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中國民間美術的思維方式產生于原始時期,其文化內涵具有深遠的歷史。中國的民間美術源遠流長,其主要特征表現在隨意性、抽象性、概括性、民俗地域性等方面。中國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億萬勞動大眾為了滿足自身社會生活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態,代表著民族文化群體的中國本原宇宙觀、美學觀、感情氣質、心理素質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民間美術數千年來傳承至今,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我們應該繼承發展這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文化優勢,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 民間美術;文化內涵;藝術形態;特征;意義
一、中國民間美術的起源、發展和傳播
(一)、民間美術的起源
中國民間美術的思維方式產生于原始時期,由于缺乏對自然現象的認識,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自然界的一切,包括其本身。于是把自然界的一切都看成與人一樣有生命力,產生了靈魂的觀念,將人的特性賦予了自然界。當時的人們認定每種自然現象的發生是神力所為,想求助于這種神秘力量,他們經歷了一個以巫術無所不能的圖騰崇拜的階段,這一“靈”的觀念使人們幻想各種神靈的存在,各種物的形象的圖形就被不斷地幻想和創造出來。在今天很多的民間美術如在民間刺繡和剪紙中就保留著很多原始陶器上的藝術痕跡,而原始的藝術就產生在這些圖騰崇拜之類的活動,這些活動原始人類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結合,也是民間藝術的源頭。
(二)民間美術的發展
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使民間美術的分類多樣化。從古至今,民間美術都出現了興旺發展的狀態,并融入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其在幾千年的古代文明歷史中作為我國一種主要的藝術形態顯示出了強大的藝術力量。在現今民間美術正承受著社會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外來文化和現代文明的沖擊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對己經衰落了的民間美術進行了研究保護與重新整理就成為了藝術家和文化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民間美術的傳播
文字的出現奠定了深厚的傳播媒介基礎,如《考工記》、《工藝之法》、《天工開物》等一些古代時期民間手工藝著作;同時期還有一些通過譜子的形式傳播的民間藝人所作的藝譜,如年畫版樣、剪花樣譜、影戲譜、畫譜等這些來源不一的程式化的民間藝術范本。這些通過文字傳播的民間藝術的范本都是經過不斷完善和創作,積淀了許多代人的心血而完成的,非常有利于民間藝術的傳播和民間藝人之間的經驗交流。
言傳與身教是中國人民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間美術同樣沒有脫離這一傳統。言傳與身教體現在師徒、父子之間比較直接的傳授方式。因為很多民間藝人是農民,沒有受過正規文化教育,其創作經驗很難通過書面文字來傳承他們的創作經驗,只能通過口頭這一直接儉樸的方式,自然隨性,但卻能更生動直觀的交流技藝。再一點,很多民間藝人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文化的限制,不能準確的表達出其技術精髓,故選擇以身示教的方式來傳授其創作經驗,所以身教要比口傳多得多,成為主要的傳播方式。
二、中國民間美術的特征和內涵及其價值
(一)民間美術的特征
民間美術的隨意性基于“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主觀真實,其審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強調審美創造的自我感情,在創作上顯現出了“得意忘形”的特點,忽略細節的處理,并讓情理服從于意念。在造型中不但有物象的直觀反映以及對自然生活的觀察,還有創作者結合其記憶力進行創作,如老虎身上長刀、蓮花生出胖娃娃等等。民間藝人以抽象性的手法在物象的塑造上,多因時、因地、因材制宜,表現出自然、質樸的面貌。拋開細節,用簡單的線條來抽象的概括現實物象,這種造型能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幾何紋樣。民間美術在程式化造型上還表現出了概括性,如“十斤獅子九斤頭,一斤尾巴掉后頭”、河北武強木版年畫、在戲劇表演中,幾個兵卒就是千軍萬馬,這種大膽夸張的取舍和提煉其本質,弱化細枝末節,合理的省略手法,很好的體現出了中國藝術的言未盡而意已明。
不同的民族和地域都有其獨特的藝術文化,這種區域性的藝術文化不但影響制約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同時又塑造著區域民族的文化性格和地域形式的豐富多彩,如河南朱仙鎮年畫、陜北剪紙、西藏唐卡、東北皮影等等蘊含著各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和美學觀念,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出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追求。
(二)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
民間美術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是統一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生活文化,其與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傳統的民間美術充滿著吉祥寓意和喜慶圖案,融合了大眾的美術觀念,給人以祝福和喜慶之意,體現出中國人民善良健康的情感,蘊藏在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之中,如福壽雙全、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百蝶鬧春等,都是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情景相融合,構思巧妙,主題鮮明,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濃烈的民族色彩,形成了民間美術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
(三)民間美術在當代的價值
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觀念意識和文化情感合為一體的智慧結晶,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訴求和民族氣質,也展現出了區域歷史文化的淵源風貌。民間美術存在于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我國智慧的勞動人民代代相傳的美術形式,是為生活而創造出來的藝術,是中國民族藝術的靈魂。令人欣慰的是民間美術的內涵在現代設計美術中廣泛傳播,走進了現代城市的時尚生活,豐富了廣大人民的幸福生活,相信在未來民間美術依舊綿延亙久,永遠美在民間、娛樂大眾。
參考文獻:
[1]黃宗賢 《中國美術史綱要》[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
[2]王宏建、袁寶林《美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3]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出版
[4]易心、肖翱子《中國民間美術》[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5]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
[6]楊學芹、安琪《民間美術概論》[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年出版
[7]黃雅峰 《年畫》[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1年出版
[8]雷禮錫 《藝術美學原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
[9]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5年出版
[10]易心、肖翱子《中國民間美術》[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11]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年
作者簡介
謝坤(1989.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濟南,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中國畫寫意人物),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