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作明
【摘要】語文課堂中,每個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前應首先具備合作的意識,具備注意傾聽、獨立思考、準確表達的基本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是一個縱向發展的過程,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習慣與能力,進行階段性、層次性的培養,最終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收到最佳的效果。
【關鍵詞】傾聽;獨立思考;準確表達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其中合作學習就是新課程提倡的新的學習方式之一,所以每一個學科、每一個課堂中都能看到合作學習的“影子”。然而,在這種高效學習方式的理念下,由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偏差,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高。
語文課堂中,每個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前應首先具備合作的意識,具備注意傾聽、獨立思考、準確表達三種最基本的能力,這三種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是一個縱向發展的過程,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習慣與能力,進行階段性、層次性的培養,最終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收到最佳的效果。
“生態課堂”在我市轟轟烈烈推行,所謂“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識,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采用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真正統一的課堂。它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生態課堂強調讓學生健康成長,努力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其成為理想課堂,每個學生都獲得“生命”,整個課堂充滿生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生態課堂,充分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中活動。生態課堂并不是傳統課堂的滿堂灌,要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教學方案。做到先交后學,能學不教,以學促教。七年級學生其“原生態”表現相對突出,剛剛進入新的環境學習,小組合作中更能體現和暴露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七年級學生可塑性強,為培養這些基本能力提供較好的條件。
一、專心傾聽能力
學生年齡小,不能夠專心傾聽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表現欲望太強,只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而新穎,而不去關注其他同學的思想成果。我們在課堂中要想調動學生傾聽的積極性,就要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我經常告訴學生:“傾聽是一種能力,專心傾聽別人說話是對別人的尊重,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傾聽是有修養的表現,隨意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從這個角度引導孩子們學會傾聽:“學會傾聽的人,善于傾聽他人意見的人,才能關心欣賞別人的優點,人與人之間就會更融洽,朋友也會越來越多。老師欣賞善于傾聽的同學。”
給學生提出一個具體的、細化的、可操作性的要求:傾聽時要注視老師或同學的眼睛;傾聽時不打斷對方的話,把對方的話聽完;集中注意力聆聽,要能聽懂對方的意思,并能與自己的觀點比較,等對方說完后再提出問題,或糾正錯誤。
設立“傾聽小標兵”,形成傾聽競爭機制。制作“認真傾聽小標兵”卡片,對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和同學發言的同學,發放卡片予以表揚。一個階段過后,班級慢慢安靜了下來,隨意插話的人明顯減少。
二、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指面對問題能夠一個人想出應對的方案和辦
法,并能夠在內心反復思辨。能獨立思考的學生,才是有主見的學生,個個學生有主見,方顯得課堂之“生態”。
(一)問題來源學生
鼓勵學生在課前通過預習發現問題,提出困惑疑難。這樣,問題由學生提出,在老師的調控下進行的教學,他們就會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當他們真正認真思考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發愣、走神的現象。否則,學生把老師提出的問題,看了幾遍,由于不感興趣,其實什么信息也沒獲得,更不要說思考如何回答了。
(二)時間保證思考
學生的思考需要一個過程,而時間卻是過程完成的一個基本保證。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他們能夠更深入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感悟、體驗、探究,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千萬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流于形式。不必擔心學生的自主學習占用了過多的時間,會影響教學進度,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相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真正學有所得。
(三)氛圍創設寬松
當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時,能敞開心扉來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針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種種顧慮,教師要更多采用寬容的、民主的、精神鼓勵的語言來點評。新課程引領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也就是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要充分考慮“學情”,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心理換位,學生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積極的評價。
三、準確表達能力
(一)講得清
講得清是指學生表述有條理,語音清晰。學生在交流回答問題時候,總有部分學生聲音小、不清晰的現象,這首先是學生膽小不自信的表現,需要給學生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其次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思路尚未理清楚,這需要學生在回答問題前要養成“打好腹稿,列好提綱”的習慣。
(二)講得準
講得準是指學生表述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會出現回答的內容偏離問題中心的現象,這需要學生辨清問題的中心所在,緊扣題眼答題;積累較為豐富的書面語并能組織好語言;在“遣詞造句”過程中,要養成突出中心詞、關鍵詞的習慣。
(三)講得全
講得全是指學生表述的全面。這需要學生先發散思維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進而聚合思維把觀點聯系在一起進行語言表述;要想講得全面還需要發揮創造性思維,突破常規來解決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運轉,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基本能力的培養,如傾聽、思考、表述等這些基本能力的提高可以為小組合作高效運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梯度培養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在一種能力成熟后再對下一種能力進行訓練,最后形成完整而全面的自主學習能力。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