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歆
【摘 ?要】本文主要從封建思想、封建勢力的摧殘;性格弱點;經濟困頓;愛情觀點四方面來分析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的原因。
【關鍵詞】分析;愛情悲劇;原因
一、封建思想、封建勢力的摧殘
(一)來自家庭的壓力
涓生、子君追求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在當時是不能為社會所容。首先表現在家庭的阻礙與壓力。子君的父親竭力阻止,子君的叔叔的極力反對。 正如作品中寫道:“和她的叔叔早已經鬧開,至于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子君做侄女。”這是因為子君違背了當時人們所認可的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可見子君、涓生所面臨的來自家庭的壓力之大!
(二)來自社會壓力
涓生單位的局長開除了涓生,讓他失業。路上行人的探索、譏諷、猥褻和輕蔑的眼光……
婚后不過兩星期,涓生對子君的熱情淡漠了。二人只能靠對“往事的溫習”來彌補愛情的裂縫。涓生的失業,加速了這朵愛情之花的死亡。涓生失業,是當時所謂“衛道士”們在壓制著涓生。因為涓生與子君沒有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同居,這破壞了當時的社會風氣。雪花膏是局長的兒子賭友,去造謠、去誹謗可想而知。二人的同居,遭到不少人的白眼。“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諷、猥褻和輕蔑的眼光。”“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為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大家為什么用白眼來看待他們了?因為他們同居違背了當時封建“倫理道德”,破壞了“三綱五常”,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冒“天下之大不韙”了。當然在社會里他們很難抬起頭來。顯而易見,封建思想、封建勢力竭盡所能地摧殘了涓生與子君的愛情之花。
二、涓生與子君的性格弱點
(一)涓生的自私自利、軟弱無能,是這場婚姻悲劇的最根本的原因
同居之后,他們的性格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生活的壓力接踵而來面對生計斷絕的困境,涓生的自私自利、軟弱無能的思想徹底暴露。并且錯誤地把墮入困境的責任歸咎于子君。“其實,我一個人是容易生活的,雖然因為驕傲,向來不與世交往,遷居以后,也疏遠了所有舊識的人,然而,只要能遠走高飛,生路還寬廣得很。現在忍受著這生活壓迫的苦痛,大半倒是為她……”“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于你到好得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在強大的封建勢力的壓迫下, 涓生拋棄了子君,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他的自私自利、軟弱無能徹底暴露出來。
(二)子君婚后失去人生奮斗目標是這場婚姻悲劇的重要原因
婚后的子君,由一位勇敢無畏的時代新女性變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主婦。拼命維持小家庭的存在,埋頭于繁重的家務勞動,“吃了籌錢,籌來吃飯”。為了油雞,與官太太爭吵、暗斗。思想狹隘,精神空虛,磨滅了自己的意志。當涓生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的時候,子君絕望地離開小家庭出走。她又回到曾經毅然走出的封建專制家庭中去。
(三)經濟困頓造成他們的婚姻最終走向破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盡管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有一定感情基礎,但隨著涓生被開除,經濟陷入困頓,他們失去了斗志。就連“無畏的子君也變了顏色”,涓生忙碌在那抄抄寫寫的求生的道路上。本身房屋擁擠,生活的拮據,與鄰居爭吵不休,涓生工作沒有一個安靜環境,“天氣的冷、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中安身”,這樣的處境,婚姻會長久嗎?他們的婚姻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婚姻,是不會長久。
(四)愛情觀點的不同
婚后不到兩周,涓生就對子君的熱情淡漠了。失業的打擊,使涓生開始蘇醒過來,他“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子君呢?則是愛情至上主義者。不慕名門,不求顯貴,只渴望自由。她勇敢地反抗家庭、社會的束縛,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多么無畏的反封建的宣言!以前,子君連看一張雪萊像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去。現在,為了幸福家庭的理想,她不顧叔叔不再認她做侄女。“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她毫不在意,“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多么可愛的中國少女。
但婚后,她卻甘心做起家庭主婦來。“吃飯籌錢,籌錢吃飯;喂阿隨,喂小油雞。”子君害怕愛情消失和破裂,只能靠對“往事的溫習”。靠虛偽的溫習來彌補兩人間愛情的裂縫。忽視了愛情要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當涓生說出“我已經不愛你了”的時候,子君絕望,終于離家出走。回到了她曾經毅然走出的封建專制家庭中去。
總之,涓生與子君愛情悲劇有明顯的時代性,但作者的愛情觀對現代的年青人仍有一定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志浩.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