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輝,朱建坤,鄧婉蓉,閆 娟
(甘肅中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醫學生全身體格檢查考核中存在問題分析
溫曉輝,朱建坤,鄧婉蓉,閆 娟
(甘肅中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學生在全身體格檢查考核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態度不端正、形式主義、緊張失誤、缺乏人文關懷、不善交流、操作不規范等。分析認為,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如視頻反饋,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在全身體格檢查教學中推廣應用。
醫學生;全身體格檢查;視頻反饋;考核
診斷學是醫學生必修課程,是基礎醫學到臨床醫學學習的過渡,檢體診斷是診斷學教學的核心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操作,加強全身體格檢查訓練很重要。甘肅中醫學院西醫診斷學教研室于2007年成立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對學院所有開設診斷學課程的學生加強了全身體格檢查訓練,并進行統一考核;隨著考核機制的完善,學生的重視程度提高,取得了不錯成績。然而理論授課很難讓學生掌握規范且具體的操作,實訓課則因學生人數和帶教教師等因素,學生操作手法不規范或錯誤現象屢見不鮮。本文主要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為以后教學工作起到指導作用。
1.1 學生分布
2005—2011級中醫學、中醫學骨傷方向、針灸推拿、中西臨床醫學4個中醫類本科專業,以及臨床醫學、醫學影像2個西醫類本科專業。
1.2 訓練方式
按實訓分組,25~30人/組,小組授課,以一對一互相查體方式進行。先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再做示教,先分步練習,最后綜合反復全身查體。
1.3 考核方式
制定考核標準,要求學生40分鐘內完成,涉及人文關懷分值2分。教研室所有教師參與,每位教師同時考核3~4人,嚴格按評分標準打分,分值20分。以上考核分數全部計入本門課程總分。
1.4 結果
總體合格率達到99.1%~99.6%;其中優秀45.8%~54.3%,良好42.7%~44.2%,及格2.2%~9.2%,不及格0.3%~0.7%。從整體表現來看,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專業學生考核最佳,其他依次為中西臨床醫學、針灸推拿、中醫學骨傷方向、中醫學專業[1]。

表1 考核結果分析
2.1 態度不端正
主要表現為不及格學生對操作內容不熟悉,出現手法混亂甚至嚴重錯誤現象。這類學生基本屬于平時不學習,經常逃課或已受到學業警告的學生。
2.2 形式主義
為了便于考核觀察,我們會要求學生簡單匯報檢查結果,但部分學生不認真練習,為了迎合教師的觀測點而虛報結果,手法未到,結果已出。例如某專業考核時,某宿舍全體女生檢查不同標準化病人,檢查報告的脈搏、呼吸頻率完全一致,個別學生手還未捫及橈動脈就報出結果。這類學生屬于平時學習不太認真,考前臨時突擊,對學習內容較為熟悉,但手法不夠標準,為了得到高分,出現了形式主義,偏離了檢體診斷大綱要求。
2.3 緊張失誤
部分學生由于個人性格所致,或內容、手法不熟練,考核時過于緊張,導致出現低級錯誤。例如測血壓時,聽診器耳件未放入耳朵,導致測不到血壓;還有肝臟觸診,報結果脾臟未觸及。這類學生平時學習比較認真。
2.4 缺乏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在醫學實踐中無處不在,如檢查時要注意病人保暖,保護病人隱私,要設法減輕病人痛苦和緊張情緒,避免交叉感染等[2]。學生所犯錯誤較為普遍。例如做腦膜刺激征檢查時需去枕,有個別學生把枕頭扔到病人身上;又如冬季腹部觸診手涼,學生不是把手搓熱,而是用嘴哈氣;共濟運動檢查是最后床下檢查項目,有學生甚至讓病人不穿上衣進行操作。該類學生所占比例較大。
2.5 不善交流
