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娟
我們的學生寫了許多作文,但總覺得他們的作品立意沒有新意,文章沒有深度,語言貧乏。尤其是高中生,每天學習時間和精力有限,作文如何訓練才能高效低耗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知道,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走得比別人快,而是因為他們走對了方向,他們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力氣比別人大,而是因為他們找準了成功的著力點。而恰恰仿寫就是作文訓練的一個有效的著力點,在訓練仿寫的同時,也訓練到了作文,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對一篇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倡導學生大膽模仿。當你仿寫了10篇文章之后,你的寫作能力就會大大提高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的文章并不是只為了仿寫而寫的,模仿的作用是讓我們熟悉優(yōu)秀文章的模式,并且從中吸取好的句子、結構思路、看問題的角度等,最重要的是把仿寫中的精華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使我們真正掌握寫作的方法,體會寫作的樂趣。
現(xiàn)在我們提出進行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通過對學生習慣等進行收集、整理、篩選、拓展,并注重把仿寫滲透到學生寫作之中,尋找仿寫在學生寫作中滲透的有效途徑,探索仿寫在學生寫作中進行滲透的教學方式,以形成一套科學、切實可行的方法,累積一些優(yōu)秀的案例,從中提取出相關的理性認識,為其他有關寫作教學開展同類課題的研究提供可供參照的經(jīng)驗和借鑒。同時,可使教師獲取更多寫作教學的理論知識,準確把握寫作教學豐富的內(nèi)涵,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增加反思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在醞釀準備階段,我主要采用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組,深入到學生個體,對學生寫作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利用不同的自愿進行收集,找準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滲透仿寫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方式,另外,還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學生實際寫作情況進行分析,根據(jù)期間得到的總結文字、記錄文字來制定個性研究方案。
在具體操作中,我首先展示現(xiàn)當代經(jīng)典作品一篇,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其題目、題材、體裁、內(nèi)容、語言風格及其表達方式進行仿寫,讓學生初步感受仿寫在寫作中的實用性,在寫作實戰(zhàn)中,讓學生感受到仿寫在寫作中的甜頭,繼而鼓勵學生尋找一些課外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并在有點機械仿寫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寫作能突出學生個性的作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寫作分值,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寫作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我個人認為,學生在生活閱歷少和學習負擔大的現(xiàn)狀中,這應該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在我個人的作文教學中采用了這種方法,已經(jīng)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種寫作辦法深受學生的歡迎。
我們的學生之所以寫不出來那么多有感情的作品來,那是因為讀書少、實踐少、知識少、閱歷少。實踐證明仿寫要先研讀。可從中得到寫作素材、寫作技巧和寫作語言,不失為提高大家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的方法,是讀寫結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師把規(guī)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去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使感性得到升華,知識得到豐富,就會從讀寫中悟出寫作的門徑。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同步提高。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