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妮(廣州市第五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中學體育教學有效運用音樂的策略研究①
朱丹妮
(廣州市第五中學廣東廣州510000)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教學實踐法、觀察法,分析運用音樂在中學體育教學的作用,從教學環節、教學主題、教學目的這三個角度用實例介紹中學體育教學有效運用音樂的具體策略,并對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音樂的注意事項進行了歸納總結。研究中學體育教學音樂運用的有效策略,為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提供指引,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音樂體育教學策略中學
音樂與體育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音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特別在各類的評比課、示范課、展示課中音樂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應用音樂,可以很好地促進體育教學。但是在現實的中學體育教學課例中,泛用音樂、所用音樂與學生情況格格不入、與教學內容不相吻合、音樂內容不適合中學生等現象時常出現。通過實例研究分析中學體育教學中音樂運用的有效策略,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也期盼部分在體育課堂中泛用音樂的教師引起深思。
1.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舞斗志,活躍課堂氣氛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適時地播放一些學生耳熟能詳且喜歡的音樂,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鼓舞斗志,使課堂氛圍活躍,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1.2促進形成正確動作,消除疲勞,提高運動技能
任何運動都有其自身的節奏,而有效運用音樂,能促進運動中節奏感的動力定型。在音樂伴奏下按一定的節奏進行練習,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性,盡快正確地掌握動作。此外,有節奏、有旋律的音樂能適時調節和穩定人的情緒,有利于消除疲勞,從而更好地提高運動技能。
1.3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陶冶情操,開拓思維
音樂是美育實施手段之一。將音樂有效運用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運動技能學習的同時,形成正確、積極的審美能力和展現美的意識,陶冶情操,開拓思維,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對待學習和生活,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2.1根據教學環節有效運用音樂的策略
2.1.1準備部分
案例1:在一節高三《形體健身操》課的準備部分,教師選用了一首《動起來》,該音樂動感十足、節奏鮮明,在當時該曲子正是流行時,音樂一出,學生耳熟能詳,非常興奮的跟唱,再配上干勁的準備活動動作,學生練習熱情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案例2:在一節高一《毽球》課的準備部分,教師選用了一首《the show》,該音樂帶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學生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進入課的準備部分。
分析:準備部分的音樂選用應該以調動學生練習熱情、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為目的,使學生一聽到音樂有種想動的感覺,通常節奏鮮明、動感強烈的音樂較為合適。在音樂節奏上通常以每22~24 拍/10 s為宜。
2.1.2基本部分
案例1:在一節初一《跳繩》課的基本部分,運用了《奔跑》《Who Let The Frog Out》《Daddy Dj (Crazy Frog Video Mix)》這幾首不同音樂節奏的曲目,學生逐步在練習中掌握了保持同一節奏的動作,更好地形成了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
案例2:在一節初三《耐久跑》課的基本部分,選用了《Running Hits 2012》這張音樂專輯里的數多首曲目,《Running Hits 2012》是一輯長跑運動系列音樂專輯,而初三的學生,對歐美流行音樂開始追捧,播放這類型的動感音樂,深受學生喜愛,又達到振奮人心、消除疲勞的目的。
分析:基本部分的音樂選用,應該從項目特點、動作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入手,巧妙的運用不同風格音樂,使背景音樂和諧的貫穿于整個課堂,學生在學練過程中,伴隨音樂節奏逐漸找到動作感覺,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而達到了理想的練習效果。
