材?事實上,還真有。
美劇《ER》(該片講述了發生在美國芝加哥一家急診室的故事,自1994年開播,直至2009年全劇終,共獲得創紀錄的21項艾美獎及115項提名。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有兩位編劇均畢業于哈佛大學醫學院,本身就是出色的急診醫生,而編劇組背后,還有著以專業醫師隊伍為核心的智囊團為每一個案例提供科學支持),這部美國醫療劇曾經被“985高校”十強之一的中山大學醫學院臨床七年制全英文碩士班(注:2003年后已改為八年制)用作醫學英語課的教材(長期以來,港澳臺地區不承認大陸地區的學歷,即便現如今承認了部分院校、部分專業的學歷,但醫師學歷因其復雜性嚴謹性卻始終例外、不被承認;而中山大學醫學院臨床全英文碩士班的學歷,在港澳臺地區是獲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