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飛 王亞輝 付明 曹景萍
摘 要:高校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策略有很多種,這里按照不同功效分為應用策略和推廣策略兩大類,前者主要是包括教學研究成果的完善和應用,后者包括成果的公開、教學交流活動的公開、示范性教學的開展、教學研究相關指導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教學研究成果 應用策略 推廣策略
中圖分類號:F0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9-216-02
教學研究的魅力就是能夠使上課不單調乏味。教學工作永遠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為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求我們不斷改革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目的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教學研究的開展勢在必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教學研究成果難以得到應用甚至推廣,這樣就不能夠指導和促進教學改革、更解決不了教學實際問題,失去了研究的目的。因此,要求我們必須重視開展教學研究工作、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工作,那么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應用和推廣策略。
一、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策略
要對教學研究成果進行不斷完善和凝煉,最后能夠真正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從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達到改進教學效果的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1.教學研究成果的完善。項目組要對取得的初步成果進行補充、凝煉和修改,使得成果更完善、更科學、更合理。在教學研究中,一次試驗,一份總結,一篇論文,一份研究報告等等,都只能算作初步成果,很可能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所以要不斷進行補充、凝練和修改。項目組要通過參考相關理論、傾聽相關專家指導、采納實踐者意見等途徑,從而達到選題科學、方法正確、過程完整、觀點適當、論證嚴密、分析深入、表達規范、結論準確等等因素,要不斷對研究成果進行修改、補充、再修改、再補充,使成果表述能夠更科學、更合理和更完善。只有通過不斷修改、補充、再修改、再補充的過程,才能夠使成果具有更大的實踐應用價值,更大的理論創新性,成果表述上能夠更規范。
2.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課題組要把所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來,實現指導和改進教學的目的,確保教學實踐的科學性還有合理性。首先,從教學研究的目的來說,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必須得到重視,并且能夠將成果的應用工作做好。教學研究與學科專業研究不同,它是一種行動研究,其顯著的特點是,教學研究多數是與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的,其目的是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指導并改進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學研究成果不能局限在發表論文或者出版論著上,也不能停留在申報教學成果獎勵上,要將其作為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教學實踐的理論依據,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真正指導教學實踐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使廣大學生受益,教學研究成果通過應用、修正和完善這么一個過程,才能理論水平更高,實踐指導價值更大。其次,從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兩者關系來看,要重視并做好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教學研究成果如果不能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就失去了研究價值。畢竟有些成果只是理論設想甚至只是研究方向,如需檢驗成果的前瞻性、可行性、適切性,就必須要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將教學研究成果真正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才能證明研究成果的價值。
二、教學研究成果的推廣策略
要通過成果的公開、教學交流活動的公開、示范性教學的開展、教學研究相關指導工作的開展等途徑將其擴散,使其能夠被接受,并轉化為教學實踐,使其能夠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從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成果的公開。要通過報紙、期刊、網絡、出版物等多種途徑對成果進行推廣,要將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形成、具體工作的實施、結果的獲取、結論的得出等過程公開,成果的公開既能夠使得他人了解、接受、應用和完善相關的成果得以參考,又能夠使得成果能夠經過應用得到評價甚至批評,而后得到改進和完善,從而促進成果的傳播和應用,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其價值和作用。在公開教學研究成果時,要依照報紙、期刊、網絡、出版物等相關的規范和要求。需要做到:背景和意義要清晰,過程要陳述,結果要準確,原因要分析,價值要揭示,缺陷要指出,注意事項要說明。
2.教學交流活動的公開。要通過參加會議、舉辦講座、發表講演等方式進行介紹、展示和宣傳所取得的成果,從而達到推廣的目的。為了更好地推廣相關的教學研究成果,在公開的教學交流活動時,要明確推廣目的是在于能夠幫助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公開的教學交流活動時,要根據不同的需求或者實際情況,對教學研究成果進行深加工,通過公開的教學交流活動,讓大家感到該研究成果與教學實踐相關,能夠對教學實踐有指導作用和借鑒價值,能夠有效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公開的教學交流活動要強調雙向互動,切忌簡單說教,要有溝通,允許發問和質疑。公開的教學交流活動還要說明在教學實踐中怎樣應用教學成果,特別是應用的注意事項,以便有效地應用教學成果,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3.示范性教學的開展。要將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以教學的方式進行展示,以期達到推廣的目的。教學研究來源于教學實踐,其成果自然也要回歸實踐并且指導實踐,因此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不能局限于發表什么樣的論著,也不能局限于獲得的什么樣的獎勵,而是要將取得的教學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可以是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教學示范,只有這樣才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差異、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有效選擇教學方法、科學組合教學資源、全面優化教學環節、科學評定學生成績,才能夠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去,教學研究成果必須是研究教學和應用實踐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和改進教學實踐,才能夠被接納和采用。
4.教學研究相關指導工作的開展。教學研究成果的推廣不能只局限在上述三個方面,還應該包括相關指導工作的開展,這里的指導工作的開展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教學研究指導工作的開展,就是要通過取得的經驗和技巧等能力,指導他人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提高其相關研究水平。這里面既要有一般性指導,也要有特殊性指導;既要有規范性指導,又要有應用性指導;既要有整體性指導,也要有特定性指導;既要有實踐性指導,也要有推廣性指導;既要有個別性指導,也要有群體性指導;既要有理論性培訓,也要有操作性的指導。
教學指導是指能夠指導別人的教學工作,有效地解決別人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其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從而達到提高其教學水平的目的。就是要指導別人準確把握學生的差異、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有效選擇教學方法、科學組合教學資源、全面優化教學環節、科學評定學生成績,指導別人如何能夠引發學習興趣、如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能夠激發學習動機,如何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如何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等眾多方面的指導。
綜上所述,不論教學研究成果的應用還有推廣,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實踐工作,從而提高教學研究水平,解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所以,在開展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運用適當的應用和推廣策略。
[該論文是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校教學改革項目規范化管理及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2014011137。]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現代教學論(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林振聲.向教育科研要質量[J].教育研究,1997(8)
[3]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EB/OL].http://www.edu.cn/gao_deng_781/20070205/t200702
05_217843.shtm,2007.02.05
[4]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J].中國大學教學,2005(2)
[5] 姚利民,鄭銀華.高校教師教學研究現狀與原因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6] 劉玉玲.高校教師教學研究之策略[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7] 姚利民,劉玉玲,龍躍君.高校教師教學研究的不足[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1(5)
[8] 劉良華.校本行動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9] 姚利民,劉玉玲,龍躍君.高校教師教學研究成果應用與推廣策略探討.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3)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