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漸漸地發生著深刻變化。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不應小覷單元練習。但是,根據筆者初步調查,對于語文教材中的練習一般師生常常有所忽略,研究不夠,發揮其作用不多。特別是單元練習,各練習題不僅是對一個單元知識的規整,更帶有舉例的性質,是一個單元知識聯系學生現實生活的延伸。如何講究教學策略,挖掘單元練習價值就成為我們的一個教學改進的課題之一。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尋覓語文教學的真切而奇妙的味道。筆者在此案例中,力求作為亮點,有意識地加以凸顯和體現上述教學思想。作為一個教學新嘗試的努力,我在以下《練習二》教學中,創設生活化課堂,讓小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語文,尊重小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取得了預想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語文;《練習二》;教學案例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單元練習二”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結合一年級學生的樂于感受美的學習特點,將練習板塊與板塊之間進行合理整合優化,串聯課堂教學,讓其更貼近于學生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享受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師:孩子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度過一個寒冬,現在春天已悄然而至了。你是否感受到春天的大駕已經光臨?看,春姑娘來啦!
賞“語、句”:成語、諺語讀、背。主要分為三部分:
1.讀“春天”的氣息。
2.展“春光”的美好。
3.尋“春意”的內涵。
【案例反思】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需要,反思本課教學的過程,教者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優化策略,整合文本資源
(一)學詞句必須從讀入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教學“讀讀背背”這一板塊,就應當重在引導孩子讀成語、讀諺語。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體會韻律美、畫面美和意蘊美。本段內容教學中,能夠讓孩子讀準字音,讀通文意,讀會背誦,讀出春天的味道,讀出春天的內涵。
(二)層層遞進,有層次感的教學會令孩子的學習穩扎穩打
寫字教學中,安排學生讀字帖也有學問,要想學生寫好字,就要讓他們會讀字帖。本著這一思想在設計“寫好鉛筆字”一環節中,教者請孩子觀察,先明了描紅、仿影的注意事項,要寫穩當;再發現臨摹的技巧,“一筆一畫照著寫”。讓學生寫美觀、寫出色。這是一般讀字帖的教法。
(三)靈動開掘,可以有效拓展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
在學生回答“春姑娘是漂亮”的之后,教者隨機把握教學契機,生成教學資源,探究“春”的字源,本身就很美,蓬蓬勃發。再演化到此時此刻的“春”字書寫,有機引發兒童的意義聯想,加強學生的文字印象。
二、尋覓生活,發揮語文效能
生活是海洋,又是文化的源泉。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語文源于生活,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驗證和回望生活,并促進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優質化教學的一個出發點。
引導學生細心體驗生活,生成“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悟。本案例中正是使他們有了“春雨貴如油”的生活記憶。正是具有生活在春天里的經驗,兒童才會有了如此美好的畫面。剛開始,學生自己說的“眼中的春天”是一個詞,是一層意思。回想生活中的春光明媚,百花盛開、爭相綻放。這就需要讓學生在老師不斷地幫助下,睜開雙眼凝視萬物,豎起耳朵傾聽萬籟,敞開心靈感悟春意。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本課案例中,運用生活資源,讓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也時不時地迸發出了讓我們教者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火花,涌出不少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著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語文課堂的教學精彩。
三、回歸現實,演繹精彩課堂
要強調“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本案例在讓兒童感受美好春意時光,適時滲透了要珍惜時間的教育,以此結合語文學習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要運用豐富的現實填充練習課形式的枯燥。本來練習課的枯燥是難以避免的,但本課練習同時又是對本單元知識的一個總結。它形式豐富、內容活潑,是一個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低年級學生常常是從以游戲為主的生活,過渡到以學習為主的生活階段。這一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期。課堂教學中,筆者注意發掘學生的思維元素來開啟他們五彩斑斕的智慧之門、心靈之門。教者注意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嘗試創造性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既是讓課堂走向生活,也是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的課堂,使得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課堂因生活而精彩。這樣的課堂,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想情感也得到了升華。這是喜人的課堂教學收獲。
要堅信“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時對景、正常運行,單元練習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遐想、自主體驗的語文學習空間。只要教者在認識上盡可能地站得高一點,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進行教學設計,并盡可能地做得實一點、細一點,努力將乏味的單元練習課精心改進,上出精彩,單元練習就一定能引導孩子們走出封閉的課堂,奔向廣袤的現實空間,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探索、體驗和創造,課本的單元練習就能夠發揮出引渡語文修煉的巨大效能。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