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2011年10月13日,史上最大的對沖基金內幕交易案在紐約南區(qū)州法院宣判。被告是曾經(jīng)的“對沖基金之王”:斯里蘭卡人拉杰·拉賈拉南(Raj Rajaratnam)。他和他的“帆船”集團被認定犯有14項內幕交易罪。帆船集團因此而宣告破產(chǎn),他本人更是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和上億美元的巨額罰款。這一案件在法律演進中的意義在于,從此之后FBI的竊聽器將可以對準華爾街,以打擊內幕交易和其他證券犯罪。

華爾街上的美國夢
1985年,拉賈拉南進入尼德漢姆投資銀行,擔任半導體電子行業(yè)的交易員。這個職位正適合他這樣既有理工背景,又有金融界經(jīng)歷的年輕人。憑借出色的判斷能力和交易業(yè)績,他在升遷路上走得相當順利。入職兩年之后,他就成為了投資研究部的負責人。1989年,他更是被任命為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兩年之后成為了公司投資部門的總裁。此時,他年僅34歲。這是一個“美國夢”的經(jīng)典故事。1992年,尼德漢姆公司成立了新興成長合伙基金,交由拉賈拉南全權負責。他帶領這只對沖基金游走于高科技和醫(yī)藥健康行業(yè),收益頗豐。
1997年,拉賈拉南將這只對沖基金從尼德漢姆公司收歸自己旗下,并更名為“帆船”(Galleon)。“帆船”在拉賈拉南的掌舵下,迅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帆船集團管理的對沖基金在連續(xù)多年保持20%以上投資回報之后,在2008年達到了最高峰,管理的基金總額超過70億美金。與此同時,他本人也成了“投資界新的超級巨星”,并在2009年以18億美元個人資產(chǎn)登上富豪榜,排名上升至第236位。
然而2011年的秋天,這個曾在對沖基金界呼風喚雨的“王者”不得不坐在美國聯(lián)邦法院的被告席上。或許這一切都早在1985年他剛剛進入尼德漢姆公司時就已經(jīng)注定。剛入行時,他就經(jīng)常從一些企業(yè)的技術總監(jiān)等高層那里套取信息,后來他也要求手下的分析師和交易員都這么做。例如,1994年年初,AMD進入處理器市場,開始挑戰(zhàn)英特爾。就在所有投資者都還在觀望AMD能否打破英特爾的市場壟斷之時,拉賈拉南已經(jīng)通過人脈關系,提前獲知AMD的收益情況,并大舉買入該公司股票。果然同年4月,AMD財報表明其芯片銷售收入大大好于預期。拉賈拉南管理的對沖基金賺了個盆滿缽滿。
對此,業(yè)界一面贊譽他眼光獨到,一面開始懷疑他是否有著特殊的信息來源。一些硅谷科技公司開始著手調查公司內部員工是否涉嫌泄露機密信息。英特爾和AMD甚至為此事召開內部會議,研究拉賈拉南究竟為何能夠精準地預估公司的年收益。這一“出格”之舉令尼德漢姆公司有些招架不住,內部甚至出現(xiàn)了“趕走不規(guī)矩的南亞人”的聲音。于是,在內外壓力之下,1996年11月,拉賈拉南離開了效力長達11年之久的公司,在距離老東家僅一條馬路的街角,創(chuàng)建了他的帆船集團。
1998年3月,拉賈拉南再次受到英特爾公司的懷疑。英特爾公司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一名叫做洛米·卡恩的職員向拉賈拉南傳真了若干份被標記為“英特爾機密”的文件。文件內容涉及英特爾芯片訂單及其價格,由此可以推算出英特爾的季度收入。卡恩由此被稱為“國王的線人”,而被英特爾解職。解職后不久,她便加入了拉賈拉南的帆船基金,并于一年后再度離職。2005年,還是這位卡恩小姐,通過Polycom的前任高管幫助拉賈拉南提前獲得了利好消息;不久,卡恩小姐又提前獲得了黑石集團(Blackstone)以26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集團的消息,以及谷歌收益將減少的消息。這些消息幫助“帆船”大舉出擊,獲得了大量的內幕交易收益。
FBI獲準使用竊聽器
帆船大舉利用“消息”進行交易,早已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關注。然而,拉賈拉南一貫小心謹慎,沒有露出什么馬腳。早在2001年,紐約金融監(jiān)管局就已經(jīng)盯上了卡恩,并準備和她進行“辯訴交易”,從而放長線釣大魚,牽出她背后的拉賈拉南。卡恩也已經(jīng)接受了控方提出的條件,承認了輕罪并表示愿意協(xié)助政府調查拉賈拉南案。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檢察官發(fā)現(xiàn)自己掌握的證據(jù)不足以進行起訴,最后不得不中斷了調查。
