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輝
【關鍵詞】 學校管理;教師;尊重;了解;
信任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1—0029—01
學校的管理,說到底是對“人、財、物”的管理,其核心是對人的管理。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過程,實際上就是運用激勵手段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有效發揮其作用的過程,學校中的人員素質水平總體比較高,他們都受過正規的教育,再加上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他們往往有更高的追求,教師的勞動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了更希望在一種較為寬松、自由的環境下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創造性的工作,所以在學校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會錦上添花,效果更佳。在管理中,校長為主導,教師為主體,是學生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旨在引發教師的向上力和向心力,形成教師創造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局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這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重要條件之一。從我校的工作實踐來看,我認為學校教師管理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尊重
校長要真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就離不開“尊重”兩字。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工作就會陷入困境。一個校長應時時處處表現出對教師的尊重。尊重教師的主人翁地位,并創造條件,讓教師有更多的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使他們真正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學校領導要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實際情況辦事,是則是,非則非,堅持整理,修正錯誤。一旦不堅持原則,處處以老好人的面孔出現,那么,對領導自己、對學校工作、對教師都是極不負責任的,長久下去,勢必極大地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校長還要注意在心理上與教師“交換位置”,站在教師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思考所碰到的問題,這有助于理解教師的思想感情,達到相互理解、和睦相處、團結共事之目的。
二、了解
要尊重教師,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教師。一所學校由于教師年齡、性別、習慣、性格、愛好等因素的差異,他們的需要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學校領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教師的各種需要是否正當合理,分清輕重緩急。對教師急切的合理需要,應該盡可能予以優先滿足,以激發其工作熱情;對一些因條件限制而暫時難以滿足的需要,要說明原因,講清道理,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對那些不當甚至是錯誤的需要,則要既不姑息遷就,也不武斷否定拒絕,而是做細致耐心的說服工作,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覺悟。當然,作為學校管理者,僅在教師生活需要方面關心還是不夠的,更應該對每位教師的性格特點、能力狀況、工作效率、為人處事方式等方面的優劣長短做到心中有數,在工作的安排上要盡可能地尋找每一位教師能力、興趣與工作任務的最佳結合點,善于創造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力求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三、信任
信任教師主要應表現在發揮教師的民主管理作用方面。學校管理目標的制訂和具體措施的實行,都應盡量反映教師的意見、期望和需要。校長要積極創造與教師對話、溝通、理解的機會,并帶頭做出示范,即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多聯系、多談心、多溝通,坦誠地征求意見,說明情況,以此達到相互理解,進而達到相互信任、支持的目的。校長坦誠待人,有利于同教師人際關系和諧氛圍的創造。校長對教師說得最多的話之一,就是“要信任學生”,可是校長信任老師嗎?管理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感染,校長的感染也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因此沒有對教師信任的校長,就很難有對學生信任的教師。
四、提倡“參與”管理
通過民主途徑,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民主管理學校的積極性,激發教師的主人翁精神,使學校集體產生巨大的凝聚力,這就需要學校領導者真正做到作風民主。具體到工作中,就是要轉變觀念,克服領導比教師高明的思想,樹立教師才是學校的主人,自己甘當配角的觀念,對一些涉及全局型、長遠性、關鍵性的問題決策,要通過相關會議形式,讓教師暢所欲言,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多數人的意見,集思廣益,形成共識,盡可能防止和減少工作中的錯誤;要營造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圍,使人人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學校領導要平易近人,經常性地與教師打成一片,傾聽教師呼聲,了解管理中的“熱點”問題,聽取合理化的建議。許多教職工認為,學校決策是領導們的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一旦參與,就等于施加了壓力,不但說明領導信任教師,也可發揮其才能,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讓教職工也體會到了領導在組織管理中決策的不易,從而達到與領導的情感溝通,進而促進相互理解。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