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陜西西安 710000)
“陸地教學”:補充游泳教學的內容與作用分析①
李松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陜西西安 710000)
隨著體育教學內容的不斷優(yōu)化,體育教學形式的不斷豐富,當前很多學校也具備了開設游泳課的基礎。游泳教學開展過程中,其開展的成本和代價較大,同時很多學生也缺乏相應及的基礎和技巧,因此如果一味開展水下教學,其不僅成本大,同時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除此之外,在下水游泳之前,必須結合開展一系列熱身活動,通過充分預熱,從而幫助學生更好進入游泳狀態(tài)。該文擬從開展游泳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出發(fā),結合游泳水中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分析“陸地教學”這一補充形式的內容和作用。
陸地教學 補充內容 游泳教學 作用分析
體育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直接影響到學生身體素質的課程。完善的體系教學,對學生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而體育教學,不僅包括陸地項目,還包括以游泳為主要內容的水上項目。隨著一系列青少年因不會游泳,而溺死的新聞出現(xiàn),加上人才培養(yǎng)理念的逐漸復合化,以及很多學校具備了開辦游泳教學的基礎。所以,多數(shù)學校將游泳教學也當作了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游泳教學是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通過有效開展體育運動,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身體。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當前高等教育開展過程中,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差,缺乏鍛煉意識,又不能認識到自身習慣的問題和缺點。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質無法適應未來就業(yè)的需求。因此開展體育教學,關鍵且必要[1]。
相對與其他體育教學形式而言,游泳教學有著更豐富的作用。游泳運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心肺呼吸功能,同時對學生毅力和膽量等心理素質也要較大影響??梢哉f通過鼓勵學生參與游泳運動,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人才教學的目的。此外,學生學會了游泳運動,其同時也掌握了一門水中求生功能,豐富了教學的價值。所以,游泳教學的開展,不僅滿足人才培養(yǎng)目的,同時也是體育教學開展的方向與目標。
隨著游泳教學在學生綜合性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游泳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明顯。因此,很多高校,都將游泳課教學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游泳課程也成為每一個高校學生都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然而游泳教學在被廣泛開展的背后,也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
雖然很多高校都將游泳課當做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但是很多教師都將游泳教學當作一種普及教育或者興趣教學。有的教師缺乏積極的教學理念,針對有些對游泳教學缺乏參與積極性的學生,往往也不能嚴格要求。正是教學理念的缺失,使得一些教師和學生不能將游泳教學當作一項必須內容。這一教學理念,就使得游泳教學效果形成極端差異化的局面。
教學內容的不完善主要表現(xiàn)為由于教師缺乏對教學進程的合理把控,因此很多教師往往只是教育學生掌握游泳教學的技術和相關技巧,缺乏對學生實際掌握情況的合理把握。除此之外,教師在旅游教學素材和方法推廣上,較為單一,缺乏時代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師也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習慣,未能構造符合學生學習的旅游教學思路[2]。
與其他體育項目來說,游泳項目其通常是在水中所完成的,這就使得整個教學難度,以及對學生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標準。由于整個教學內容的練習都是在水下完成的,所有對教學來說,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難度都比較大。而游泳項目所使用的姿勢與學生平時的狀態(tài)之間完全不同,教學的實際效果較差。目前多數(shù)高校在開展游泳教學時,依然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水中練習,水下集中教學等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整個教學過程,多是“形式大于實質內容”等。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未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同時盡管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教學資源進一步豐富,具有科技含量的產(chǎn)品逐漸增多,但教師未能將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學生對游泳的理解和學習只是停留在表面。
