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IMTRADE軟件作為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驗的平臺,在全國高校中廣泛使用。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對鞏固學生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增強其實踐操作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該軟件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在培養外貿職業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改進。
關鍵詞:SIMTRADE 模擬實驗 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228-02
一、引言
實踐操作性是國際貿易專業最為突出的特點。外貿公司需要的是能“真槍實戰”的專業人才,而不是停留在書本術語和試卷答案上的“知道分子”。要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仿真實驗和實訓必不可少。德國在20世紀50年代經濟起飛初期就開創了“商務模擬公司”,虛擬仿真經濟活動的環境,讓受訓者在演練中身感心悟,以訓促學,增強實戰經驗。由南京世格軟件公司和對外經貿大學聯合開發的SIMTRADE虛擬仿真平臺,以進出口交易基本流程為主線,涉及交易磋商、簽訂外貿合同、進出口預算、租船訂艙、報檢報關、辦理保險、制單結匯及核銷退稅等全部環節,涵蓋進出口業務主要外貿單據,將學生所學國際貿易實務的概念和術語轉化為生動形象、具體實在的仿真交易,對于鞏固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增強實踐操作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全國800多所高校中廣泛使用。
然而,外貿業務是環節復雜和靈活多變的,軟件的設計不可能完全模擬現實的進出口交易,其流程和單據的設計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培養學生的外貿職業能力上也存在不足。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外貿公司越來越看重應聘人員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市場調研和開拓能力、客戶開發和維護能力。而這些職業能力的培養,無法通過軟件虛擬操作獲取。因此,在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驗教學中,有必要對SIMTRADE軟件的應用加以改進。
二、SIMTRADE軟件在教學應用中的缺陷
(一)市場調研與開拓環節設計簡單
在SIMTRADE軟件中,市場調研與開拓環節是通過一個尋找商機的簡單操作體現的。在“廣告公司”這樣一個業務機構中,學生發布供應和需求信息,尋找交易伙伴。學生無需考慮目標市場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政策法律、市場供求等因素,也無需考查交易對象的資信規模、產品質量、營銷能力等信息。也就是說,SIMTRADE軟件設計的本意主要是外貿流程和單據制作的演練,因此,必須保證所有交易都是順暢的,無障礙的,將市場的動態性、復雜性和競爭性“屏蔽”掉了。
而通過對外貿公司的調研及在網站搜集外貿公司的招聘信息,發現市場調研能力和開拓能力是外貿公司招聘條件的重要因素,也是當前外貿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國際貿易模擬實務仿真實驗教學中,應當采取改進措施,以彌補這一缺陷。
(二)外貿函電撰寫缺乏有效的評價與反饋
在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這一實驗環節,經常發現學生敷衍應付,郵件主題不明確,郵件內容不規范。有的學生僅僅寫一兩句話,甚至用中文表述。而SIMTRADE系統對這一環節的操作缺乏約束和反饋,其評分也缺乏明確的標準。
實際業務中,撰寫外貿開發信是畢業生進入外貿公司要做的主要工作,也是其基本功。規范、得體、完整和簡潔的外貿郵件對有效開發客戶是非常重要的。
(三)國際貿易術語限定為三種與現實脫節
SIMTRADE軟件平臺限定了“FOB、CFR和CIF”三種傳統國際貿易術語,將INCOTERMS2010規范的其他八種貿易術語排除在外。也就是說,系統將外貿業務全部限定為江海運輸,不可以使用其他運輸方式和國際多式聯運。而在現實外貿業務中,提供門到門服務的DAP等其他貿易術語也較多使用。
(四)國際結算方式不可以混合使用
SIMTRADE 軟件提供了“L/C、D/P、D/A和T/T四種國際貨款結算方式,但限定了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單一支付方式,無法混合使用,這不符合外貿實際。在現實的外貿交易中,根據交易雙方的資信、貿易關系、商品特點、業務量大小,將幾種支付方式混合使用,是比較常見的。如一個外貿業務員在外貿論壇中發布的這樣一個帖子:國外客戶來函“Pleaseunderstand that 30% bank transfer against your original bank?guarantee, 65% payment by L./C or T/T against B/L copy or documents through bank, 5% after completion of installation”,在線求助是什么含義。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典型的將銀行保函、信用證和電匯幾種支付方式混合使用的例子。
