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寶卷;抄本寶卷;著錄項;目錄提要
摘 要:為適應寶卷研究工作的開展,文章從抄本寶卷特點出發,分析了鄭振鐸《佛曲敘錄》、向達《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傅惜華《寶卷總錄》、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李世瑜《寶卷綜錄》、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六部較有影響力的寶卷目錄提要著作,比較各著作中的著錄項,探討并擬定科學的寶卷目錄提要規范。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5)11-0138-03
①在這六部著作中,《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一文收錄在向達個人論文集《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中;胡士瑩的《彈詞寶卷書目》(增訂本),本文中引用的觀點來自前言,是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時的前言。 寶卷是產生自南宋,流傳于民間的一種講唱文本,其結構較為固定,內容以散文、韻文相間的形式呈現。寶卷文字樸素生動,具有濃厚的時代和地域特色。自產生之后,寶卷在各地民間廣泛流傳,而后由于受到政治的影響和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沖擊,逐漸式微。“善有善報”是寶卷內容的中心思想,抄卷被認為是積善行德的好事,所以抄本寶卷繁多。
寶卷文本是學者進行民俗、曲藝、音樂、民間宗教等研究工作的珍貴文獻資料,豐富的寶卷文本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寶卷文本不經序化和揭示,資料千頭萬緒,沒有章法可循,就不利于查找和利用,為寶卷制定目錄提要勢在必行。從20世紀30年代到21世紀初,陸續出現了六部比較有影響力的寶卷目錄提要著作,即鄭振鐸《佛曲敘錄》、向達《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傅惜華《寶卷總錄》、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李世瑜《寶卷綜錄》、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①。隨著寶卷文本越來越多地被發現,六部著作中收錄的寶卷數量也隨之增加,再加上六位著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六部著作呈現出的面貌是不一樣的。由于抄本寶卷普遍且具有代表性,本文試著從抄本寶卷的特點出發,參考以上六部著作,提煉其中的目錄著錄項,分析其闡釋的角度和方法,對比研究其優缺點,擬定抄本寶卷的目錄提要規范。
1 抄本寶卷的特點
從裝幀形制上來講,抄本寶卷以線裝和毛裝為主,經折裝很少。線裝除了用普通家用棉線裝訂之外,和毛裝一樣,書頭、書腳和書脊三面并沒有經過裁齊。
從寶卷抄寫上來看,由于抄寫者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多數抄本字跡凌亂,文字錯訛和造字的情況較為普遍;部分寶卷以地方方言寫成,對于非該地區的人來說,此類寶卷內容較難理解;為躲避政府監管,或者為了標新立異,抄寫者往往會為抄寫的寶卷起異名,這就造成了寶卷文本中的“同名異卷”和“同卷異名”的復雜狀況。這些情況都為寶卷的閱讀、整理和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抄本寶卷結構較為固定,除了封面題、內封題外,由書口題、卷首題、舉香贊、開卷偈、正文內容、結卷偈、卷末題七個部分構成。由于不同時代和地域的審美或要求,個別寶卷會有一些較細微的差異。如:早期寶卷由于受到佛經的影響比較深刻,每一段落分“品”,這種情況在后期的民間抄本寶卷中已比較少見。受戲曲的影響,部分寶卷在開卷位置不設開卷題名,也無舉香贊和開卷偈,而是直接以主要人物的念白開始。這樣的形式不夠莊嚴,和宣卷的嚴肅氣氛不協調,沒有流行起來,文本也比較少見。還有一些寶卷除了散文、韻文之外,在正文內增加【駐云飛】【山坡羊】【傍妝臺】等曲牌設置唱詞,加大了宣卷難度,這樣的文本也不多見。
