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貴
【摘 要】美術教育能夠鍛煉中學生的人文素質及審美意識,對于素質教育起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我國教育改革在不斷完善及深入的過程中,當前我國高中教育中美術教學也出現了許多的新問題,需要進行創新教育,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在本文中淺析了當前高中美術教學的創新教育。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創新教育
培養人才的方式是教育,創新是社會及民族進步發展的源泉及動力,因此教育必須要實現創新。高中教育中美術教育能夠鍛煉學生的人文素質及審美意識,高中教育中素質教育就包含美術教育,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我國高中美術教育伴隨著相關專業學生人數的增加,以及高中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也正在不斷地發展。然而過去高中美術教育的方式未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學習興趣,忽視了實踐而重理論,教學模式較為簡單,導致教學結果不太好。所以,如今的高中美術教育應當破除固有的思想,積極進行創新教育改革,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及方法,最終培養出具有創新性及綜合水平高的美術人才。
一、高中美術教育觀念的創新
有教育學家曾一針見血地提出美術和體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感,在其他教育過程中應該多使用美術的理念。美術教育應該是由美術家和美術教學家來進行實際的實施,審美文化的教育是美術教育實施的開端。過去由于長期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導致了很多的高中在設置美術專業性課程時候,主要考慮了學生的升學率,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輕視了審美文化的教育,而十分重視美術技能知識的傳授,很明顯這種教育觀念與美術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這種情況下,高中的美術教育更多地出現了為美術專業技能的培訓,十分缺乏美術的文化修養及審美能力。當前高中美術教育觀念應該得到創新,除了對學生專業技能及知識的培養,還應當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重點體會到美術教育的實質,最終讓學生能夠得到一些情感體驗并得到美術文化的熏陶,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修養。
二、高中美術教育方式的創新
眾所周知,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以及創作力的美術人才是高中美術教育的首要目標,然而過去美術教育方式僵化,勢必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及想象力的培養。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的美術學生可能掌握了一些美術技能,然而缺少藝術的創造性,結果其作品也就缺乏活力、生機及新意。所以,美術教育方式的創新應當引起廣大高中美術教師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高中美術教育方式首先應當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起來,一邊讓學生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一邊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次,還應當不斷加強美術的素養教學,不斷對美術課程優化,這樣可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地認識美術學科,有助于對學生創作靈感的激發。最后,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和一些審美愛好,讓學生自主地對一些課程進行選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高中美術教育模式的創新
過去高中美術教育大多數采用的是教師在課堂上面講或指導,學生在下面進行臨摹,未能充分使用一些多媒體技術,很顯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及方法是非常單一的,在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占比較少,而更多的是理論教學,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所以,創新美術教育的模式上一定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增加學生的美術創作水平。筆者認為,教師可以不定期地組織一些創作評比和畫展相關的活動,大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教師還應當大力鼓勵和推薦一些優秀學生作品參加一些美術比賽,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作靈感。另外,學校還應當加強校企合作,有計劃有節奏地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相關的實習鍛煉,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企業對美術專業的真正需求,不斷積累一些經驗并了解當下就業方向及就業形勢。同時,學校還可以參與到企業的實際設計工作當中,給學生分配一些專項的設計工作,學生的設計作品與企業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能夠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作的積極性。
四、小結
創新能夠帶來社會快速的發展,這就需要高校能夠為社會培養大批創新性人才。素質教育改革中一項重要目標就是美術教育,高中美術教育應當不斷創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式及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方圓.高中美術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14.
[2] 付小方.淺談中學美術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J].讀與寫(上下旬),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