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黨的十八大就曾指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并對其進行了詳盡的部署,已經將文化提高到關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高度。而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做好新時期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
【關鍵詞】高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校園文化建設
一、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當前,隨著我國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教育成為普遍都能接受的教育,使得招的學生人數成倍增加,使得傳統觀念的束縛,社會思潮的影響,造成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不少問題。一是在參與主體和內在認識產生偏差。有的高校把校園文化建設看成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忽視了教師是校園文化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眾,使得在認識的內容下對老師在高校校園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地位理解不夠,而教師其既是主動性也有被動性,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因此對教師的主體性給忽視了,在引導和教育大學生中沒有起到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同時有的學校在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不夠,忽視了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層面的建設,導致在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二是互聯網下的影響。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互聯網,一方面互聯網可以起到為高校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一個重要平臺,在對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同時,由于大量的信息快速傳播,也因其一些內容的不健康和不真實傳播,造成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更加復雜而艱巨。
二、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措施
1.發揮師生的主體性作用。校園文化建設中師生的主體性作用是關鍵所在。一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開展“以德育人”的師德教育,強化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篤學教書育人觀念。同時人民教師要把極大的熱情、健康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包括教學、管理、服務等工作;二是強化學生社團組織建設。學生社團的組織建設對于高校學生培養、管理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指由學生干部構成并起主導作用的機構和部門設置、運作及完善等方面的構建。需要要給予極大的支持,包括場地和經費等方面,才能發揮學生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
2.做到以人為本,客觀務實。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地,如何讓學生學習文化,培養他們的能力。首先要環境的和諧,重視物質環境育人。要考慮整體規劃布局,增加學校對稱性與和諧美。其次是一個人的和諧,人的和諧才能推進高校的和諧,構建和諧高校校園文化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所以要做到以人為本, 學術為先的原則,體現大學的辦學宗旨和管理理念,制定出的規章制度要具備科學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為廣大師生創造公平競爭的空間,營造和諧寬松的環境,激勵師生在建設校園文化中的自覺行為,形成全體師生員工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專心工作和學業而又和諧相處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強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作用也越來越大。高校應該為校園文化建立網絡平臺,為校園文化的傳播提供一個重要產生陣地和傳播陣地。并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主動開發一些適合學生身心健康并能吸引學生的軟件,能夠為學生所需要并且能夠正面引導的網上互動平臺,并且具有思想性、知識性、娛樂性等于一體的網上交流與教育活動,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具有積極向上的作用,能夠正確引導校園虛擬文化,并且在提供了知識文化的建設同時,還全面掌握網絡文化建設的主導權,這樣才能真正為校園文化建設奠定基礎,創造積極條件。
參考文獻:
[1]胡錦濤.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2011-10.
[2]楊陽.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著力把握好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4).
[3]郭建寧.關于當前文化建設與和諧校園的若干思考[J].高校理論戰線,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