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錢偉鵬說:“也因此,我國文物自鴉片戰爭以來長期處于單邊輸出的狀態無法改變,文物流失嚴重。

發現唐青花
錢偉鵬現在的身份是古陶瓷鑒定家、收藏家和天物館館長。上世紀70年代末,他在揚州文物商店工作,先是跟老師傅學點鑒定知識,后來認識了中國陶瓷界的泰斗、南京博物院的古陶瓷專家張浦生先生。
揚州曾是繁華的古都,又是商人的聚集之地,歷經戰火洗禮,地下留下了豐厚的遺存,錢偉鵬在文物商店里鉆研業務知識的渴望很強烈,張浦生就跟他說:地下的瓷片中有“唐宋元明清”,有“顏真卿”、“唐伯虎”,你要做有心人,不斷收集瓷片實物,建立自己的標本庫,這會使你們終身受用的!
1983年10月8日,錢偉鵬永遠記得這個日子。他在揚州的建筑工地上撿到了一塊青花瓷器的殘片,那是個碗底,一看白底上繪有青花,那種青花圖案與明清瓷器上常見的不同,有西域文化的特征,屬于波斯幾何圖案。再看碗底,圈足表明是唐代典型的玉璧底,它會不會是唐代的青花呢?
后來馮先銘先生來揚州講課,錢偉鵬拿出這塊青花瓷片向馮先生請教,馮先生仔細看了瓷片后跟他講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出土的鞏縣窯器物表現上其實已經出現了青花圖案,北方窯口使用西域進口的鈷藍料是事實。在唐代的地層下面也挖到過有藍釉的殘器,還發現有波斯風格的玻璃器,泛著蛤蜊光,這說明揚州作為唐代的貿易大港,曾有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商人集聚,是通向全球的瓷器集散地;還有許多日本人、高麗人在這里做生意,將中國文化帶回去,影響至今。

后來馮先生說到青花瓷時就拿錢偉鵬撿瓷片作為實地考察的例子,認為他撿的這塊唐代青花玉璧底大碗殘片改寫了歷史。
海外去尋寶
錢偉鵬曾經在1988年榮獲江蘇省文化廳古陶瓷鑒定第一名,這是他一直引以為自豪的事。上世紀80年代初,錢偉鵬作為業務骨干,不僅參加各種瓷器鑒定培訓班,還先后得到馮先銘、耿寶昌、葉喆民、汪慶正、張浦生、黃云鵬等大師的教誨與點撥,鑒定能力迅速提高。到了1988年,也為了推動培養人才這項工作,江蘇文化廳委托南京博物院組織了這場比賽,各市派出選手,揚州有5人,錢偉鵬是其中之一。古陶瓷有100人參加業務比賽,50件文物擺在桌面上,讓考生鑒定真偽,斷代,從藝術和工藝上再進行品評一番,外加10道理論題,結果他獲得了這項鑒定的第一名。
1984年錢偉鵬出任揚州市文物商店副經理,短短幾年間便以出眾的專業眼光和經營使揚州文物商店成為全國最大的瓷器交易中心之一。

在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文物商店作為性質比較特殊的企業,在這個歷史階段有一個重要任務:出口古董,賺取外匯。錢偉鵬說:“也因此,我國文物自鴉片戰爭以來長期處于單邊輸出的狀態無法改變,文物流失嚴重。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定價權被外方所壟斷,我們對國際藝術品市場行情所知甚少。當時倫敦有位華僑以兩萬英鎊從上海外貿公司購買到整整五個集裝箱的文物。得知這個消息,我真是心痛啊。于是就想,哪天等我們國家強盛了,再也用不著靠這種方法創匯就好啦。”但錢偉鵬想得更遠:“我們應該從海外去買好東西來充實國內博物館的館藏。”
子仲姜青銅盆
1993年,錢偉鵬被國家文物局選派到英國任駐外文物專家,專職從事中國文物回收工作。當時公司經費有限,國際市場風云變幻,群雄博弈,錢偉鵬有古玩界的同行們面對動輒價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英鎊的藝術珍品,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睜睜地看它們花落旁家,淚灑英倫。但他和同行們硬是憑借著高超的鑒定力及敏銳的商業嗅覺,靠“撿漏”殺出一條血路,在短短的四年時間里,將數件重要文物回流國內。
兩年前我在參觀浦東天物館時,聽錢偉鵬講過從香港黑幫手里買回“子仲姜”青銅盆的故事,事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當時錢偉鵬代表公司去香港征集文物,有一個人找到他,給他看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造型與功能都很別致的青銅器。第二天,約了幾個朋友到尖沙咀一家私人酒樓地下室看貨。一看對方談吐,就明白是江湖中人。先吃飯,飯中將青銅大盤拿出來讓來客看。果然不一般,青銅器中間立著一只雄性帶冠的鳥,四邊是四只青蛙四條魚,雄鳥一轉,青蛙和魚都會跟著旋轉,還有三十多個銘文!“我們一見傻眼了,從沒見過這么好的青銅器。我斷定這是西周時期的‘子仲姜’盆。這件文物應該是在秦始皇父親大墓被盜后,先流入澳門,再輾轉落地香港。我們表示有意購買這件東西,但先要回去跟單位領導商量一下。誰知道對方拉下臉來說:東西被你們摸過了,就要買下,現在就付錢,不然就不要出這個門!天下怎么有這種強橫的人?同行朋友中有一位是有關部門的,忍不住起身拍了桌子:都是扛槍打獵的,有什么不好商量!對方一愣,就放我們走了。”
錢偉鵬意識到這是一件國之重器,一定要設法買回去啊。于是他通過關系找到香港的黑老大葉先生,了解到賣方是花100萬美元買來的,出價1000萬美元。談到最后,葉先生表示,既然國家要,他愿意買下來捐給上海博物館,只要國家給個獎狀就行了。現在這件國寶就陳列在上海博物館里,成了舉世矚目的鎮館之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大量藝術珍寶低價涌向市場,錢偉鵬覺得這是一次極好的買入機會。于是,他與幾個同好朋友著手組建私人博物館,2009年便在北京光華路五號創建了天物藝術館,錢偉鵬出任館長。2010年10月,他與淳大集團主席柳志偉共同創立了上海天物館文化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天物館以個人投資和基金招募的方式籌集了超過8億元人民幣,再次從海外購入800余件明清官窯瓷器珍品,其中不乏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孤品”,有些品種填補了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的收藏空白。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