實質上,在游泳教學活動開展時,融入陸地教學元素,一方面是充分重視游泳教學運動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對當前游泳教學模式的體系化改革,是對當前游泳教學方式的極大革新。而在游泳教學過程中,融入陸地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以往游泳教學時,很多學生一看到水池,就急著往下跳,而學生已進入游泳池內,教師就很難開展有效教學,同時由于教學內容分解的不夠細致,學生也并不清楚自己在陸地上所停留的時間。所以,為了及早下水,學生往往很難保持足夠的注意力和精力。通過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分解,能夠方便學生及時有效的把控教學進程,學生知道了具體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所在區(qū)域,其就能對下水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3]。
而另一方面,由于游泳實際是在水中完成,同時其姿勢也是呈水平姿勢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運動方式有著截然不同的區(qū)別。如果急著安排學生在水中開展學習,不僅缺乏有效跨度,同時學生也很難第一時間接受。因此,通過陸地教學的有效展示和補充,能夠讓學生先形成熟練節(jié)奏,從而實現(xiàn)陸地到水中的合理跨度。此外,在陸地上,進行教學展示,能夠便于教師及時有效的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度,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開展陸地教學,實際上是對整個游泳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延展,從以往單一的水中教學,豐富為水中和陸地上兩種教學方式。隨著教學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教學資源不斷豐富。目前我們開展教學活動時,就不能只依賴教師的講解,通過使用多媒體資源,結合相關游泳教學視頻資源的播放,以及與游泳相關故事的講解,從而有效激發(fā)全體學生的游泳教學的認知和興趣度。雖然游泳教學開展需要在水中完成,其本身也是一項水中運動。但必須認識到,該運動的主體學生是在陸地生長的。因此,完善陸地教學,是游泳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和認識到全面完善的游泳教學內容,從而構建基于學生成長的完善游泳教學體系。
之前在開展游泳教學時,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對在陸地上開展教學活動缺乏最夠認同感,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在陸地上進行教學屬于浪費時間,因此,通常不重視開展陸地訓練,在學生還未能進行全面熱身活動時,就急于下水。由于熱身運動的不完善,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差,同時也很容易造成突發(fā)狀況,不但影響教學質量,同時也很有可能造成突發(fā)狀況,嚴重時,甚至危及學生的健康。此外,對于游泳運動,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一些北方籍貫的學生,就對游泳有較大抵觸感,因此開展合理得當?shù)男睦斫虒W和疏導,非常有必要,這便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其中。同時,還有一些學生則是過分熱衷參與水中游泳教學,因此,對其進行合理的勸告,就極為必要,通過相應提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理性的參與態(tài)度,從而確保整個游泳教學高效開展。
在開展游泳教學活動時,實施“陸地加水上”的雙重教學模式和思路,是有效開展游泳教學的基礎和前提,但應該認識都陸地鍛煉與教學,僅僅是一種補充。因此,合理有效協(xié)調兩者關系,意義重大。而想要確保整個游泳教學活動的意義,必須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應該清楚游泳主要在水中完成。因此,在陸地上的教學只是對水中教學的輔助,是一些不需要在水中所完成的事項,而諸如游泳姿勢等,仍需依靠水中教學來開展。同時,實施水陸組合旅游教學,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教師一方面要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梳理,分清陸上區(qū)域和水中區(qū)域的學習內容。要針對學生在水中游泳練習時存在的問題,予以總結、匯總,并在課堂結束集中時候予以指正,同時也要重視教學內容的體系化。確保陸上教學與水中教學之間能有效銜接。另一方面,則是教師要合理把控教學的整體進程。教師應該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對教學進程進行有效把控。要充分認識到水中教學才是整個游泳教學的重點,因此合理分配水中與陸地游泳教學的時間,確保整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通過體系化開展游泳教學,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有效改善,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學會了這一必要技能。但在游泳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其形勢并不樂觀。一些學生急于下水,而在水中又很難聽從教師的講解等等一系列不足,這些都使得整個游泳教學的效果大受折扣。因此,探索完善游泳教學的開展形式,意義重大。而該文所引入的“陸地教學”這一概念,實際上就是對游泳教學存在不足的重要補充。
[1]李楊.完善游泳課教學的方法與思路分析[J].教學論壇,2013(2):61-63.
[2]吳歡.高校游泳教學的形式補充分析[J].體育教學,2013(9):74-77.
[3]劉錕.大學游泳教學中的困境及應對措施[J].文體用品及科技,2014(4):35-39.
G861.1
A
2095-2813(2015)09(c)-010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06
李松泰(1977,7—),男,山西太谷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