自南宋時期到民國初年,寶卷幾乎沒有得到文人學者的關注。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顧頡剛先生在《歌謠周刊》上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作品,該項研究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寶卷文本才終于進入學者視野。20世紀30年代之后,大量寶卷研究作品陸續問世,其中有六部較為著名的目錄提要著作,即鄭振鐸《佛曲敘錄》、向達《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傅惜華《寶卷總錄》、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李世瑜《寶卷綜錄》、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
2 六部著作中的寶卷目錄著錄項分析及比較
2.1 六部著作中的寶卷目錄著錄項分析
首先,筆者對六部著作中的著錄項按照其在該著作中的著錄順序一一進行介紹,對其中個別不易理解的著錄項再做進一步闡釋。
《佛曲敘錄》中以寶卷名稱、著者名、版本數量、寶卷異名、卷數、出版地、出版時間、寶卷用途、整體評價,以及故事梗概各著錄項為順序來揭示寶卷文本,寶卷中個別項不具備者不著錄。其中,“寶卷用途”項是指,有些寶卷用于為父母做壽,有些寶卷用來消災祛病;“整體評價”項,這里以其中的《延壽寶卷》為例,鄭振鐸先生寫道“結構得很好,并不討人厭”[1],在《珍珠塔寶卷》中寫道“此書先已有彈詞盛行于世,此系從彈詞重述者”[1],此項有時會放在“故事梗概”項之后。
《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中涉及寶卷七十種,其中的六十八種為清道光年間黃育楩《破邪詳辯》中所提及的卷本。此寶卷目錄以寶卷名稱、名稱簡要解說、原刊登處、存本數量、品數、品名、故事主角、特殊文本說明,其中不存或作者不曾看過的寶卷條目只著錄寶卷名稱。其中,“名稱簡要解說”項,在(二五)《護國威靈西王母寶卷》條目中寫道“據云西王母即無生老母化身,在儒、釋、道三教之上”[2];“原刊登處”是針對不包含在黃育楩書中的另外兩種寶卷而言;“品名”項,品名與故事梗概可互補;“特殊文本說明”目,如(三二)《銷釋孟姜忠烈貞節賢良寶卷》條目中寫道:“述孟姜女事。內中有云:‘若不是你留下寒來暑往,大地人難通曉春夏秋冬。這是以前的孟姜女故事中所沒有的!”[2],如(七〇)《先天元始土地寶卷》條目中寫道:“把土地的故事敷衍到近兩萬字的一長篇寶卷,其間不少希奇可喜之處”[2]。
《寶卷總錄》以寶卷名稱、卷數量、著者名、寶卷出處、版本存佚情況、一種寶卷的不同版本羅列及各版本信息、按(相當于備注項,個別寶卷特征無法歸入以上幾項的信息放入該項),七個著錄項來揭示寶卷文本。其中,“寶卷出處”項,以《目蓮三世寶卷》為例,該寶卷出處項為“《佛曲敘錄》著錄”[3],而《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殘本條目中的“寶卷出處”項寫道:“此本未見著錄”[3];“一種寶卷的不同版本羅列及各版本信息”指的是同一種寶卷的各個版本順序羅列,在每種版本信息條目內再以“書名標曰”[3],版本、裝幀形制、卷冊數、“卷首”題、收藏地等項羅列說明,其中的“書名標曰”[3]后面有時也會有“別題曰”和“簡名”,“按”為著者對該寶卷的解釋或評價。
吳瑞卿:抄本寶卷的目錄提要研究
《彈詞寶卷書目》中以寶卷名稱及異名、卷數和品數、版本項、題名、寶卷現狀、簡要評價、收藏人或入藏地來揭示寶卷。其中,“版本項”包括出版時間、地點和類型;“題名”項,指的是寶卷文本題名,如《三元記寶卷》條目中寫道“題【秦雪梅教子全集】”[4],此項可歸入異名項;“寶卷現狀”指的是寶卷卷本的外觀是否完好。同一名稱多個版本的寶卷按所列項目并列著錄。
