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珊
摘 要:近幾年,隨著中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傳統的教學行為所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反思傳統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手段是否科學,在此基礎上,一波引導教師進行課堂行為評價的活動興起了,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師教學行為改進活動的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優化
初中思想品德作為一門中考必考科目,一直以來都以枯燥和乏味著稱,面對這樣一門課程,教師如果只是在課堂上簡單地講解,或者照本宣科的話,學生是很難學好這門課的。
一、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想上好這門課,教師首先應做到一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行為,所謂以學生為本,指的是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學習的方式,教師只需要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主題,隨后的事情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即可,這樣學生就不會受到教師太多的約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
比如,在講授“不以規矩、難成方圓”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學習目標:(1)生活公共場所中需要有共同的準則嗎?如果沒有會成什么樣子呢?(2)通讀課文,將課文中的重點知識標出來;(3)你認為生活中有哪些現象能夠體現不以規矩、難成方圓這一道理,請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三道任務布置給學生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了。隨后學生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是自主的,特別是最后一個目標,他們既可以選擇錄視頻的方式,又可以選擇上網查資料的方式,可以選擇書寫的方式,也可以選擇繪畫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不再是那么的機械。
二、以生活為點,讓生活成為真實的教材
思想品德這門課看似比較枯燥,其實它與實際生活聯系是非常緊密的,很多難以理解和記憶的理論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去理解,都能找到很多現實中的案例。
比如,在講授“杜絕不良嗜好”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找一些生活中真實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引導學生認識不良嗜好的危害,比如,課文中提到“飲酒過量會影響身體健康,嚴重時會帶來生命危險”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因飲酒過量而難以忍受痛苦的視頻;又比如,在講授“吸毒有害健康”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因吸毒而導致身體消瘦、行動遲疑等視頻,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這些不良嗜好確實是不好的,最后教師可以將問題轉移到學生自身,讓他們反思自己有什么不良嗜好,為什么會有這些不良嗜好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同時做到學以致用。
三、以趣味為力,讓學習成為有趣的活動
初中生對玩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多為學生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使其能夠更好的學好思想品德這門課。
比如,在講授“好奇心的危害”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帶一個黑色的盒子進入到教室中,并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上,這樣班級中大部分學生都看到了盒子,并猜想里面放著什么東西,講課前教師這樣詢問學生:“想知道我盒子里放的是什么東西嗎?”“想。”學生回答,“這里面的東西非常好玩,但是我只想讓一位學生上來將其打開。”于是有一位好奇心最強的學生上臺打開盒子,在開盒子的一瞬間,盒子中彈出一個鬼頭,嚇了學生一跳,卻將下面的同學逗樂了,教師發現教學效果和目的都實現了,于是在學生笑完后說道:“大家想想這位同學為什么受到驚嚇,如果不看會不會嚇到?大家以后應該怎么做?”從而將好奇心的危害引入給學生。
總之,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要想取得成功,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授課行為,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包裝自己,努力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梁永平.發展教師教學行為的行動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05).
編輯 魯翠紅