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一個好友打來的電話。她在電話里一個勁地哭泣,抽噎聲幾乎掩蓋了說話聲,我幾乎聽不清楚她在說什么,只能在電話的這端,盡量讓自己平復情緒,保持鎮定地聽她哭。
因為我知道這時候,正是她情緒大崩潰的時候,我需要做的只有安靜地聆聽,讓她盡情地哭,哭過了,就能好受些。
果然,哭了將近十分鐘,她的哭聲漸漸停止,情緒慢慢緩和。她說,自己先去洗把臉,一會微信上和我聊,就掛了電話。
只是掛上電話的那一刻,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努力地回想,我是有多久沒有放聲地哭泣了呢?
好像有很久很久了,久到我自己都忘記自己最后一次放聲大哭是在什么時候?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有我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早就不會放聲大哭了,總覺得那是小孩子的權利。年紀越大,越是學會了隱忍,哪怕忍不住,有時候還得忍。只因為,我們已經是大人了,在他人眼里要有大人的樣子,要勇敢地背負起自己的責任。
所以我們任由痛苦和悲傷啃噬我們的身體,卻不肯大聲地哭泣一次去宣泄自己的情緒。
殊不知,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和情緒都是不利的。有研究證明,想哭而強忍著不哭,容易導致憂郁癥,并且還會危害人們的生理健康。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生化學家佛瑞,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讓一批自愿者先看動人的情感電影,如果被感動得哭了,就將淚水滴進試管。幾天后,再利用切洋蔥的辦法讓同一群人流下眼淚,并收集進試管內。
這項有趣的實驗,結果顯示,因悲傷而流的“情緒眼淚”和被洋蔥刺激出的“化學眼淚”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緒眼淚”中,蘊含著兒茶酚胺,而“化學眼淚”中卻沒有。兒茶酚胺是一種大腦在情緒壓力下釋放出的化學物質,過多的兒茶酚胺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心肌梗塞。所以,當我們落下“情緒眼淚”時,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所以,我們大哭,我們流淚,既是在排解身體的毒,也是在釋放情緒的毒。
當你真的因為一些事情,很想放聲大哭的時候,那就盡情地哭吧。不想對著你的好朋友或者親人哭,那就找個空曠的地方或者安靜的房間,讓自己把悲傷通過眼淚流出來,通過大聲地哭,盡情地痛快地釋放出來。
這不是不勇敢,要知道能夠允許自己勇敢哭泣一起次,才是最大的勇敢!只有大聲地哭過,發泄過,你才能發現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才能勇敢真實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