《寶卷綜錄》中以“編號、書名、卷數、年代、版本、收藏者、曾著錄篇籍、備考”[5]八項著錄項列表揭示寶卷。其中,“編號”即數量順序號,方便讀者以寶卷名稱查找所需信息,“版本”項包括出版地和出版類型。
《中國寶卷總目》以寶卷名稱、寶卷異名、同種寶卷的不同版本羅列。其中,“寶卷異名”指的是“簡名、又名、全名”[6];“同種寶卷的不同版本羅列”項中每一條再以出版年、出版類型、卷冊數量、收藏者或入藏地各項順序羅列。
2.2 六部著作中的寶卷目錄著錄項比較
除了將所藏和所知寶卷文本推介給學者外,在六部著作的“序”“前言”和“附錄”中,各著者梳理前輩學者的研究脈絡,總結著者本人的研究觀點和成果。由于六位著者掌握的文獻資料和對寶卷的研究角度的不同,六部著作各具特色。
由“寶卷用途”“整體評價”和“故事梗概”三項可知,《佛曲敘錄》從俗文學的角度來研究寶卷。從文章名稱可看出,《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重點介紹與白蓮教相關的寶卷文本,著錄項也傾向于突出寶卷的民間宗教特點。當論及其文學價值時,向達先生則表示寶卷“偶然帶著文學的意味,那只是一種副作用!”[2]而對于寶卷的史料價值則給予充分肯定“這些初期的寶卷文學,倒是研究明清之際白蓮教一類秘密教門的一宗好資料”[2]。以上這兩部作品較早,發現的寶卷文本尚少,目錄提要形式較為簡單,但在寶卷文本的研究上已經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方向。《寶卷總錄》除了包括“碧蕖館”所藏和《破邪詳辯》中提到的寶卷文本外,還收錄了“國立北平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長樂鄭氏(振鐸),天津杜氏(穎陶),綏中吳氏(曉鈴),及日本東方文化研究所,公私藏本,綜合著錄”[3]。不同于前兩部著作,《寶卷總錄》中出現了“書名標曰”、裝幀形制和“卷首”題等對于寶卷文本的客觀描述項,使讀者可以對寶卷文本本身有較為直觀的了解。《彈詞寶卷書目》前言寫道:“均以現存為限,而且僅僅能夠把版本、卷數、冊數等記載下來,鄭、凌二目既極簡略,我也無從補充,內容方面,只好從略。另附《破邪詳辯》所錄寶卷目,用資參考”[4],由此可知,該書收錄的寶卷數量雖多,但著錄項卻極為簡略,并沒作創新發展。《寶卷綜錄》中收錄的寶卷文本更加豐富,除此之外,著者還歸納總結了當時的寶卷研究論著,寶卷書肆及藏卷人等信息,此書一經出版便成了當時寶卷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值得注意的是,李世瑜先生不僅注意到了寶卷在不同時代的變化,還精確地給出了這兩個時期的劃分標準;另外,他還注意到了寶卷的“別題”和“簡稱”問題。由此可見,李世瑜先生對于寶卷的研究更多元、具體。但就目錄提要方面而言,《寶卷綜錄》并沒有太大的發展。車錫倫先生的《中國寶卷總目》是目前為止最為完備的寶卷目錄著作,該書共著錄寶卷1,585種,是傅惜華、胡士瑩、李世瑜三位所著書目的三倍。在李先生的《寶卷綜錄》中雖然提到了寶卷“別題”和“簡稱”的問題,卻還沒注意到寶卷文本錯綜復雜的根本原因。車錫倫先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寶卷的“同卷異名”和“同名異卷”問題,正文中的每一種寶卷都詳細給出其存在的“簡名、又名、全名”[6];不同種類但又有所關聯的寶卷之間互為參見,建立了寶卷與寶卷之間的橫向聯系。這樣一來,寶卷種類更加清晰明確,寶卷的淵源和嬗變關系也開始有跡可循。
通過這六部著作可清楚地看到,隨著寶卷文本資料的增多,寶卷目錄著作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學者對寶卷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全面,兩者互為因果。但是,這六部著作所設置的著錄項并不能準確反映抄本寶卷的內容價值和主要形式特征,無法使讀者通過該目錄提要了解抄本寶卷。筆者認為,寶卷文本區別于一般古籍和其他說唱文本的地方在于它獨特的文本結構,并且某些文本在結構上的細微差別也能反映該寶卷文本的時代和地域特點,所以寶卷的目錄提要需要在概括寶卷故事內容之外,重點揭示寶卷文本結構特征。
3 為抄本寶卷設置科學的目錄提要
3.1 抄本寶卷目錄提要著錄項分析及確定
