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龍 徐游



[摘 要] 通過采集了1995-2013年的統計數據,運用AIDS模型對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未來河南城鎮居民家庭對食品、衣著、醫療保健三類生活消費品的消費將會下降,對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四類生活消費品的消費將會不斷增加。國家應該千方百計地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真正實現居民“有錢花”;國家應該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為相關消費品的生產開發和消費提供支持和服務,但對于房地產業,應該既有支持也要有控制,支持其穩定發展,控制其價格的上漲;加強消費市場體系建設,逐漸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升級。
[關鍵詞] 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AIDS模型;彈性;結論;政策啟示
[中圖分類號] F640 [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消費作為最終需求在整個國民經濟的運作中起著推動力的作用,消費結構是指食品、居住、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等8類消費品的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居民消費結構是國民經濟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增長方式逐漸轉變為消費拉動型增長的時期,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勢在必行,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從理論層面講,當前的消費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居民消費結構問題,要從研究居民消費結構入手,從數量上分析居民的消費結構變化,摸清其實際生活需求和消費變化趨勢,對于增加居民消費,緩解國內消費需求不足,開拓消費市場,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有著重要的先導作用和現實意義。
1936年由凱恩斯提出的絕對收入消費理論,是最早對于消費的定量研究,隨后出現了相對收入消費理論、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和永久收入消費理論。以上研究都是關于消費的研究,都沒有提出消費結構的相關信息,阻礙了這些研究在政策方面發揮作用。Deaton(1980)提出的近似理想需求系統(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AIDS)模型,對消費最優選擇行為進行經濟學角度的分析,為政策決策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被學者廣泛應用。陳林興(2010)基于AIDS模型的實證研究,認為家庭設備用品和服務、交通通訊和居住類消費將是促進農村消費的重點。郭晗,任保平(2012)通過一個反映城鄉消費結構差異的AIDS模型對中國2004-2010的八類商品消費的省際面板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唐霜紅,夏顯力(2012)運用AIDS模型分析西安市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認為增加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的消費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陳波(2013)運用AIDS模型對我國城鎮七個收入層級居民的消費結構進行了實證研究。徐秋艷,李秉龍(2015)通過建立AIDS模型,對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進行了分析。總體上來看,前人的研究對優化消費結構、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有積極意義。但大多數研究的群體比較籠統,很少有研究從某一代表性的個體深入研究。河南省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研究其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對于現階段我國加快城鎮化建設和擴大內需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文采用《河南統計年鑒》中1995年-2013年統計數據,包括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河南省城鎮居民對8大類商品分類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每人消費總支出金額和平均每人分別對8大類商品消費支出金額。其中城鎮居民雜項消費價格指數用酒類和個人用品消費價格指數代替,由于統計數據中個別年份數據缺失,用這年的消費價格總指數代替。具體處理方法:以1994年為基期(P=100)對價格指數做調整,再對數化;利用8大類商品各自的消費金額除以消費總金額計算得出8大類商品的支出份額wi;將得到的數據代入Stone價格指數公式中計算出PS;利用整理得到以1994年為基期的總消費價格指數計算出每年總的實際消費支出,記為X,計算In(X/PS),將相關數據代入AIDS模型進行擬合。
(二)研究方法
1980年Deaton等人提出了幾乎理想的需求系統(AIDS模型),該模型假設消費者行為滿足PLGLOG(Price Independent Generalized Log)偏好,它的建模思想是在給定的效用水平和價格體系前提下,消費者怎樣用最小的支出來獲得給定的效用水平。由于利用AIDS模型系數意義明確,模型中對原始數據的處理均采用相對比重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實際支出數據統計誤差的影響,具有較高的穩健性,且其計算出的彈性值能較準確的反映出個體對某種消費品的消費意愿和支付能力,因此本文使用此模型更能很好的說明問題。
AIDS模型的預算份額形式為:
用(3)式代替(2)式,便得到了線性的AIDS模型,既降低了計算的難度又方便估計。
(3)彈性計算公式
三、模型估計與結果分析
