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其霖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人數連年增加,同時,高校內的學業“后進生”人數也在增加,由于受到環境、自身等因素影響,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不適應,學習上處于困難和不利地位,難以適應新角色的轉換,甚至嚴重影響到自身畢業,也給高校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加強對學業“后進生”的幫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大學生;學業后進生;幫扶
一、對學業“后進生”的認識
在高校存在著眾多類型的弱勢群體,包括家庭經濟、個人情感、精神狀況等原因,這些弱勢群體普遍得到高校教育管理部門、教師、學生的關注。然而,對于學業上的弱勢群體卻常常被忽略。所謂學業“后進生”就是在學業上處于被動、學習能力欠佳、學習效果不理想的群體。
二、“后進生”學業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對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投入時間不夠。四年的大學學習對每個人都是很寶貴的。然而,由于受到外在不良環境的影響以及自身對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很容易放松對學習的要求,沒有養成良好的自覺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缺乏有效的學習監督。大學學習和生活與高中截然不同,更加強調自主、自覺、自立。大學學習和生活各方面都得獨立靠自己,沒有了父母家人的依賴,沒有了老師像高中那樣嚴格的監督,這使得很多的學生放松了對自身學習的要求。
(三)不良學習氛圍的干擾。當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學習風氣、考試風氣也在時刻影響著每位學生,當他們處于學習的迷茫時期時,則更容易松懈、受到影響。
三、對“后進生”學業幫扶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引導與交流,鼓勵與監督并重。堅持每個月與后進生進行面談溝通,及時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動態,予以相應的引導;要求每名后進生每月交一篇個人總結,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個人一個月在校的各項表現情況;對后進生在出勤、上課、晚自習、各項活動等方面進行監督,及時了解各項動態;同時,與后進生家長取得聯系,多方位掌握情況。
(二)發動周圍同學、老師幫助后進生提高。外在的幫助和影響能夠對后進生產生一定的壓力和動力,應該充分發動周圍所有人的力量,從同學、任課老師中了解后進生的學習、思想動態,發動學習好的同學多關心、幫助后進生學業的提高、為后進生提供學習的榜樣。
(三)激勵為主,獎懲分明。從管理學角度,激勵與獎懲并舉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制定出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后進生一段時間內的各項表現給予考察,好的方面給予鼓勵,不當之處給予批評、引導,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并行,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四、幫扶工作啟示
(一)不貼“差生”標簽。每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只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精力都能雕琢成一塊寶玉。每位教師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智商都不會太差,只要正確的引導,積極的鼓勵,同時給予一定的幫助、督導,改變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好的觀念,每個人都有機會。
(二)重視溝通交流。溝通是增進互相了解的最好方法。與學生的溝通談話,能夠了解到學生的所想所需,找到問題的癥結,以便更好地實施引導幫助。溝通的次數多了,學生就對老師熟悉了,就不再有任何戒備和顧慮了,也會將心里話真誠地與老師交流。
(三)堅持鼓勵、引導。雖然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已經成人了,但他們的心理年齡卻沒有“成人”,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還處于初步形成時期,心靈比較脆弱,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心理難以承受,容易受到傷害和扭曲。因此,在這關鍵時期,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就顯得極其重要,讓他們重新樹立信心,直面困難、挫折,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強勁的勇氣,迎接任何挑戰。
(四)用心觀察,充分挖掘潛能。每個學生就像一粒種子,只要用心澆灌就能發揮無限潛能,在幫扶工作中,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的潛力和優點,如有同學對班級管理有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一定的領導才能。因此,可以鼓勵參加班委成員的競選,發揮出優勢和能力,同時這能夠增加自信,也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工作與學習之間是存在相輔相成關系的。
(五)加強班風、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能夠感染和帶動每一位學生。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學生養成獨立、自覺、自主的學習習慣;可以在班級內部成立學習小組,幫助掛科、學業落后的同學;同時鼓勵學生多去自習室、圖書館,借閱各類書籍,拓寬知識面,做好人生規劃,早作打算。在班級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自覺融入其中。
對學業后進生的幫扶工作看似瑣碎、繁雜,但它真切地關系到后進生今后的成長成才,意義重大,應該引起高校的關注并積極研究相應對策措施。
參考文獻:
[1] 閆俊清.大學生學習方法研究[J].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10年6月.
[2] 王金海.影響大學生學習動力的因素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