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公眾參與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內容及意義三方面對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進行闡述,得出公眾參與制度對公共圖書館評估從主觀上、客觀上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的提升均有積極效應的結論。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5)11-0015-03
公眾參與亦稱公共參與、公民參與,是公民試圖參與公共政策、公共制度的一項社會公共活動。公眾參與制度最早源自《環境保護法》。與公共參與評價活動有關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科德威爾于1964年在加拿大召開的國際環境質量評價學術會議上首次提出;公共參與制度這一專門術語最早由美國眾議院所屬的科學研究開發小組委員會進行的進展報告中正式提出;公共參與制度這一法律制度最早在1969年美國制定的《國家環境政策法》中出現。[1]在我國,最早的公共參與制度是1979年的《環境保護法》中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此后,在1995年的《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以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中也做出了類似的規定。[2]
1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公眾參與制度的起源和作用
由于公共參與制度起源和最早產生在部門法的《環境保護法》中只有短短五十年,所以公共參與制度被圖書館效仿的資料不多。
截至2013年,我國已經進行了五次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每4年舉行一次審查和公示,全國有2,230所公共圖書館達到了三級及三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標準。這項活動對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思維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使得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基本宗旨的不斷改善服務環境和服務質量、努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圖書館讀者服務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然而,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評估結果的獲得只是來自行政領導、公共圖書館業內的一個方面,缺失了另一方面,即讀者的公共參與。沒有讀者的公共參與評估的法律制度,這是一個應該加以考慮和改善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的建立本身就是為公眾服務的,而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中沒有公眾的參與無論如何都有所缺失。這種情況在公共圖書館發展歷史悠久的英國的公共圖書館也有,但是情況略好。在2001年4月英國文化部下屬圖書信息檔案司實施的《全面高效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標準與評估》中,在第12—15項提出了“圖書館管理機構應確保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盵3]這種從英國的公共圖書館的角度提出的相關讀者參與評估的舉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全面高效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標準與評估》中涉及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程度的項目是:“第14項:反映工作人員知識‘好或‘很好的讀者所占的比例;第15項:反映工作人員服務幫助‘好或‘很好的讀者所占的比例?!盵4]對這些內容的調查,評估活動是需要的,但是其所得到的讀者的反應并非來自讀者本身,而是來自被評估方的公共圖書館的間接反饋,其公信度基礎薄弱。
在美國,公眾對某些城鎮公共圖書館的認可及滿意程度,作為該城鎮管理機構對其增減經費或者存亡的重要評估依據。
由此可知,在公共圖書館的評估中,中英的公共圖書館重點關注圖書館自身的人員、設備、文獻等硬件資源的評估,較少涉及讀者的公共參與的介入;美國的一些公共圖書館重點關注的是讀者的公共參與介入,較少涉及圖書館自身的人員、設備、文獻等硬件資源的評估。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其硬件設施,裝備的現代化與公眾讀者對硬件設施、裝備利用的滿意度之間的沖突。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對建筑、文獻、設施的評估是硬件的評估;公眾讀者對硬件設施、裝備利用的滿意度的評估是軟件的評估,這種軟件的評估需要憑借民主的理念和公眾讀者參與的行為來完成。對公眾讀者而言,他們作為良好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受益者和服務不利的狀況的受損者,對公共圖書館的評估等級的狀況最關心、最了解、最熱情,是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動力、評估參與者的根本來源。
2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的內容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與正在制定過程中的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法》有密切的聯系。在《公共圖書館法》中,讀者和公共圖書館并列為主體;另一方面,公眾參與活動是民主法治社會的重要的社會政治活動之一,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共有的社會機構,如果沒有公眾參與制度在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出現,它將是一種在公眾社會活動中不完全的評估等級活動,一種在法治社會中不完善的評估等級活動。公眾參與制度應該成為公共圖書館法的一項法律制度,它能夠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依法為讀者服務、公眾依法監督公共圖書館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公眾參與的制度有三個因素:參與主體、參與領域、參與渠道。第一,參與主體是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全社會的公眾,它既包括現有的讀者,也包括潛在的讀者;第二,參與領域是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中所涉及的所有的相關評估等級的內容,也涉及公共圖書館管理中的各項相關的活動;第三,參與渠道是指一些比較靈活的、適時的參與方式。例如:公眾聽證會、公共會議、座談會、媒體調查、民意調查、網絡投票、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中公眾參與制度具有程序和實體兩方面的內容:程序內容上,有審查期、報告書草案期、修改期、公開評論期。操作階段有醞釀階段、申請階段、制定階段、說明階段、提交階段、批準階段、公布階段。公眾參與制度的程序可以使公眾參與制度具體化、規范化,操作性強、透明度高,可以使讀者參與程度合理化,讀者參與范圍廣泛化,可以使圖書館反饋方式民主化,政府相關機構采取救濟措施及時化;實體內容上,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制度活動的權利能夠保障公眾讀者依法享有在文明、適宜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環境中合理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和設施,有效參與公共圖書館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
周世江: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
周世江: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的公眾參與制度的權利,是指公眾通過參與政府相關機構、公共圖書館業內對公共圖書館的評估的宏觀調控、微觀決策的活動中自覺地參加對公共圖書館進行民主管理的權利,是公眾通過其參與行為對自身在精神領域的生存權、文化領域的發展權的主動追求的具體價值體現的內容。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公眾參與制度不僅是憲法中的人權、行政法中的對相對人的救濟權的具體體現,而且是一種請求權。它是指公眾有權利通過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活動形式要求公共圖書館、政府相關機構建立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機制,要求政府糾正公共圖書館損傷公眾利益的行為。因此,這種請求權不僅是通過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活動形式對公共圖書館的請求權,也是對政府相關機構的請求權,體現在公眾要求公共圖書館、政府相關機構保護其利用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利益,公眾讀者的個體要求公共圖書館、政府相關機構保護其利用公共圖書館的個體利益的雙重方面。因此,這種請求權既是一種公益性權利,又是一種私益性權利。