(五)外貿合同填制缺乏嚴謹的審核
外貿合同是其他環節單據制作的基礎,也是之后各流程環節操作的重要依據。外貿合同條款體現了進出口雙方的責權利,也關系到進出口雙方的風險劃分和費用承擔。然而SIMTRADE軟件對學生填制的外貿條款缺乏嚴謹的審核,如學生經常在填寫“description”這一條款時,忽略商品名稱,系統并不提示其錯誤;合同簽訂日期、最遲裝船日期、信用證到達出口方日期缺乏前后邏輯,系統也無法檢測;裝運條款、品質條款和保險條款填寫簡單,系統不加約束。這些方面的缺陷,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認真簽訂外貿合同的嚴謹意識。
(六)考核評分設計不夠合理
在SIMTRADE軟件平臺中,主要從七個方面對學生的業務能力進行評分:財務狀況、郵件、庫存、信息、業務能力(按交易方式和交易商品)、單據制作和基本資料。除前述外貿函電撰寫評分標準不明確外,基本資料、單據制作和進出口預算能力評價也不合理?;举Y料只要求填寫完整和充分,公司介紹寫得越多,分數也越高,而學生填寫的是什么內容,系統不加審核。單據制作越多,累積分數越高,質量方面區分度不高。而對于進出口預算表正確率的高低,對于單據得分影響不大。總之,系統的考核主要是完成業務量的多少,而對于其業務質量細節方面的評價考核存在缺陷。
三、在實驗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客觀地評價,SIMTRADE軟件平臺對于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的基本流程和外貿單據制作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對于深入理解外貿業務操作細節問題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為了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彌補其功能缺陷,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一)專業知識、軟件操作和拓展訓練相互補充
在實驗教學中,對于每一個實驗環節,應當在操作演示前,講解相關的專業知識要點,比如出口報檢環節,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對出口報檢的規定、出口報檢的程序和實際業務中出現較多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在實驗操作完成后,還可以進一步做拓展訓練,比如在交易準備階段,由于SIMTRADE軟件無法提供市場調研和開拓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學生以某外貿公司業務員的身份,到阿里巴巴網站體驗如何搜集客戶信息,如何對目標市場和交易對象進行調研分析,并要求提交市場調研報告,作為考核成績的一部分。
(二)課證賽相互結合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外貿業務員、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等職業資格考試,將資格考試與實驗操作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為進一步激發學生實驗操作的積極性,可以組織開展進出口貿易模擬實驗大賽和外貿業務技能競賽,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通過比賽,讓學生發現不足和差距,提高學習的熱情和效率。
(三)建立QQ討論組、微信群和在線交流平臺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拓展學習渠道提供了技術支持。學生也習慣使用信息平臺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建立QQ討論組、微信群或在線交流平臺,將外貿業務中的零碎知識點和疑難點發布在這些平臺中,通過討論交流,既增強了師生互動,又有效彌補了SIMTRAE平臺對于外貿細節設計的不足。
(四)改進實驗考核評價方式
對于學生業務能力的考核,不能僅僅關注成交業務的數量,還要看其完成的質量及其對外貿業務的理解程度。實驗指導教師應該采取過程化、多樣化考核方式。在評分設置上,淡化基本資料、信息和庫存的分數,提高外貿函電、交易方式、交易產品、單據制作和財務狀況的分數比重。將進出口業務核算作為單獨加分項,根據其正確率的高低設計加分的標準,如進出口預算正確率低于60%的,不予加分;預算正確率在60%~70%的,加1分;預算正確率在70%~80%的,加3分;預算正確率在80%~90%的,加5分;預算正確率在90%~100%的,加7分。另外,還可以將學生參加進出口模擬競賽和參與信息平臺討論的情況,作為加分項目。
(本文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校級課題“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國際商務實訓課程改革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商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作者簡介:陳奇,男,河南駐馬店人,講師,碩士,商務部注冊國際商務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