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林,范 穎,張紅梅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方劑學是中醫藥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在中醫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之間起著重要紐帶和橋梁作用的一門學科[1]。在方劑學教學中,通過對一定數量方劑組成、功用、主治和組方原理的講解,使學生理解記憶方劑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獲得臨證用方的基本技能。然而在授課和學習過程中,多數人認為教授方劑學較為枯燥,學習方劑則需要死記硬背,教無興致、學無興趣[2]。針對方劑學的課程特點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和臨床接軌,在本校本科生的方劑學課堂教學中開展了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法的應用和實踐研究,效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選取2009級和2011級七年制本碩連讀針灸推拿專業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男生17人,女生39人,共56人。設2009級七年制本碩連讀針灸推拿專業學生(28人)為實驗組,2011級七年制本碩連讀針灸推拿專業學生(28人)為對照組,均由同一位教師授課。
對照組方劑學授課全部采用傳統授課方式,理論授課90學時;實驗組方劑學授課采用情景模擬訓練(10%學時)+傳統授課(90%學時)。
情景模擬訓練教學內容安排:使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七年制《方劑學》教材,選擇逍遙散、柴胡疏肝散、清胃散、玉女煎、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腎氣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蘇子降氣湯、定喘湯、百合固金湯作為情景模擬訓練的內容。
情景模擬訓練角色的設定與互換:將28名學生平均分為7組,每組4人,分別賦予4個角色。角色一扮演醫生,課下負責小組工作組織與協調,情景模擬訓練時應對患者的主訴和現病史予以癥候分析、歸納病機、確立治法、給出方劑名稱和藥物組成,并針對方中用藥向“實習醫生”提出問題;角色二扮演患者,主要任務是對主訴和現病史進行描述;角色三和角色四均是實習醫生,當醫生扮演者提出問題時,實習醫生按順序依次回答,對醫生為患者開具的方藥做解釋,分析該方的組方原理和配伍規律。
情景模擬訓練評價方法:對已完成的上述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隨機抽查學生對這些方劑組成的記憶情況和辨證選方情況,并記錄成績,滿分為100分。在學期末,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實驗組實施情景模擬訓練的效果進行調查。
表1 兩組學生測試成績統計(,分)

表1 兩組學生測試成績統計(,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實驗組績88.04±10.7494.02±10.50*辨證選方測試成績76.43±10.4582.25±10.17*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學生方劑組成測試成績、辨證選方測試成績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表2 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情況
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8份,回收有效問卷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從表2可以看出,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法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對該教學法的滿意率達到100.00%。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法具有提高學習興趣,集中課堂注意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加深對方劑學基本知識的記憶與運用等優點。
傳統課堂授課方式以教師為主體,通過教師講解使學生獲取知識,這種教學法形式較為單一,往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獲取知識的主動性,課后不愿意復習,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的知識獲取模式。為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以傳統教學為主的基礎上適當引入情景模擬訓練,適應了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要。情景模擬訓練教學法[3]產生于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通過模擬各種現實場景,達到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表達溝通能力的綜合訓練和培養,廣泛應用于公安刑偵、法律、商務管理等教學領域[4]。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以護理學教學多見。本研究將情景教學引入方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該教學法的喜歡與認可比例達到100.00%,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方劑學理論知識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由于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學習效率和效果則有了明顯提高,因此平時學生難于記憶的方劑組成不再是學習的“瓶頸”,辨證選方的能力也有了較大提升,學生在準備階段又能夠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不斷查閱資料,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本研究證實了情景教學法是適合于方劑學教學的,但對于該法占用課堂授課學時的比例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吳施國,秦竹.方劑學教學方法的體會和探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5(2):7-8.
[2]史圣華.多種教學方法在方劑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12,34(4):452-454.
[3]孫錚,劉化俠,柳韋華,等.護理管理學情景模擬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8(3):52-53.
[4]羅麗珊,賴建力,李帥兵.現場模擬教學法在消防隊員心肺復蘇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