3 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的意義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權利是公民參與社會公共活動的一項重要的權利,它所體現的是現代法治社會公眾民主政治參與的一項重要指標。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公眾參與制度是公眾與公共圖書館進行有效交流,增進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管理活動的困難加以理解,為公共圖書館提供有效的即時建議,解決相關問題的有效渠道;是政府相關機構和公共圖書館管理機構制訂妥善的讀者服務方案、完美的讀者服務對策的有力措施;是化解公眾讀者與公共圖書館的不和諧關系的契機。在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的具體活動中,邀請公眾的個人或者團體組織表達對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活動的看法、認識、建議,對公共圖書館潛在的問題做出客觀的分析和判斷,有助于政府相關機構做出相應的、客觀的、公正的行政行為和正確的決策及對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設施做出較優化的配置,有利于公共圖書館改善讀者服務模式。公眾參與制度的要旨是凡是可能受到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影響的讀者都有權利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這是政府相關機構、公共圖書館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判斷標準。公眾參與制度在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中產生,應該成為預防、控制、減輕公共圖書館活動中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行之有效的圖書館法的法律制度。
我國是一個遵守大陸法系傳統的國家,大陸法系所尊奉的羅馬法諺是“有權利方有救濟”。實體權利由制定成文的法典確定之后,當其權利受到侵害時才能夠受到法律保護。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的權利如果能夠得到《公共圖書館法》的確認,那么,在這種權利受到損害時,才能夠依法維權。所以,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在《公共圖書館法》的制定、修訂中得到斟酌、采納,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公眾需要精神文明和文化文明。公共圖書館的評估等級活動直接引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可持續性、科學性。人民是文化發展的源泉,公眾是公共圖書館前進的動力,公眾是公共圖書館發展和享受這種發展成果的主體,公眾是堅持公共圖書館的體制創新、解放文化生產力的基礎力量。因此,在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具有存在基礎的意義。
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有三種:文化、政治、外交;一個國家的硬實力有三種:經濟、軍事、科技。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既屬于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范圍,也屬于國家科技硬實力范圍。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提升國家科技硬實力的途徑有:積極宣傳科技思想,提供系統、完備的科技文獻,設置舒逸的科研環境,提供良好的科研服務;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途徑有:加大文化服務的資金投入,建立文化保護基金,解放、推動和發展文化創新力,發展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這些均需要有公眾的參與。因此,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具有在提升國家實力的過程中奉獻己力的作用及意義。
在《公共圖書館法》中確立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公眾參與制度,能夠為公眾提供有效的法律平臺來充分發揮公眾的能力,樹立科學的公共圖書館的文化發展方向,使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活動既有政府相關機構的指導、公共圖書館的自檢,又有公眾的建議;既評估公共圖書館的員工、建筑、設施、文獻,又評估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的需求、評價。因此,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中的公眾參與制度具有使公共圖書館評估等級水平達到全面性、綜合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28.
[2] 汪勁.環境法治的中國路徑:反思與探索[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245-246.
[3][4] 祝碧衡,周玉紅.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理論及英國案例介紹[EB/OL].http://www.doc88.com/p-0837233567853.html.
(編校:徐黎娟)
(上接第9頁) 認識不清晰,尤其是青少年,因為閱歷淺,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所以,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要為讀者進行正常價值觀的引導,提倡非功利性的閱讀觀念,堅持培養和服務理念,閱讀推廣活動不能過于低俗化,如活動中添加商業炒作或者一味地追求娛樂化等,從而減弱了價值觀引導的作用。因此,圖書館應多提倡“多讀書和讀好書”的閱讀觀念,增強人們文化素質的培養。
3.4 建立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體系
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圖書館在活動中投入了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是閱讀推廣活動能取得什么樣的效果以及受眾是否能從中得到啟發,只有對整個閱讀推廣活動進行科學的評估,才能得到閱讀推廣活動的最終成果。所以,建立有效、科學的評估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圖書館只有確立了正確的評估體系,才可以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進行階段的評價,從中可以更加細致地分析出活動的每個階段讀者的反應,根據讀者的反饋信息得出每個階段的優點以及不足的地方,通過總結經驗,修改活動中不足的地方,為下次閱讀推廣活動方案的設計和整體實施提供依據[6]。圖書館要充分發揮閱讀推廣活動的作用,需要具備活動創辦初期的激勵機制、活動中的保障機制、活動后的評價機制,這三個機制是緊密相連的,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圖書館在構建評估機制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有活動預算、預計效果的達標程度、參與者獲益程度、活動創意等。
4 結語
公共圖書館對全民閱讀服務模式創新,不但促進了圖書館對社會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還有效地推動了社會文化的進步。所以,作為現代圖書館館員,要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增添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陶平,董太安.全民閱讀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人民論壇,2012(35):170-171.
[2] 趙發珍.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刊,2014(1):84-85.
[3] 牛亞萍.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現狀及創新模式探析[J].創新科技,2014(20):11-13.
[4] 魏虹.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的服務模式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34-35.
[5] 王志紅,王麗.國民閱讀需求與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公共圖書館,2012(4):66-68.
[6] 馮嬡.我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研究[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4):60-62.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