2007年7月,調查人員再次在兩筆可疑交易案中發(fā)現(xiàn)了卡恩和帆船集團的身影。這就是前面說到的希爾頓酒店集團和谷歌公司交易案。二者都是在消息公布之前幾天發(fā)生的,而且與市場預期基本相反。如果沒有內幕信息,任何理性的投資人都不大可能這樣“盲目冒進”。然而交易記錄固然有據(jù)可查,但內幕信息的傳遞和利用就難以取證了。于是,控方開始向司法部和聯(lián)邦調查局求助,一方面申請司法部批準對拉賈拉南的電話進行竊聽,另一方面請求聯(lián)邦調查局在“技術上”予以支持。然而,在此之前,竊聽手段一般只能用于有組織犯罪、販毒和恐怖主義等案件;在內幕交易等金融犯罪案件中,還從未適用過竊聽手段。因此,經(jīng)歷了冗長的申請程序后,直到2008年檢方才獲得了對拉賈拉南和帆船集團進行竊聽的秘密偵查許可。于是,一年多內,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共搜集了上百條與拉賈拉南有關的電話錄音。其中他與五名上市公司高管之間的電話錄音,更是成為最終定案的證據(jù)。這五名上市公司高管分別是麥肯錫顧問公司董事庫馬爾、IBM資深副總裁莫弗特、貝爾斯登旗下對沖基金紐卡斯爾經(jīng)理奇西和紐卡斯卡高級董事及合伙人庫蘭。
據(jù)電話錄音顯示,這六位商業(yè)巨子涉嫌于2006年至2008年間,利用內幕消息,在希爾頓、Google、網(wǎng)絡服務供貨商Akamai、計算機芯片商AMD等10家公司的股票交易中,非法獲利達2000萬美元。控方更是在法庭上播放了拉賈拉南與奇西等人之間的幾段對話錄音。拉賈拉南的另一位“線人”紐卡斯爾基金交易員、選美小姐出身的丹妮爾·基耶西與他的電話錄音也在法庭上公布。基耶西小姐隨后出庭承認了幫助拉賈拉南獲取內幕信息的行為。她曾于2008年7月24日與拉賈拉南通電話,透露她用美色獲得的一家技術企業(yè)的信息。她甚至自信滿滿地說:“我的男人(該技術企業(yè)高管)剛給我打過電話。他就像一架調好音的鋼琴那樣聽話。”
為了打擊這宗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內幕交易,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宗的對沖基金內幕交易案,聯(lián)邦調查局的探員和政府檢察官查閱了成堆的文件檔案,說服了十多名共犯轉為污點證人,并獲得了數(shù)百段電話錄音證據(jù)。最終于2009年10月將拉賈拉南逮捕歸案。與他共同被羈押的,還有多位聲名卓越企業(yè)的高管。
帆船案確立反內幕交易案的先例
對此,美國證監(jiān)會主席Mary Schapiro表示,拉賈拉南案“揭開了一張欺詐網(wǎng)絡。”證監(jiān)會執(zhí)法部主任Khuzami補充道:“我們從拉賈拉南的交易行為中發(fā)現(xiàn),他成功的秘密不是天才的投資戰(zhàn)略,也不是大家原以為的通過研究企業(yè)基本面和市場趨勢來投資。他不是宇宙的大師,而是研究朋友名單的大師。他營造了一個高階管理層和內部人士的網(wǎng)絡,并打入圈子內部獲取季報和有關并購的企業(yè)機密。”在證券監(jiān)管部門、聯(lián)邦調查局和政府檢察官的共同努力下,關于拉賈拉南案的定罪證據(jù)鏈條已經(jīng)基本形成。
2011年5月11日,拉賈拉南在紐約南區(qū)州法院受審。陪審團宣布,拉賈拉南密謀進行內幕交易和欺詐的14項罪名成立。擔任拉賈拉南內幕交易案的陪審員中,有一位是著名教育家卡門·戈麥斯。他對媒體透露了審判的細節(jié):“這(采信秘密錄音)是個很困難的決定。但是錄音材料又確實顯示,拉賈拉南利用了絕密信息,并在此基礎上買賣股票獲得了暴利。”10月13日,紐約南區(qū)州法院再次開庭。霍維爾法官宣布了對拉賈拉南的刑事處罰:有期徒刑11年。這一刑期,低于檢方所控的19年半。法庭對此的說法是,拉賈拉南的糖尿病已惡化,可能面臨腎衰竭的危險。“對身患重病的囚犯而言,監(jiān)禁產(chǎn)生的懲罰效果更大。”法官解釋道。
與此同時,法庭判罰拉賈拉南1000萬美元,同時命令他退還5380萬美元非法所得。法官還滿足了拉賈拉南的要求,即前往位于北卡羅萊納州巴特納的監(jiān)獄服刑——那是金融巨騙伯納德·麥道夫服刑的場所。刑事審判結束三天后,美國證監(jiān)會代表投資者向拉賈拉南提起了民事訴訟。在這起民事訴訟中,法官宣布拉賈拉南敗訴,須向美國證監(jiān)會賠償9280萬美元。刑事審判與民事審判合計使拉賈拉南付出了1.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等待著他的,還有11年的監(jiān)禁。用律師的話說:“對健康狀況堪憂的拉賈拉南來說,長期監(jiān)禁無異于死刑。”
本案在金融法發(fā)展歷程里的意義尤其重大。以往,金融監(jiān)管部門在調查有關商業(yè)犯罪時,一般只會通過電郵記錄或商業(yè)文件等搜集證據(jù)。利用電話竊聽,并將之作為呈堂證供,這是令人震撼的首次。同樣身為南亞人的曼哈頓地區(qū)聯(lián)邦檢察官巴拉拉在一份聲明中說,拉賈拉南案很可能將成為日后打擊內幕交易的先例。他說道:“這表明我們在動用以往對抗暴徒和毒品犯罪中非常成功的強大調查技術,針對白領階層的內幕交易展開行動……案件向華爾街敲響了警鐘,所有對沖基金經(jīng)理、華爾街交易員、企業(yè)高層,從今天開始,你們企圖從事不法活動前,必須問問自己:執(zhí)法部門是不是正在監(jiān)聽?”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