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明晶
摘要:達斡爾族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民族歷史的地方性民族之一,其民歌是民族發展中傳統的文化精髓之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代表性。從內容上來看,其從不同的角度重點詮釋了達斡爾族與眾不同的歷史風貌以及文化內涵,將文學、歷史以及藝術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文化融入到了民歌之中流傳下來,一定程度上填充了達斡爾族民族缺少獨有民族文化的歷史性缺憾。本文從達斡爾族民歌的內涵以及特點出發,簡要分析其民歌的藝術性和價值性,以此為背景概述達斡爾族民歌進入高校傳承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達斡爾族 ?民族 ?高校
一、達斡爾族民歌概述
作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之一,達斡爾族在民族歷史上一直以其獨特的生活以及文化內涵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音樂藝術領域,達斡爾族有著其別具一格的音樂藝術形態以及音樂表現方式,無論是精神文化還是物質文化都可以通過民族音樂被深度地展現出來。在此音樂背景影響下,達斡爾族的民歌旋律性極強,對于民族生活的原始形態以及原始方式都進行了深度的展現,作為基于勞動中產生的民歌,去節奏性的韻律正是達斡爾族精髓所在。在達斡爾民歌的發展中,其族人以原始自然為基礎,通過民歌重點詮釋了不同社會時期民族發展的基礎性文化內容。
一般來說,達斡爾族民歌可以根據其創作題材進行基本的分類,無論是生活類、愛情類、斗爭類都能夠全面展示達斡爾族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時代變化所展現出的人格與民族品質。從民歌體裁上來劃分的話,無論何種演唱方式都是其民族文化的結晶,與傳統主流民族音樂形式不同的是,其民歌以夸張的方式對于音樂進行了神秘色彩的再塑造,保證了民間的音樂旋律和曲調都能夠與達斡爾族的民族情懷相結合,準確地展現出民族的熱情。在這樣的達斡爾族民歌音樂風格之下,對于民歌這一藝術的傳承也就成為了民族音樂歷史上重要的內容,只有將其民歌特征和基本藝術形式都完整地保留下來,才能夠保證屬于達斡爾這一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能夠不被歷史的塵埃所埋沒,保證在中華民族燦爛的音樂歷史文化中達斡爾民族能夠以其獨創的民歌內涵占據一席之地。所以,在當地高校根據相關的教學現狀將達斡爾族的民歌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融合就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藝術和民族保護意義,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二、達斡爾民歌的藝術獨特性
對于民族音樂發展來說,保護音樂的多樣性就是保證從多個角度完善基礎性的音樂種類,使在歷史發展中民族音樂所呈現出來的藝術特點能夠被進一步地展現出來。所以,對于達斡爾民族音樂來說,其民族藝術的獨特性擁有其必要的保護價值,在當前音樂多樣化發展的今天,深度探析達斡爾民歌藝術,就能夠快速總結其音樂發展的規律與趨勢。
(一)顫音
對于達斡爾民歌來說,其歌唱中所擁有的顫音就是民族藝術的鮮明展現方式,演唱者利用喉嚨的顫動來完成對于中低音區的劃分,能夠保證其較慢的頻率能夠為達斡爾族民歌增加自身的獨特性和區分性,以保證更加深度地詮釋出在民歌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在顫音之中,苦腔被稱為二度顫音,因為演唱者根據尾部的長音來拉長音樂的樂感,就能夠保證在歌曲演唱中其有的悲傷、難過的心理情緒被深度地展現出來,保證其音調能夠符合達斡爾民族對于音樂的題材追求和深刻詮釋。
(二)起音
對于達斡爾民歌來說,起音是最能夠反映其民族音樂特色的藝術演唱元素,根據達斡爾民族的語言因素,其所擁有的重音就能夠在演唱的時候形成先重后輕的音樂旋律,保證特別的演唱元素能夠在音樂發生的時候形成欲言又止的感覺,這樣能夠保證在起音在中低音區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標膠符合音區的音樂特點。根據《情歌》這個民歌曲目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演唱者在依靠自身的喉部嗓音進行起音的狀態時候,聲音具有一定的交融性,保證了在自身音域的影響下令民歌聽起來更為遼闊和寬廣,保證了剛柔并濟的感覺能夠符合達斡爾民族對于民歌音樂的設定。
(三)收音
與起音相比,收音在達斡爾民歌的音樂演唱中主要起到了對于民歌音樂曲目結束時的裝飾收音作用,保證在顫音的影響下收音能夠令音樂以較直的聲音準確的落在音樂的后部,保證快速結束顫音的頻率。在達斡爾民歌之中,這樣的收音方式使樂句之間的間隔能夠更加的連貫,保證了在進行音樂接受的時候能夠減少曲目演唱的突兀之感。
三、達斡爾民歌進入高校課堂的必要性
通過對于達斡爾音樂的獨特性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準確地認知到在當前的音樂發展和教育環境背景下,大力傳統達斡爾民族的獨特性音樂,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歷史發展中達斡爾民族的藝術文化,保證其能夠在音樂歷史上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在音樂進行發展和創作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應用到達斡爾民歌的形式和特色進行再創作,進而豐富我國的音樂文化。下面我們從文化傳承、音樂多樣化豐富以及學生的角度對于達斡爾民歌進行高校課堂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文化傳承必要性
