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仁盛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應把“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先行者。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說過:“真正的語文學習是親自去走那條自己沒有走過的路。”學生的預習充分了,就更容易走進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也更容易走進文本。
【關鍵詞】高中生;語文預習能力;培養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充分說明了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語文學習更是離不開預習這一重要一步。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說過:“真正的語文學習是親自去走那條自己沒有走過的路。”學生的預習充分了,就更容易走進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也更容易走進文本。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呢?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感觸和思考。
一、提高學生對預習的認識
通過平時教學的課前檢查,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和教師的重視。教師可以通過舉行學習方法交流會等方式,通過優秀案例和優秀個人,讓預習做得好的同學現身說法,談自己的體會感想。也可以通過學習園地宣傳預習的好處,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重視預習,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習成績,使語文學習更輕松。
二、激發學生對預習的興趣
有些同學覺得語文預習可有可無,對預習不感興趣也不重視。這就需要老師來激發他們對預習產生興趣。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策略上要先易后難,在內容安排上通過先扶后放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預習的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分組合作的形式,在課前對要預習的內容先布置下去,可以具體到組,組長牽頭來組織預習。再次,要對預習進行適當的檢查,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提高其自信心,對預習充分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學生的進步要及時鼓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榜樣作用,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
三、加強預習方法的指導
(一)朗讀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課文學習離不開朗讀。新課標高度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朗讀有助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語感。教師指導學生預習時,要求學生朗讀時應做到字正腔圓,要咬字準確,吐字清晰,聲音洪亮,朗讀流利,并要指導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形容詞、整散句、長短句等。在課前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熟讀,并要體會文章的情感,讓學生在朗讀中預習,在預習中朗讀。如我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就要求學生在課前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在朗讀中讀出作者對荷塘的那種喜愛和贊美之情。
(二)查閱
課外知識有助于調動學生預習的主動性。一篇文章除了課文本身的內容,往往還涉及很多課外知識,如果學生在預習時能博采眾長,廣泛涉獵,就能做到預習的延伸,知識的擴展,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外問題來帶動學生的課外閱讀, 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 調動學生主動性。學生在課前可以到閱覽室、圖書館或網上查詢,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以課外豐富、補充課內知識,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質疑
問題是創造之源,疑問是創造之母。善于發現性學習的人,往往是敢問、樂問和善問的,具有很強的質疑問難的能力。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求知欲望,經常是從“問題”開始的。“學貴有疑”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對外界事物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在遇到問題、產生矛盾時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就高漲起來,激發強烈的自學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可見“質疑”在預習中的重要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不唯書,對文中不好理解的問題要大膽提出質疑,要在預習中發問,只有帶著問題來上課,才能有高效的課堂。
(四)做筆記
做筆記就是把自己預習的收獲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在前面朗讀、查閱、質疑三個環節中做好筆記。古語曰“不動筆墨不讀書”,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筆記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做筆記可在書上做標記、眉批、尾批等,也可準備一本預習筆記本。學生也可把預習到的要點記在書上,就像一些重點詞語、句子或是疑問,上課時老師提出來,學生就能很快地解釋出來,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對于預習,最關鍵的是要加強監督、管理,長期堅持,使之形成自覺的學習習慣。首先一定要形成作業機制,做到有課必預,有預必查,有查必嚴,這是有效預習的必要保證。其次要及時了解學生預習對學習的反饋情況,及時有針對地調整預習安排,能保證預習的有效性、科學性。然后可以分層布置預習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預習中找到自己能夠做的事,找到自己的樂趣。最后應建立評價激勵機制,可以采用口頭表揚、書面批語等,做到不斷評價鼓勵學生。一月一小比,一學期一大比,多做正面引導,多激勵,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逐漸養成主動預習的良好習慣。
以上就是我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能力培養和提升的一些初步探究。實踐證明,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它對培養我們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趙學會.淺析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J].現代農村科技,2011(18).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