3.1.1 書名項。抄本寶卷不同于一般的古籍,正名不能以卷首名稱為準,需要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在寶卷的封面,書口,內封,卷首,卷首、卷尾偈子等位置,都會出現寶卷名稱。其中,書口題名可能是收藏者為了防止寶卷在傳抄過程中丟失而做的標志;卷首、卷尾偈文,由于韻文的字數限制,出現的名稱多是寶卷簡名。將這所有的名稱全部匯總,了解寶卷內容后,以《中國寶卷總目》為標準,確定該寶卷的常用名稱。這樣的命名規則不僅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寶卷,還可以解決寶卷文本中存在的“同卷異名”和“同名異卷”問題。
3.1.2 著者項。寶卷多屬于集體創作,一般不署著者,只有抄寫者、置辦者、宣卷人和收藏者。這些人名通常出現在封面、內封、書口、開卷、卷末題等位置。
3.1.3 版本項。為方便研究者利用,全面揭示寶卷文本,版本項可細化為以下五項:裝幀形制、外觀尺寸、頁碼數、半頁行數、散文首行字數。寶卷是散韻結合的文本,散文每行字數十八到二十三字不等,韻文部分比較復雜,句型有多個變化。
3.1.4 提要項及其他。偈文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偈文不僅可以概括寶卷內容,在結卷偈文中通常會出現寶卷主角的名稱,所以偈文可代替以上六部著作中的“故事梗概”項和“寶卷主角”項。寶卷的年代、抄寫者或置辦者姓名一般會出現在封面、內封和卷末題中,如果這三個位置的信息有差異,還可以從中推知寶卷的流傳情況。某些寶卷文本在封面處有編號,可能該寶卷抄寫者的寶卷數量已具備一定規模,編制號碼以方便整理利用。寶卷中的鈐印章是寶卷收藏者和入藏單位的標記,也是揭示寶卷的一項重要信息。
3.2 手抄本寶卷著錄項
綜上,可確定抄本寶卷的著錄項為:寶卷名稱,版本,封面、封底題,內封題,書口題,卷首題、鈐印章,開卷偈,結卷偈,卷末題,按。一般情況下,通過這十項著錄便可以看出寶卷的內容及結構,確定寶卷種類。但是,有一小部分寶卷隱藏較深,十項著錄仍無法了解其真正面目,還需要增加“故事梗概”一項,做進一步揭示。
為反映寶卷文本的本來面貌,在引用寶卷內容時,文本中的文字繁簡體、錯字和造字等,以寶卷文本為準,不做主觀猜測和更正。對于確實的錯訛字,在該字后面的括弧內寫上修改的字,以供參考。
4 結語
2006年,河西寶卷成功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大大推動了寶卷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寶卷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又一個高潮。隨著寶卷研究的深入,對于寶卷目錄提要的要求也更加科學和嚴謹,兩者相互促進,寶卷價值愈加顯現。筆者在前人的目錄著作和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近幾年整理抄本寶卷的實踐總結,嘗試以更加科學合理的著錄項對抄本寶卷進行揭示。
參考文獻:
[1] 鄭振鐸.佛曲敘錄[J].中國文學研究(下),1927(17):1-20.
[2]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M].北京: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1957:600-616.
[3] 傅惜華.寶卷總錄[M].北京: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1951:5-11.
[4] 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增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7.
[5] 李世瑜.寶卷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61:1-3.
[6] 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3-28.
(編校:馬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