視頻教學對診斷學實訓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7年以來,診斷學教研室在實訓教學中一直使用《診斷學》(人衛七版)配套華西醫科大學錄制的教學視頻,同時結合教師示教,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為了便于教學,視頻設置去掉直接與病人交流,改為講解形式。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解讀內涵,不去交流,或不知如何與病人交流,甚至錯誤交流。如神經反射檢查中的Lasegue征,學生直接抬病人腿,不問是否疼痛;檢查病人肌力時不知如何與其交流,出現如“對抗我”之類的表述;肺部觸覺語顫檢查,讓標準化病人發聲“一、二、三”;檢查肩關節運動時,要求病人“用右手摸左耳”,這種要求無法得到檢查效果,標準的要求應該表述如“一側手環頭頂觸對側耳”。該類錯誤發生率較高。
2.6 操作不規范
診斷學重點是體格檢查,如果操作手法不到位、不規范,會造成查體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影響疾病診斷結果。此類錯誤涉及范圍廣,如測血壓時聽診器體件塞入袖帶;測橈動脈搏動時用大拇指;觸診甲狀腺時位置不對;肺部觸覺語顫檢查時雙手不交叉;肺尖叩診時不沿斜方肌前緣,而是前后叩診;肺部聽診時不注意對稱,聽診時間不足;心臟相對濁音界叩診順序錯誤;5個瓣膜聽診區位置不準確;腹部觸診時未讓受檢者屈膝;肝臟觸診時沒有配合腹式呼吸,只在右鎖骨中線上觸診,沒觸診肝左葉;正常脾臟觸診只查平臥位等;麥氏點壓痛用一指;移動性濁音檢查時只改變一次體位;頸抵抗檢查未去枕;淺感覺檢查未閉眼對比;病理反射、腦膜刺激征不會觀察陽性表現等。該類錯誤涉及全身檢查各個環節,幾乎所有學生都有不同程度表現,只是錯誤程度不同。
(1)學習態度不端正。主要見于前2個問題,需要教學輔導員做好思想工作,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認識;結合專業教師加強專業教育概念及意識,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打好思想基礎。
(2)學習不夠認真,或方法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后4個問題。緊張導致的失誤看似個性所致,但仔細分析,跟學生學習不踏實、內容手法不熟悉直接相關,所以還需加強訓練;人文關懷是貫穿醫學始終的永恒概念,需要長期培訓;交流和操作存在的問題是核心問題,關系到檢查結果正確與否,影響對病人的診斷;視頻教學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這種缺陷,結合教師示范,取得不錯效果。然而經典的視頻教學大多是正面的教學內容,目的在于使學生學習知識更直觀真實。近年來,視頻作為重要的反饋手段,較多地應用于臨床技能教學,尤其是診斷學體格檢查教學,讓學生從自身所犯錯誤吸取教訓,達到規范查體的目的,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3,4],這也是我們將來教學中急需開展的工作。
診斷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臨床基礎課,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雖然各種新的檢查儀器不斷在臨床出現,但熟練的體格檢查技能仍是疾病診斷過程中關鍵的一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既熟悉動作要領,又掌握人文關懷和溝通技巧。如何才能達到教學大綱要求,視頻及教師規范示教至關重要;同時,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加強診斷技能訓練,以達到臨床工作需要的程度,則更為重要。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新的教學方法如視頻反饋,在全身體格檢查教學中值得推廣應用。
[1]劉麗,王秋蘭,鄧婉容,等.強化醫學生全身體格檢查訓練及考核的效果分析[C].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診斷學分會,成都:2012.
[2]熊龍根,黃璟,劉世明.在診斷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3):337-338.
[3]許杰州,吳凡,吳麗萍,等.視頻反饋教學方法在體格檢查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2,32(5):738-740.
[4]馬會浩,劉菊菊,謝遠龍,等.視頻反饋教學法在腹部體檢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9):100-101.
G424.74
B
1671-1246(2015)13-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