2.1.3放松部分
案例1:在一節初三《耐久跑》課的放松部分,選用了一首《陽光總在風雨后》作為放松的背景音樂,優美的旋律,學生邊放松邊朗朗上口的跟唱著,課堂氛圍格外溫馨,學生忘記了一節耐久跑課所帶來的疲勞,卻記住了“陽光總在風雨后”。
案例2:在一節高一《羽毛球》課的放松部分,選用了一首《有用的人》以帶動唱形式,將手語與放松動作相結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悟歌詞的教育意義,培養良好的生活態度,同時達到放松的目的。
案例3:在一節高二《瑜伽》課的放松部分,選用了一首《What Grass Is This We Lie Upon》,通過“冥想”的放松方式,優美的鋼琴曲,配上教師的冥想詞,加以簡單的動作,使學生排除雜念、熏陶心靈、放松大腦、消除壓力、緩和緊張情緒,提升了體育課堂境界。
分析:目前很多研究證明了音樂對疲勞、心理都具有緩解和調節的作用,在體育課中使用平緩、柔和、優美、輕快甚至高雅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伴奏下的進行積極的放松和調整,可以使學生的機體得到放松,緊張的精神狀態獲得釋放,從而健全身心。但放松的形式有很多種,因此放松音樂的選擇也需與形式內容相吻合,切忌胡亂找首鋼琴曲來當背景音樂了事。
2.2根據教學主題有效運用音樂的策略
案例1:在一節初二《輕器械體操——歡樂環》課的教學中,整節課全部選用云南民族音樂貫穿教學全過程,突出“愛我中華,挑戰自我”的主題思想,將體育、音樂、健身、娛樂寓于一體,滲透中國文化和美的教育,豐富中學體育課堂內容,愉悅學生身心。
案例2:在一節高一《瑜伽》選項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心靈陽光,永恒的健康”這一教學主題。在整節課上,各教學環節都精心選配了同一類型但不同感覺的輕音樂,用音樂為課堂創設陽光,釋放學生心情,提高學習效果。
案例3:在一節高一《啦啦操》選項課的教學中,創設了“廣州亞運中學生啦啦隊選拔訓練營”的情境,整節課用節奏鮮明、動感十足的音樂貫穿整節課,學生在音樂的襯托下熱情高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分析:主題教學是當今學校體育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趨勢,合理的運用主題教學的形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體育課堂上創設主題,音樂起到直接的作用,選用與教學主題相吻合的
音樂,能快速、有效地凸顯主題,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及聽課者留下深刻印象。
2.3根據教學目的有效運用音樂的策略
2.3.1節奏練習的需求
案例1:在跑操的教學中,運用《跑操》音樂,能有效的提醒學生按音樂的節奏來控制步頻,調節呼吸。
案例2:在跳繩的練習中,根據水平層次,運用不同速度的音樂,有效的培養學生在同節奏下持續練習的能力。
分析:中學體育教學中,特別是在一些節奏性較強的練習項目上,利用音樂輔助教學,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2項目特點的需求
案例1:學生在中長跑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往往恐懼心理較大,特別體力在極點時,往往產生厭跑的情緒,甚至直接在中途放棄。如果播放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音樂加以鼓勵,可以刺激學生中樞神經產生興奮感,減緩學生疲勞情緒,幫助學生順利渡過極點。
案例2:萊格爾跑在體育教學中的籃球身體素質訓練、耐久跑等體能練習中經常被運用到。它是由音樂控制,節奏由慢到快進行的20 m折返跑。學生對這種節拍的音樂感到新奇,享受在萊格爾跑音樂配合下進行體能練習。
案例3:在武術項目的教學中,經常會聽到采用《男兒當自強》《霸王別姬》《中國人》《滄海一聲笑》《龍的傳人》等類型的音樂,音樂一播,馬上有種振奮人心、熱血沸騰的感覺,學生的動作和音樂融合到一起,讓原本乏味單調的套路動作變得充滿活力和生機。
案例4:健美操運動是音樂節奏與身體動作能力相結合的產物,音樂節奏決定動作的節奏。練習中借助音樂的節奏使練習者找到動作節奏,找到做操的正確感覺。
分析:每個項目的特點都有不同,對于某些項目,音樂就是其精華,脫離了音樂,此項目就變得無聲無色,有效音樂的運用,能更好地開發、展現該課程(項目)的特色,同時也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展現運動、陶冶情操的能力。
2.3.3特定環節的需求
案例1:在一節高一《校園定向——“火海逃生”》的教學中,設計了一個以商場5樓突發火警險情作為情景,傳授遇到該情景的正確逃生處理辦法。特地為此情景制作了一段包括了火警警示、安全逃生語音提示、情況緊急撤離和順利逃脫的背景音樂,非常的貼近真實場景,讓高潮部分的教學記憶猶新。
案例2:在一節高一《游泳——水上救護常識》的教學中,在“落水初體驗——著裝落水”這一教學環節,制作了一段包含海邊踏浪、不小心落水的驚慌、落水后的緊張氛圍、獲得安全的歡呼聲等極具感染力的音樂,使學生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很快進入新奇、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師生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