在我國當前的時代發展過程中,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少的人試圖去了解和探索在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藝術文化精髓。對于音樂藝術發展來說,達斡爾民族的民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時代縮影,代表著在一段時間內達斡爾民族的自我提升和生活習俗。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將達斡爾民歌在高校課堂上進行科普和教學,有利于當地的學生從書本和課堂上更多地獲取達斡爾民族和民歌內容的知識,保證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快速提升對于達斡爾這一民族的好奇心,保證能夠在學習和思考中對于相關領域的文化知識進行探索,這樣一系列的活動和了解就能夠真正保證達斡爾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大學課堂為基點完成基本的發展和滲透。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擁有民族文化色彩以及歷史文化積淀的民族藝術形式都應該被當地的高校所認可和接受,只有以民族傳承地為基礎對于當地民族文化進行發揚與傳播,才能夠真正保證民族藝術文化能夠在當前的時代發揮其重要的藝術作用,保證能夠受到大學生的認可和尊重。
(二)音樂多樣化必要性
對于我國音樂藝術來說,民族文化就是音樂歷史的再發展,只有以民族文化為內涵,保證在音樂發展的過程中多個角度的吸取民族文化的經典內容,才能夠使我國的音樂展現其藝術獨特性,保證音樂的發展能夠在順應時代要求的情況下還能夠與歷史音樂文化相融合。對于達斡爾民族民歌來說,其民歌演唱形式的獨特性、表現形式的獨特性以及題材的豐富性斗士需要保證我國音樂藝術多樣化的基礎,無論是收音、起音還是顫音,都能夠保證達斡爾民族的藝術特色在這樣的內容中被詮釋出來,所以在當地的高校課堂中引入達斡爾民族民歌的內容,就能夠保證音樂的多樣化被進一步的完善,使學生在了解和學習達斡爾民歌特點的同時,還能夠以其藝術元素進行音樂創作和傳播,保證達斡爾民族音樂藝術能夠為我國音樂多樣化提供自身的貢獻。
在音樂多樣化的發展進程中,就需要以達斡爾民族為例的多個民族對于自身音樂藝術進行全方位地推廣,以當地高校為音樂藝術發源的起點,在課堂等知識傳播渠道中深度推廣自我民族的特色,以此來保證音樂多樣化發展能夠以高校課堂為發揚點、以民族音樂文化為傳承內容快速提升起來。
(三)學生需求的必要性
在達斡爾民族民歌在高校課堂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學生也是其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之一。一般來說,高校課堂正是學生提升自我藝術情操、豐富自身眼界的重要地點,其課堂需要能夠引入多樣民族文化為學生提供音樂理解、學習甚至創作的基礎和動力。達斡爾民族作為一個淵源流長的藝術民族,其自身就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所以學生能夠從民歌藝術中領悟中更多對于歷史文化、經典藝術的感悟,保證自我知識認知和藝術領域能夠因為達斡爾民族民歌得到擴展。
對于學生來說,高校課堂引入達斡爾民族民歌,不僅是對于民族文化的另一種傳承,更多的是對于自我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提升,只有保證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經典文化,才能夠從多個角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深度擴展知識面。
四、結語
總體來說,在達斡爾民族文化中,其民歌文化是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內容之一,在民歌演唱中所擁有的藝術表現獨特性,能夠深度提升音樂領域的多樣性。所以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之下,在當地的高校引入達斡爾民歌文化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保證藝術領域的完整。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5年呼倫貝爾學院高校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立項:達斡爾族民歌引進高校課堂的必要性分析——以呼倫貝爾學院為例,本文為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劉世昌.達斡爾族民歌的體裁形式和旋法特點[J].藝術教育,2007,(10).
[2]佟占文.達斡爾族與科爾沁蒙古族薩滿樂器比較[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6,(02).
[3]敖勒·曉巴.達斡爾族音樂回顧與思考[J].內蒙古藝術,1998,(02).
[4]鐵宏,烏蘭托婭.達斡爾族民歌旋律發展手法的研究——頂真式手法的運用[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