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熙
摘要:內鄉宛梆作為豫西南稀有劇種之一,它歷史悠久,以其獨特的演唱發法深受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喜愛,在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它首列其位。在新時期的文化市場經濟中,如何做好對內鄉宛梆劇種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促使當地戲曲事業發展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內鄉宛梆作為豫西南稀有的劇種之一,歷史悠久,據史料可查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內鄉宛梆以獨特的藝術唱腔,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歡,同時也得到了國內戲曲界專家的認可,并于2006年被國家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隨著文化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再呈現著多元化的趨勢,這對宛梆造成了強有力的沖擊使其日漸衰退。目前很有必要對內鄉宛梆的保護和傳承進行專題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探索出一條保護和傳承內鄉宛梆的模式。
一、內鄉宛梆的淵源
宛梆最早流行于河南,陜西、湖北襄樊等地域。早年人們習慣稱它為:“老梆子、西調、南陽調,并與1956年正式更名為宛梆。”目前關于內鄉宛梆的來源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據清末民初南陽人張嘉謀在修訂《南陽府志》時曾批注云,南陽調起于明代[1]。第二種說法是說它起源于明代,發展完成在清朝。第三種說法是在周貽白編著的《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中說南陽梆子就是河南的西調。馮紀漢在編寫的《豫劇源流初探》也提到豫南淮北一地普遍流行著南陽梆子。
二、宛梆的藝術特色
(1)濃厚的地域特色
南陽有的兩千的多年的歷史,這里積淀了匯聚了大量的秦漢文化的陽剛和曠達之氣,在音樂調式、唱腔表演乃至鑼鼓伴奏上,無不浸潤和蘊含著秦、楚和中原文化的基因[2],加之明代以后數百年的演繹孕育出內鄉宛梆獨有的高亢激越、委婉清麗、平整規范的藝術風格。
(2)劇目特色濃厚
內鄉宛梆的劇目多以古代歷史題材的戲曲為主,上至夏商周,下至唐宋元明清,大多都是演繹宮廷爭斗,除惡揚善等內容的戲,其中在南陽地區影響力比較的大的戲有《醉打金枝》,《鍘美案》、《三哭殿》、《鍘西宮》、《鍘越王》、《賣苗郎》等。90年代中后期隨著宛梆劇團的成立先后退推出了系列的劇目例如:《浪濤碧海》、《孔繁森》、《太行山人》、《大山之子》、《三院禁約碑》、其中《大山之子》、《浪濤碧海》、劇目被河南省省委宣傳部推推薦在全省巡回演出,以反腐為題材的《三院禁約碑》先后榮獲省市“五個一工程”優秀戲劇獎、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金獎,應邀去北京演出。
三、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一)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
1.搶救性的保護措施。一是要利用互聯網整理記錄先有和保存的宛梆劇目。宛梆劇目歷來都是有師父帶徒弟口口相傳,其中有許多因為年代久遠,加演員的流逝以及一些老一輩戲曲藝術的去世有在有限的時間里整理相關的資料做成數據庫方便后人查閱。二是現有的唱腔進行標準化記譜。通過的健在的老宛梆藝人的唱腔進行錄音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后做出標準的譜子。
2.加大政府的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一是要制定完整的宛梆發展規劃。為了進一步的使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健康良好的發展下去,南陽市委和河南省政府分別將宛梆列入《南陽市建設文化名市規劃綱要(2005一2020年)》、《河南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0--52020幼》。二是要建立宛梆藝術保護傳承藝術中心。三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自2006年內鄉宛梆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內鄉縣政府由由縣財政劃撥專項資金對宛梆劇團進行扶持。
(二)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現狀
1.培養高素質的宛梆人才
由于宛梆劇種的獨特性,許多人才都需要從劇團內部來選拔,造成了招錄人員的缺失,南陽市政府在2010年專門成立“內鄉宛梆藝術中等職業學校”,來培養人才,還將部分拔尖人才送往鄭州梨園春參加打擂臺活動進行藝術交流學習。
2.開展傳承工作
一是將現有的宛梆藝術人才納入到財政事業編制體制內,使他們安心的得在劇團工作。二是通過傳統的拜師學藝,培養一部分藝術天分比較好的演員。
四、內鄉宛梆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的建議
1.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
俗話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河南省稀有的內鄉宛梆也要如此,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南陽地區公開選撥比較有藝術天分的孩子,將他們作為專業的藝術培養人才進行培養,這樣既有利宛梆劇種的傳承還人才的培養。
2.加強劇目的建設
依托內鄉宛梆藝術保護中心和南陽地區人民對于宛梆劇種的熱愛,深入的一線需找符合當地人民群眾口味的題材,保證每年都有作品呈現。
3.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要利用互聯網多媒體,在網絡上建立宛梆劇目共享資源。二是可以通過參加業內稀有劇種擂臺賽、世界知識產權民間藝術展演等重大活動,樹立宛梆良好的社會形象,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演出、提高宛梆的影響力[3].三是城鄉結合部可以設立聯系點。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要通過縣財政撥款和劇團在外演出的收入增添新的舞臺設備和演出服裝,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競爭上臺的形式來帶動演員上臺表演的積極性。
總之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內鄉宛梆藝術,首先要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其次還有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多出精品好戲,最后還有結合當代人們對于宛梆藝術的理解和認識,更多的融入現代化元素,只有這樣宛梆藝術才能夠走的更遠,才能夠長久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魏冉:對內鄉宛梆的思考[J].東方藝術.2005年.
[2]王崢: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河南農業.2014年第1期(下).
[3]王崢:內鄉宛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河南農業.2014年第1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