分析:在中學體育課堂,根據教學需求,對音樂進行剪輯后使用能令課堂提色不少,教學效果自然提高。但在實際備課過程中,體育教師能力、時間、精力有限,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是直接拿現有的音樂使用,在音樂制作的技術上是有困難的。
3.1教師本人在體育教學中駕馭音樂的能力
雖然種種研究表明,音樂的使用在體育教學中的確起到較好的效果,但并非人人適合,這與教師本人的音樂素養有關。某些老師,自身樂感本不敏感,在教學中,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中,抱著“人有我必有”的觀念,在準備活動、放松活動等環節配放音樂,但實際上所練習的內容、動作的節奏和音樂是完全脫節的,連自己帶練的動作都無法與音樂吻合,此時的音樂就如同一個不和諧的多余品。
3.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音樂
總的來說,在體育教學中所選的音樂要符合年齡段學生接受情況,選擇學生所熟悉、喜愛的音樂。不同地域、年齡、性別的學生,都各不相同。對城市的中學生來說,他們喜歡流行、時尚、激情的音樂;而鄉鎮的中學生可能喜歡傳統、經典的校園音樂。在高中時期,男生和女生的體育興趣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3.3教學內容與音樂的協調
這是中學體育教學有效運用音樂最關鍵的問題,中學體育課有很多教學內容,包含田、徑、球類、水上項目、身體素質練習、健美操、瑜伽、民族傳統體育等,應選擇與教學內容相應的音樂曲目,切不可千篇一律,音樂風格在整節課中有效控制,才能促進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
3.4音樂只是體育教學輔助手段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音樂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教學技能,音樂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只是起輔助性作用。目前,在體育教學公開課、展示課、評比課中廣泛使用音樂已經成為定式,可有些課堂上音樂的使用,無視教學內容和實際需要,將音樂作為背景從頭放到尾。音樂不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唯一手段,過多、過濫地使用音樂,反而令人感覺煩躁不安。把握音樂在教學中的地位,合理有效地使用音樂,才能為體育教學錦上添花。
3.5音樂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
由于對象是中學生,因此需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取音樂應具有教育性、藝術性、科學性、時代性,不應有太多的成人色彩,也盡量避免過于陳舊(經典曲目除外),應選擇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音樂。
4.1結論
(1)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效果運用音樂,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舞斗志,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形成正確動作,消除疲勞,提高運動技能,并且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陶冶情操,開拓思維。
(2)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果運用音樂的策略有很多,需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教師等方面入手,待大家廣泛挖掘。
(3)音樂是體育教學中輔助手段之一,不得過多、過濫地使用。
4.2建議
(1)在中學體育教學能有效運用音樂,首先需提高教師自身的體育教學科研水平、音樂素養及剪輯音樂的能力。
(2)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多種多樣,技術復雜,并非所有的項目都適用于配樂教學,切忌“人有我必有”跟風觀念,有效才是最好的。
(3)在有關的資源網站上,可以提供與中學體育教學內容相應的音樂素材供教師們選用。
參考文獻
[1]李瑜.山西省高校體育教學中音樂手段應用的現狀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2.
[2]王娟.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應用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11):45,47.
[3]宮佳明,杜娟.談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功能及其運用[J].教育探索,2012(9):57-58.
[4]王海玲.談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 (4):63-65.
作者簡介:①朱丹妮(1979,2—),女,湖南人,本科,中學體育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7(a)-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