將經過處理得到的1995年-2013年的各項價格指數和消費支出的時間序列數據,利用計量軟件Stata11.0,采用SUR(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方法進行估計。為避免出現奇異矩陣,第一次去掉“食品”這一項對剩下7個方程進行擬合估計出系數值和顯著性值,第二次去掉“交通通訊”這一項對剩下7個方程重新進行一次擬合得到首次未估計方程的系數值和顯著性值,其他的估計系數值和顯著性值沒有變化,估計的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R2都在0.9以上,說明模型擬合度很好。表中In(X/PS)表示實際消費支出變化對各類生活消費品支出占總支出比重的變化。由其一行系數的正負號可知,食品、衣著、醫療保健的消費比重隨著支出增加其份額減少,而居住、家庭設備用品、交通與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等的消費比重隨著支出增加其份額增加。endprint
將表1估計所得的系數代入(4)式和(5)式,計算出支出彈性和自價格彈性,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河南省城鎮居民對這8大類消費品的支出意愿和消費傾向,計算結果整理在表2中。
表2 河南省城鎮居民8大類消費品的支出彈性和自價格彈性
從表2中河南省城鎮居民8類消費品的支出彈性和自價格彈性來看,可以得到以下分析結果:
1.城鎮居民的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的消費支出彈性系數都大于1,而食品、衣著、醫療保健的消費支出彈性系數都小于1,總體上說明,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隨著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在食品、衣著、醫療保健的消費支出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在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的消費支出比重在進一步提高。在支出彈性系數都大于1的消費支出中,最大的是居住,表明居住支出對于消費支出的變動最敏感,說明了隨著近十年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房價的持續上漲造成了該項消費的顯著增加。位居第二的是交通通訊,表明交通通訊支出對消費支出的變動較為敏感,說明了隨著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越來越重視“享受型”的生活,外出旅游成為城鎮居民節假日的首選,用于交通通訊的的消費支出快速增加。位居第三的是教育文化娛樂,說明隨著城鎮居民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從小就要求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并學習琴棋書畫、舞蹈等一門藝術,導致這方面的消費支出顯著增加。家庭設備支出顯示了其對消費支出也是的敏感,這說明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家庭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導致了這項消費支出的大幅度增加。食品和衣著的支出彈性都小于1,顯示出其生活必需品的特征。醫療保健的支出彈性為0.4504,顯示出該項支出對消費支出不敏感,說明了隨著居民醫療保險意識的增強和社會醫療保險的發展,導致用于該項消費支出的顯著減少。
2.從自價格彈性系數值看,食品、居住、交通通訊、教育文化娛樂的自價格彈性為負值,說明這幾類消費品價格和需求量成反比關系。而對于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這幾類消費品,其價格和需求量成正比關系。這與消費者的收入,城鎮居民的偏好及對這幾類商品的價格預期等條件變化,由價格上升而導致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的實際需求量增加有關。從自價格彈性系數的絕對值看,居住、衣著、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的自價格彈性絕對值都大于1,說明這幾類消費品對價格的反應敏感,是富有彈性的。食品、家庭設備和交通通訊的自價格彈性絕對值都小于1,說明這幾類消費品對價格的反應欠敏感,是缺乏彈性的。
四、結論與政策啟示
(一)結論
通過對河南城鎮居民1995年-2013年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表明城鎮居民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的是食品、衣著和醫療保健,而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的是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城鎮居民對居住、衣著、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這幾類消費品的價格反應敏感,而對食品、家庭設備和交通通訊這幾類消費品的價格反映欠敏感;未來河南城鎮居民家庭對食品、衣著、醫療保健三類生活消費品的消費將會下降,對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四類生活消費品的消費將會不斷增加。
(二)政策啟示
首先,國家應該千方百計地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真正實現居民“有錢花”。這樣既提高了居民的購買力又活躍了消費市場。其次,針對城鎮居民家庭未來對居住、家庭設備、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四類生活消費品的消費將會不斷增加的特點,國家應該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為這些消費品的生產開發和消費提供支持和服務。但對于房地產業,應該既有支持也要有控制,支持其穩定發展,控制其價格的上漲。最后,加強消費市場體系建設,逐漸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升級。
[參 考 文 獻]
[1]Deaton A,Muellbauer.An Almost Ideal Dem and Syste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64(6)
[2]陳林興.擴大我國農村消費的側重點選擇—基于AIDS模型的實證研究[J].經濟縱橫,2010(2)
[3]郭晗,任保平.基于AIDS模型的中國城鄉消費偏好差異分析[J].中國經濟問題,2012(3)
[4]唐霜紅,夏顯力.基于AIDS模型的西安市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527-529
[5]陳波.不同收入層級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及需求變化趨勢——基于AIDS模型的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3(8)
[6]徐秋艷,李秉龍.基于AIDS模型的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2)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